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應飛,女,江蘇鹽城人,現居南京,南京市建鄴區寶貝家育兒園幼兒教師,江蘇省作協會員。
我與《風流一代》雜志,有著不一般的情緣。22年前讀到它,我喜歡雜志的前衛、勵志。因為愛好寫作,就經常給它投稿,雖然一次次被退稿,但我依然堅持寫了投、投了寫。后來收到編輯的一封回信,指出我的文章說理比較多,好的文章要用生活中鮮活的故事,來闡明我想表達的青春永不言敗的主題。編輯當年的話,我至今念念不忘。
那時,我住在一所大學旁邊,周末或晚上,經常去大學體育場跑步。和大學生們一起奔跑在同一條跑道上,我深深被大學生們的青春熱情所感染,時常留心他們的言談。
有一次,雜志做專題,編輯向我約稿,我就寫了一篇《踩著快樂的鼓點》的文章。我寫的是一名大一男孩,文章中稱他為“足球小子”。他喜愛踢足球,崇拜綠茵場上那些橫空出世、英雄不敗的人物。他推崇明星,更推崇自我的個性。我還在文章中寫了很多他與同學的對話,因此文章比較生動。
編輯覺得我的文章切合時代青年的特色,就采用了,我非常高興。
在《風流一代》上刊發文章激勵著我繼續追求寫作的目標。后來,我的文章除了在《風流一代》雜志上發表,還陸續發表在其他刊物上。我再接再厲,筆耕不止,成為省作協會員。
回首人生,《風流一代》是照亮我前方的一束光。
2000年上半年,我從鹽城應聘到南京一家單位做文字工作,后因夏天經常中暑身體不適,無奈打道回府。離開時,我隨身帶上了幾本《風流一代》雜志。還記得當年雜志上有個《凡人傳奇》欄目,寫的都是普通人的不凡故事,我非常喜歡閱讀。我喜歡那些故事中的青年體現出來的不懼風雨、向陽而生的精神。這也鼓舞著我不畏困難,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22年后的今天,我在一家幼兒園工作。一次上班時受到孩子們的快樂感染,有感于周圍很多年輕人——有的剛上大學不久,有的剛工作不久,漸漸變得激情不再,我便寫了一篇《喚醒你的激情》,文中寫道:“如何喚醒激情?讓我們回到童年吧!”
我想起了《風流一代》雜志,隱約覺得文章的主題適合它。但手上已經沒有了投稿郵箱,便到圖書館查閱,找到了,我如獲至寶。
文章投了出去,不確定編輯能否采用。盼望著,很快,不到一個多月,喜訊來了,編輯告訴我文章選上了。
兩篇文章相隔22年,可以說是同頻共振。我寫這篇文章也是自律自勉。有夢想,青春就在;有付出,就有收獲。
《風流一代》雜志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引領,是一種心靈共鳴。猶太人說:“遺忘是一點一點的死亡,放棄是一點一點的蒼老,對夢想的努力和堅持,才會鑄成永不消逝的青春?!?/p>
時隔22年再相遇,《風流一代》依然是青年的引領者!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