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水的銀幕新體驗
《阿凡達:水之道》(以下簡稱《阿凡達2》)由詹姆斯·卡梅隆執(zhí)導,講述了杰克一家面對人類阿凡達的威脅,拼盡全力互相守護的故事。
杰克成為族長后,和納美人妻子奈蒂莉在潘多拉星球組建了家庭,夫妻倆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和一個養(yǎng)女,一家人過著幸福寧靜的生活。危機再次來臨,地球人類再次入侵,反派上校利用阿凡達的身體復活,找杰克復仇。為了族人的安危,也為了保護孩子,杰克決定帶著家人離開。他轉讓了首領身份,帶著一家人拜訪臨海而居的島礁族,尋求他們的庇護。島礁族的成員都是天生的潛水好手,也和海洋中的各種生物建立了密切聯(lián)系。杰克一家開始跟他們學習如何在海洋里生活。一家人終于適應以水構筑的新家園時,新的危機也在慢慢靠近。
杰克的二兒子洛克在遠海險些溺亡,被一頭名為“帕亞坎”的圖鯤搭救,洛克和圖鯤成了朋友。與此同時,反派上校四處尋找杰克的下落,試圖通過獵殺圖鯤引出杰克一家。洛克不聽命令,帶小伙伴去拯救圖鯤。孩子們被反派上校發(fā)現(xiàn),杰克帶大部隊去營救,雙方發(fā)生激戰(zhàn)。
相比于前作一邊倒的好評,《阿凡達2》的口碑則展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態(tài)勢。有贊賞者盛贊導演卡梅隆“創(chuàng)造了一部只有他能拍出的宇宙海洋史詩”,卡梅隆的魔力就在于“不斷推動銀幕體驗的邊界”。有評論認為,《阿凡達2》有著明顯的短板和長處:“這部耗資3.5億美元的續(xù)集,在敘事復雜性方面和前作一樣存在缺陷;但在構建生物多樣性上,創(chuàng)造出了激動人心的視覺奇觀。”還有批評言論認為電影的劇作結構出現(xiàn)了嚴重問題。
幾十年來,卡梅隆一直在推動著電影中水特效的進步,無論是《深淵》里的水形生物,還是《泰坦尼克號》里的海洋災難場面。《阿凡達2》仍然全力塑造視覺奇觀,保持了卡梅隆一貫的技術水準。《阿凡達2》將故事的場景轉移至水下,由陸地到海洋,既是為了完成電影IP世界觀的延拓和塑造,也是為了避免審美倦怠。看慣了陸地的征戰(zhàn)殺伐,深海的另類奇觀或許也能吸引觀眾的眼球。制作團隊在視覺效果和拍攝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捕捉水下動作,然后創(chuàng)造出非常逼真的水下世界。幕后團隊制作了一個巨大的水箱。在動作捕捉階段,這個巨大的水箱“提供”了電影中呈現(xiàn)的水下環(huán)境,比如追捕圖鯤和上天入海的戰(zhàn)斗場景等。
唯有套路得人心
《阿凡達2》采用好萊塢傳統(tǒng)的三幕劇結構。第一幕,反派卷土重來,納美人從森林逃到海洋;第二幕,杰克一家在海洋里生活,并融入海洋部落;第三幕,反派殺到,大決戰(zhàn)。三幕式電影中,第二幕的重點是主角不斷克服障礙朝著戲劇目標前進,但反派沒有給主角任何壓迫感,矛盾沖突太少。片中自然風光、家庭倫理、美式霸凌、人獸情深、野外拉練等內(nèi)容,更像是大雜燴,造成影片結構松散、節(jié)奏拖沓。豆瓣上一條點贊過萬的評論這樣描繪該影片:“第一個小時,我們來講講《阿凡達2》的故事;第二個小時,給你們看看我的新技術;第三個小時,我曾拍過一部片,叫《泰坦尼克號》。”
有網(wǎng)友評價《阿凡達2》:“故事如此老套,卻又如此好看……神奇……”確實,《阿凡達2》的劇情有短板。卡梅隆從不避諱觀眾對劇情的質(zhì)疑。從《終結者》到《泰坦尼克號》再到《阿凡達》,卡梅隆講的都是簡單化、典型化的故事。《泰坦尼克號》的劇情也很簡單,但是他將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展示得動人心弦。在《阿凡達》中,地球人杰克與潘多拉星球納美人奈蒂莉的愛情,有一定的新鮮感。神秘、輕靈的“生命之樹”、美妙絕倫的森林、各種可愛的精靈……雖然《阿凡達》劇情并不突出,但是夢幻瑰麗的潘多拉星球帶給觀眾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2010年,《阿凡達》在中國上映后,立刻刷新了多項紀錄。它也成為第一部全球票房突破20億美元的電影。在重映之前,《阿凡達》憑借27.49億美元的首輪票房,長期“霸占”全球電影票房榜首位置,直到2019年,這個紀錄才被《復仇者聯(lián)盟4:終局之戰(zhàn)》打破。除了引發(fā)前所未有的觀影熱潮,《阿凡達》還帶來了電影技術的革命,IMAX、3D等技術改變了觀眾的觀影習慣,引領了3D電影熱潮。
水面之下的家庭與煩惱
拋開炫目的技術,《阿凡達2》充斥著很多中國人熟悉的元素,如關于水的文化,躲避仇家然后奮起反抗,父母、家庭以及家庭里的“熊孩子”……
杰克帶著家人躲避仇家,因為“孩子是我們的軟肋,也是我們的盔甲”。杰克作為族長,要守護族人的安全、幸福;作為家長,他還要護佑家人的安全、幸福。杰克的大兒子奈特亞一直扮演著“家長”的角色,他是父親最可靠的左膀右臂。在與敵人的搏斗中,他為掩護弟弟而中彈犧牲,這個場面被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出來。他的死亡,讓家人悲傷到了極致,也激起了家人的憤怒與斗志。
卡梅隆說:“《阿凡達2》不僅僅是一部關于我與海洋的愛情故事的個人電影。這更是一個關于家庭、關于為人父母的故事。”卡梅隆認為,年輕并不總是最好的時光。十幾歲時,有很多不確定和焦慮,搞不清楚自己是誰。作為五個孩子的父親,他最小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16歲了,孩子們都經(jīng)歷過“成長的煩惱”。
可以說,《阿凡達2》從難民青少年的角度講述了“成長的煩惱”:杰克的孩子們不得不離開從小長大的地方,他們要學習新的文化,必須學會如何適應并被接受。他們的父母并不總是理解他們,父母和孩子之間有很多沖突。杰克的大兒子奈特亞壓制自己的意志刻意滿足父親的期待;小兒子洛克不被父親認可,得面對“孤獨”的惆悵;“蜘蛛”則沒有父親,一直在地球人和納美人之間搖擺,對自己的身份有點迷茫,也對自身產(chǎn)生懷疑等等,都映射著“成長的煩惱”。
“成長的煩惱”如何化解?洛克長期生活在哥哥和父親的陰影下,他非常渴望證明自己,所以他叛逆、愛惹事。在遇到同樣被誤解而離群的圖鯤“帕亞坎”時,洛克與圖鯤產(chǎn)生了跨種族的共鳴,不管別人如何勸誡,他仍堅持將圖鯤視為摯友。當杰克被困海底,眼看就要溺亡的時候,天天挨罵的洛克救了父親。杰克終于從心底接受了這個一直被自己忽視和苛待的小兒子,對他說出“I see you”,父子間的誤解終于冰釋。
(編輯" 張建" 4457182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