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局始終把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作為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力引擎,實施雙輪驅動,不斷推進項目建設。
塔吊高聳、馬達轟鳴、焊花飛舞……高郵市重大項目施工現場,處處洋溢著火熱的激情和干勁。今年上半年,高郵重大項目建設火力全開,兩個列省重大項目全部開工,完成列統投資9.7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完成率88.55%;73個揚州市級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完成列統投資100.85億元,列統投資完成率超60%,有效實現“雙過半、硬過半”。項目建設的“高郵速度”是如何達成的?高郵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下文簡稱“工信局”)朱婧介紹,近年來,工信局始終把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作為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力引擎,實施雙輪驅動,不斷推進項目建設。
《青商》:服務和推動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方面,高郵工信局有什么妙招、絕招?
朱婧:今年上半年,高郵市新簽約產業鏈項目73個,總投資406億元,占全部制造業項目數的80.2%。英聯復合集流體、傳藝鈉電、欣欣航天、新瑞光電等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誠盛科技、中科云網等項目加速推進,鵬飛能源科技的建成投產,形成了優勢互補的空間布局。
市工信局始終把招商引資和技術改造作為推動項目建設的強力引擎,實施雙輪驅動,不斷推進項目建設。一方面狠抓招商深化補鏈延鏈,堅持鏈式布局集群發展,精心編制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鏈圖譜,圍繞光儲充、智慧照明、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鏈,汽車及零部件、生命健康、食品加工等潛力產業鏈,全力開展鏈式招商精準招商,今年累計新簽約設備投入5000萬元以上十條優勢產業鏈項目35個;另一方面數智賦能推進轉型升級,大力推進存量企業“智改數轉”,加速創新轉型步伐。
今年以來,市工信局還對宏遠電子、晶櫻光電、凱能機械等存量企業做好“數字畫像”,結合診斷報告,深入研究轉型路徑,并提供上門服務指導,鼓勵企業發揮技術優勢,不斷優化產品工藝,提升產品附加值,得到了企業的高度認可。
此外,市工信局圍繞“擂臺賽”“三新”項目認定,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助推制造業項目建設速度再提升。成立重大制造業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出臺完善工作意見,協調重大項目跟蹤服務、督查考核、政策兌現等工作,清單化、梯隊式推進項目簽約、注冊、開工、竣工、達產等,推動項目“天天有新進度、周周有新變化、月月有新形象”。同時,為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配備政務服務專員,常態化、零距離溝通對接和服務企業,構建任務交辦、落實反饋、跟蹤督辦的項目服務閉環機制。
受市場波動等影響,去年高郵鎮一家企業生產銷售出現明顯下滑,新產品研發上線刻不容緩。市工信局迅速成立工作專班,對照產業政策和準入要求,專題研究該企業系列產品衍生及智能化改造項目,加強各涉審部門和屬地鄉鎮的對接工作,幫助企業順利辦理項目備案和能評手續,使得企業企穩運行。
《青商》: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爭創一批國家級“小巨人”企業。高郵在推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方面進展如何?有怎樣的規劃和目標?
朱婧:2023年,高郵市中環艾能等57家企業上榜揚州市專精特新企業,數量位列揚州各縣市區第二。截至目前,已累計認定創新型中小企業351家,培育揚州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12家,其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家。推薦華富鋰電等66家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目前正在評審中。擬推薦宏遠電子和傳藝科技申報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力爭有所突破。
下一步,市工信局將繼續錨定“專精特新”,建立金字塔形的梯隊培育體系,滾動發展、梯隊培養,力爭到2025年,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3家以上,國家級、省級、揚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分別達40家、100家、200家和55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覆蓋率由46.8%提升至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