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共謀聚民意,做好規劃引領。堅持黨建引領,共謀建設思路和治理措施,讓大家說出來。夯實共謀組織體系,建立五級組織架構,搭建“鄰里客廳”“紅色議事廳”共謀議事平臺,推行鄰里議事會、小區夜話、左鄰右里議事機制。在籌建紅色驛站和小區建管問題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采取“1中心多站點”布局紅色驛站,以嵌入式服務模式推動社區服務向群眾家門口延伸,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
發展共建聚民智,整合多方資源。美化公共空間,打造生態優美的美麗家園,讓大家動起來。聯合下沉單位、物業企業、業委會等多方力量開展公共設施、小區綠化升級,解決居民最關心的道路破損修復、建設停車棚、配套充電設施等問題。社區、物業、居民共同投資投勞,增設鄰里守望、紅色精神等宣傳氛圍,引領黨員、樓棟長已認領公共綠地18處。聯動各方累計投資50余萬元,改建戶外廣場、游園、便民服務點,以微改造提升公共空間美感。
建設共管聚民力,豐富服務內容。依托多元力量,打造鄰里和美的平安家園,讓大家管起來。群眾力量添動力,修訂居民公約、組建轄區商居聯盟,以“時間銀行”積分制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注冊志愿者330余人。以“我愛我樓”行動為抓手,發動居民對所在樓棟電動車亂停放、飛線充電等現象進行共管。探索社區服務合伙人計劃,引進仁愛社工中心服務“一老一小”,大愛社工“五社聯動”,藍天救援隊應急支援。建立風光群英會,以“名人效應”助推社區治理和解決實際問題。
效果共評聚民聲,形成示范效應。激發參與熱情,打造和諧友愛的溫馨家園,讓大家說了算。社區黨委組織業委會、居民代表對物業服務、公共秩序、人居環境等進行閉環評價。開展“文明樓棟”評選,群眾全程參與共評。評選“新時代好少年”,實現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帶動一個樓棟,一個樓棟帶動一個街區。評選最美黨員、最美志愿者、最美樓棟長等先進典型,引領群眾學習身邊的榜樣。
成果共享聚民心,繪就幸福生活。共享建設成果,打造人人享有的品質家園,讓大家得實惠。提升商貿品質,建設鳳凰商業街美麗街區。提升服務品質,開展每周主題活動。創建風光有我、鄰里系志愿服務品牌,打造“鄰里安、鄰里幫、鄰里說、鄰里樂”等7類15支志愿服務隊,將下沉黨員、樓棟長、紅管家、居民志愿者納入其中。以站長負責制、服務聯盟制運營服務中心和活動開展,依托“服務中心”“紅色驛站”開展文化體育、鄰里互助、惠民活動。在多方參與中提升共治活力,在溫暖民心中培育社區精神。
隨州市曾都區涢水街道風光社區成立于2020年2月,是隨州市首個以碧桂園小區建設區域為基礎成立的城市社區。社區面積2.2平方公里,樓棟308棟,常住人口2萬余人。共有社區工作者9名,自管黨員85名,居住地黨員869名。社區黨委堅持“一核引領 多元共治”,聯合下沉單位、轄區企業、物業公司、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助力社區治理,創新“五共五聚”社區治理新模式,共同締造美好風光幸福生活圈,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