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作為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悟調查研究這一掌握實情、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工作方法,用“書卷味”“泥土味”“汗水味”這三味良藥祛除“作秀式”“盆景式”“脫節式”等調研的“虛浮癥”頑疾,將調研成果轉化為推進工作、促進發展的實際效能。
帶著書卷味采集“求知”良藥。選準調研課題,明確調研目標,是開展調查研究的第一步。在認真學習和消化理解參考文獻、上級政策文件、各類信息比對中求知求解,做到“在案頭知全局”。一方面要“順時而為”,緊跟時代、緊貼時勢、緊扣時機,站在中心大局的角度發現問題,探尋事關發展和人民群眾急需解決的痛點。另一方面要“為事而定”,對地方發展的形勢、態勢、優勢、劣勢精準研判,抓住帶有普遍性、苗頭性、傾向性的重點問題,尋求統籌解決的辦法路徑。
帶著泥土味釀制“為民”良藥。調查研究不只是單向的信息采集、提煉和研究的過程,同時,它也是爭取人民群眾深入理解和廣泛支持的過程。要的就是眼睛向下、放下架子、拜師群眾,甘當小學生。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一起來,把傾聽呼聲與凝聚共識結合起來,從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汲取智慧,使調查研究成為動員群眾投身改革發展的重要渠道。要身到心到、深蹲真蹲、下沉到底。多開“基層茶話會”“重點訪談會”,用白話促交流、以誠意聽民情、用真心問愁盼。
帶著汗水味服用“實干”良藥。調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必須真正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問題矛盾往往隱藏在最深處,要主動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的地方去。多些“自選動作”,既看“前庭”和“窗口”,也看“后院”和“角落”,多“說走就走”,“四不兩直”抓活魚。對于發現的問題要敢于斗爭,堅持攻堅克難,做好做實調查研究“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