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金融部門為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使金融“活水”能精準地滋養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能帶動就業,促創業、穩就業離不開銀行業的金融支持。疫情暴發以來,銀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提升金融支持促就業創業的力度,力保重點群體薪資發放,全面滿足就業創業的金融需求及各類延伸需求。
業內專家認為,下一步,銀行業應持續優化金融供給、創新產品模式,為吸納就業較多的個體工商戶、民營小微企業等重點市場主體及時紓困解難,提供更有力、更精準的金融服務,為穩市場主體穩就業大局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蘇崗貸”解燃眉之急
“400萬元貸款從申請到發放,僅用了幾天,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江蘇領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莫紅說。該公司是位于宿遷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主營舞臺燈光設備,疫情影響下企業流動資金困難,此時幸好有銀行上門宣講“蘇崗貸”。
連日來,全省多個企業獲得“蘇崗貸”支持。宿遷市一天內有35家企業申請,授信金額共1050萬元;2022年5月16日,揚州市首批“蘇崗貸”落地,江揚集團、晶華新能源、萬和新型材料、鳳鳴電纜等10家企業獲授信金額7700萬元;在淮安,江蘇蘇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淮安市金潤紡織科技有限公司、江蘇明德立達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率先獲“蘇崗貸”貸款1945萬元,該市意向授信企業已有19家,授信金額1.02億元。
“只要吸納就業多、用工規范,就可以獲得低息貸款,這大大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江蘇江揚特種電纜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孔慶榮說,1000萬元“蘇崗貸”及時緩解了企業資金鏈緊張難題。
作為全國首個穩就業金融產品,穩扎穩打、以穩求進的“蘇崗貸”被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專項督查組推薦為典型經驗。“蘇崗貸”重點支持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范的企業,具有準入門檻低、審批速度快、融資成本低等特點。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工商注冊地在江蘇省境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民營企業。只要企業達到用工參保人數不少于20人、上年度用工未減少且申請貸款時用工人數不低于上年末水平、企業職工全部按規定參加各項社會保險等條件即可申請,以信用貸款為主,額度最高可達3000萬元,利率原則上不超過4%,貸款到期可支持無還本續貸。
自2022年4月下旬推出以來,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各地市分行已先后與各地市人社部門完成“蘇崗貸”的戰略簽約。同年6月,“蘇崗貸”業務已在全省13個設區市全部落地。在“蘇崗貸”推出之初,根據江蘇中行的規劃,三年內“蘇崗貸”安排信貸資金將不少于200億元,按照當時戶均400萬~600萬元的企業信貸規模進行測算,未來服務企業數可近3000~5000戶,且申請“蘇崗貸”企業平均用工人數約為50人,據此粗略估算,三年內“蘇崗貸”有望惠及15萬~25萬人。
“蘇崗貸”全省行的精準滴灌也迎來了收獲時刻,從去年4月推出,僅8個多月時間,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轄內5881家中小微民營企業已獲得超過203億元的“蘇崗貸”貸款,按照當時的測算標準,“蘇崗貸”已經事實惠及超過15萬人。
成果遠超預期的“蘇崗貸”在贏得政府部門、監管部門、小微企業一致好評的同時,也被寄予了更多期待。
見習補貼溫情發放
2022年,臨近畢業前,南京工業大學材料1801班的陳烜通過視頻面試成功簽約了一家央企。
南工大在江蘇省高校招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指引下開發了“E面試平臺”,搭建10個視頻面試間和2個專用視頻面試艙,讓學生與用人單位通過“屏對屏”實現“面對面”網上簽約。2022年3月份以來,該校累計發布2462家用人單位4.2萬個就業崗位,學生網上簽約率達80%。
數據顯示,全國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江蘇高校2023屆畢業生總人數預計突破73萬人,增幅近10% 。高校畢業生就業怎么抓?在高校充分發揮畢業生就業的主體作用之余,政府亦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面積極作為。
2月7日,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據悉,今年江蘇將繼續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新開發10萬個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不少于5萬個城鄉公益性崗位、兜底幫扶3萬名困難群體就業,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對于見習崗位,江蘇省財政廳通過就業補助資金對招用就業見習人員的見習單位給予就業見習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當地上年度月最低工資標準的60%。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見習單位,可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準。
“我們公司通過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已經招聘了200多名新員工。”公司駐地位于江蘇無錫的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二建設有限公司的招聘經理王夷吾說,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用人通道。“通過崗位見習,可以讓求職者快速適應和了解公司,同時還能享受到一定的補貼。”
在江蘇各地,見習基地覆蓋了裝備制造、醫藥、軟件信息技術、金融、商貿物流等20個行業領域,以及互聯網、教育、金融、文化旅游、電商服務、社區服務、廣告創意等現代服務業。
助企紓困“穩崗”
廣大中小微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金融部門為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使金融“活水”能精準地滋養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
“幸好有經開融資租賃提供的1500萬元資金,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今年1月20日,揚州某運輸公司負責人郭先生說。據悉,這筆1500萬元的貸款也是揚州經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成功發放的2023年首筆貸款。
歲末年初是企業集中付款的日子。揚州某運輸公司回款周期較長,加之疫情影響,春節前現金流較為緊張。揚州經開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了解這一情況后,迅速上門走訪,調研企業經營情況,僅用兩周就完成了審批,于1月19日成功向企業發放1500萬元貸款,幫助企業順利渡過難關。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江蘇時有發生。為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今年江蘇省政府出臺的“42條”政策舉措中明確提出,設立100億元規模的專項資金貸款,省財政安排貼息資金1億元,用于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發展、增產增效。專項貸款的支持對象是江蘇省2021年底前注冊登記成立、受疫情影響較大、面臨暫時流動性困難而且當前仍正常生產經營的中小微企業,主要包括制造業、交通運輸、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體旅游等行業。
2月17日,南通農商銀行新城支行成功向江蘇某航務工程有限公司發放了首筆“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該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要經營沉船沉物打撈、潛水作業、港口與航道工程等。在近期走訪過程中,南通農商銀行新城支行了解到該企業今年訂單增加,需要補充流動資金,便想到了江蘇省中小微企業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政策,并立即為企業設計了快速融資方案。經多方快速聯動,最終向該企業發放320萬元貸款。對于該筆貸款,客戶可享受3.2萬元的財政貼息。
為了破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困境,江蘇在減輕中小企業稅賦方面也積極作為。省政府發文明確,江蘇省“六稅兩費”按照國家規定的可減征的最高幅度50%執行。據統計,去年江蘇省累計有290余萬戶納稅人享受“六稅兩費”優惠,幫助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政策效果明顯。今年省政府“一號文件”,在第一條措施里再次明確了落實“六稅兩費”減征政策的要求,這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持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推動江蘇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必將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眼下,江蘇有1300多萬戶市場主體,這是就業增長的源頭活水和預防失業的重要關口。江蘇金融機構用實際行動護航中小微企業發展,為“穩崗”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