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項新服務都是新市場的產物,而每個新市場都有巨大的體量,都能為國內生產總值(GDP)作出貢獻。
從商業角度來說,企業從線下轉為線上非常難,近幾年我們一直在強調“數據向云遷移”,也就是說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深入,企業要逐步將數據遷移至云端。因為一旦轉為線上,從線上接入人工智能就會非常容易。在數據云化的基礎上,疊加人工智能化的處理,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一輪的AI浪潮,實際上對于數字化企業是非常有利的,是可以持續受益的。
新技術對產業的影響通常分為三種模式:
一是產業顛覆。技術引發了產業的徹底變革,改變了產業的格局和運作方式。
二是產業新增。這意味著一些新興產業在技術的推動下嶄露頭角,過去它們可能不存在,但如今由于技術的出現而得以迅速崛起。
三是產業增強。大多數情況下,技術的影響更多是通過增強現有產業來實現的,尤其是頭部企業更多受益于技術的增強。
AI的興起對各個行業都十分有利,幾乎所有領域都能受益于這一輪技術變革。企業要做好兩件事:一方面要不斷升級原有的業務,跟上時代的步伐;另一方面為新時代搭建一個基礎平臺,為新一代創新者提供支持。創新具有偶然性,新時代的主導者通常是那些能夠提供新應用的創新者,這是巨大的機遇,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茨”。
產業顛覆:傳統基礎崗位將被取代。我們可以在目前的很多領域觀察到,一些基礎崗位正在被自動化和智能技術所替代,職業替代已經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產業新增:以服務為核心的新產業崛起。未來30年,我們會看到許多新興產業崛起,各行各業都將涌現出大量以服務為核心的新產業。這些新興市場將產生眾多的贏家,不僅包括核心企業,還包括支持性企業、合作伙伴。這些機會將更多地依賴于認知,而不是技術門檻。
如提供專家服務。專家服務因為稀缺而價格昂貴,只有少數人能夠享受到這服務。但隨著AI的發展,高端的專家服務不再受到稀缺性的限制,人們可以輕松獲得各種服務,無論是智能駕駛、理財、教育還是其他領域,充分滿足人們對于專業知識和經驗的需求。這類機會屬于新興市場,其潛力更加巨大。還有提供個性化服務,從供應側角度來看,許多公司正從銷售產品轉向銷售服務,產品只是服務的一種載體,用戶更關注的是服務本身。
產業增強:借助規模化服務擴大優勢。國外有一家名為Character.AI的公司正在研究各種智能體。如果我們能將這些智能體的各種特性和優勢匯集起來,并讓它們互補合作來解決問題,這意味著服務規模化將成為可能。
當服務能夠規模化時,就會出現巨頭企業。如果你將一種廣泛需求的商品(如汽車)進行規模化生產,就會催生像福特這樣在市值上長期位居榜首的企業。即使企業以往只在某個領域占有優勢,但是可以通過規模化的訓練,把機器培養為各方面的專家,將已有領域的優勢擴展到全球。這實際上是整體經濟的提升,即使在整個過程中,企業沒有賺到很多錢,但示范作用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如果我們將歷史的時間跨度拉得更長,看30年、50年后的情況會發現,現在正處于一個新的起點,當前的數字革命正在逐漸集大成,規模化的服務正在啟動之中。未來的黃金30年將是全球和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黃金時期。每項新服務都是新市場的產物,而每個新市場都有巨大的體量,都能為國內生產總值(GDP)作出貢獻。
(編輯 周靜 charm112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