“分一伴”共享互助小組,每天贈藥2000片
抗擊疫情,總有陌生人捧著滾燙的心而來。他們幫助每一個具體的陌生人,解決每一個具體的困難,在守望中相助,在相助中前行,留下了許多真實、感人的場景。
“如果陽了,沒有藥,聯系社區可領健康包,里面有布洛芬和一些其他藥物。”2022年12月15日18:27,顧嘉雋在“抗疫共享互助小組”微信群里發布了這樣一條公告。這個小組的正式名字叫“分一伴”。
“分一伴”是蘇州當地年輕人聊天娛樂、相親交友的一個平臺。創始人顧嘉雋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工作,他發現,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絕大部分早出晚歸,如果沒有伴侶或朋友的話,就是單純的兩點一線生活,沒有社交,也不認識什么人,一旦遇到困難,無法得到精神或物質上的幫助。為此,他發起了“分一伴”,初衷是給大家“分”一些小伙伴,抱團取暖。
這輪疫情高峰時,“分一伴”建立了抗疫共享互助小組。小組成員以18~35歲的年輕人為主,有機關工作人員,有醫生,大多數受教育水平較高,樂于通過志愿工作和捐款捐物幫助別人。
2022年12月17日,家住蘇州雙塔街道里河社區、懷孕21周的沈女士高燒不退,監測寶寶胎心率已經達到每分鐘170次(正常值在110~160次/分),可是家里沒有退燒藥,沈女士十分焦急,便在社區群里發出求助信息。社區網格長答應幫忙找一找,但不一定能找到。網格長一番尋找無果后,想起來“分一伴”抗疫共享互助小組,便試著轉發了沈女士的求助信息。10分鐘后,群友劉先生說他有藥,并愿意免費寄送。網格長十分開心,馬上把消息告訴了沈女士。
沈女士拿到藥后特別感動,她說:“特殊時期收到陌生人的關心,濃濃暖意涌上我的心頭,實在是太感謝了!”
自2022年12月以來,“分一伴”微信群里用藥求助數量開始激增。有感于此,除原有的微信群外,顧嘉雋創建了“用藥互助文檔”,以便及時統計數據、精準匯總發藥。
顧嘉雋介紹:“現在的年輕人都會使用共享文檔,我們的文檔主要針對癥狀不嚴重、情況不緊急的人。看到求助信息后,后臺會及時響應。此外文檔內還設有問答區域,對于如何科學正確服用藥物都有說明,幾百名從事醫護工作的群友隨時在線解答。這樣求助人就不用急著上醫院,避免交叉感染,同時也減輕醫院運行壓力。愛心人士也可以自由登錄文檔,通過查看求助請求直接捐助物資。”
顧嘉雋通過各種渠道購買了不少藥品和抗疫物資。那段時間,他和幾名小組成員戴著口罩、手套,每天都分裝藥物。除了藥物外,大家還將寫有“祝早日康復” 的紙條一起放入藥袋,以表達祝愿。
為了能更好地分發藥物,顧嘉雋為近千個微信群組配備了300多名管理員,共享文檔保證有數名發藥小助手同時在線,盡可能不遺漏消息,點對點聯系到對方,告知服藥的劑量和注意事項,并對接拿取事宜。
顧嘉雋手機24小時保持開機,生怕錯過緊急求助。疫情高峰時期,小組成員平均一天要分發2000片撲熱息痛等退燒藥。
如今疫情高峰已過,顧嘉雋說:“這個共享文檔會一直存在,希望大家仍可以守望相助,分擔日常生活中的困難。”
陪診師,為病患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
在多數民眾居家應對疫情高峰時,陪診師孫靜仍然穿梭在南京市的各大醫院,為客戶提供就診、取藥等力所能及的服務。
陪診師是一個新事物,孫靜2021年入行時,還沒有陪診師這個稱呼。到2022年四五月份,抖音等平臺上關于“陪診師”的內容增多,有人關注到這個行業了。那時,孫靜的工作已經做得有聲有色了。
陪診師,顧名思義就是為客戶提供陪診服務,比如陪客戶去醫院就診,或者幫客戶代問診、取藥、預約等。孫靜的客戶有南京的,也有外地的,如安徽,江蘇揚州、淮安等地。客戶基本上是因為工作繁忙,沒時間去醫院,或者沒時間陪家人去醫院,這種情況下,就會委托陪診師幫忙。感染高峰期,因受感染引發咳嗽等癥狀的人較多,這些人如果想做CT,也可以委托陪診師去預約,然后根據預約的時間去醫院就可以了。
客戶不同,需求也不一樣,孫靜根據客戶的意愿陪同前往不同的醫院。她一般不需要提供掛號服務,但當遇到年齡較大、不會用電子設備或不會在網上掛號的,也要幫忙掛號。
感染高峰期,孫靜一天都沒休息,她自嘲是沒被感染的“天選打工人”。她估計自己可能是無癥狀感染者,只是身體沒出現不舒服的癥狀。
那段時間,找孫靜幫忙的客戶很多,最多的時候一天有30多位,大多是讓她幫忙取藥。經常出入各大醫院,她親眼見到了感染高峰期的就醫現狀,說實話,心里也害怕過。有一次,她陪一位患者去南京鼓樓醫院輸血,病人的血小板比較低,原定的輸血時間是2022年12月15日,因怕被感染,患者的家人將原定的輸血時間一直往后推,最后實在不能再拖了才去醫院。她陪同這位患者到醫院時,看到到處是等待就醫治療的病人,那一刻她有點害怕,但也僅僅是那一刻。
孫靜對是否會感染新冠病毒并沒有太多擔心,“‘陽’了就‘陽’了唄,‘陽’了就在家休息,不‘陽’就工作。”她的家人也沒有多少焦慮情緒,她老公發燒一個晚上,女兒也發燒了,很快都好了,父女倆都沒去醫院。
感染高峰是兩周多的時間,之后,醫院的就診逐步恢復正常。據孫靜觀察,截至2023年1月17日,南京市的感染高峰雖已過去,但高峰之后,因感染引發相關病癥如咳嗽、肺炎的病人多了,有的醫院呼吸科人滿為患。
她的客戶里,有因感染引發咳嗽、肺炎需要就醫的,也有因其他病癥需要就醫的,孫靜會根據其情況安排陪診服務。有的客戶持續低燒、咳嗽時間比較長、咳嗽得比較厲害,她一般先陪客戶掛號、找醫生問診。如果客戶需要進一步檢查,她就幫忙預約做CT的時間。
說到底,陪診師和客戶之間是陌生的,雙方只是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建立短暫的臨時聯系,但正是這段臨時的關系,讓病人得以獲得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