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為推動原創茶書的創作、出版,并對優秀圖書進行推廣,茶行業媒體聯盟從2023 年正式出版的茶書中,按照提名、投票程序選出十本茶書,旨在推選兼具科普性、文學性、大眾性的精品佳作供讀者學習參考。
(一)《中國茶文化與茶健康》作者:王岳飛
圖書介紹:
《中國茶文化與茶健康》作為由浙江大學王岳飛教授領銜主講的《茶文化與茶健康》系列課程配套教材,依托中國大學MOOC 和智慧樹平臺,以線上一流課程作為配套數字資源,入選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十四五”重點教材。全書以傳統中華茶文化和現代茶科學研究為本體,融合了傳統茶文化和現代茶科學,從歷史、品種、茶類、品評、文化、踐行、審美、健康、傳播等九個維度,闡明茶的文化內涵和健康價值,為系統培養全國茶學人才做好示范,為全面建設全國茶學通識教育體系作出表率,為講好新時代中國茶故事起到引領作用。
圖書評介:
無論從科技還是文化方面,這本書都能夠讓讀者更多地了解茶文化、茶健康的本真面貌,感受茶作為優秀中華文化和物質文明結晶的獨特魅力。這本教材由淺入深,讓學生能夠讀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是一本符合時代要求和社會需求、適應新時代茶產業發展的讀物,為全社會的茶學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二)《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巡禮》作者:左靖
圖書介紹:
今年9 月,“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首個茶文化世界遺產。該書以文獻梳理與展陳的形式完整地鋪陳出景邁山“森林—古茶林—古村落”的特色景觀與“林—茶—人”互相依存的生態文化系統。該書從文化遺產三要素出發,延展至對世界遺產區的地理歷史、生態倫理、風俗信仰、節慶儀典、鄉土建筑、生活經驗和生產技藝等遺產的價值梳理,回顧了整個景邁山項目得以開展的契機及其所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并為項目數年來開展的工作以及產出的文化內容留下了一份翔實的記錄。
圖書評介:
景邁山有著世界上年代最久、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該書邀請了建筑師、藝術家、導演、攝影師、插畫師、設計師、人類學和經濟學專家、生態保護工作者、茶文化和茶產業工作者等各行各業的數十位專家參與,完成對景邁山古茶林文化的全面價值梳理,匯聚多學科的專家智慧,值得珍藏。
(三)《茶的極致:宋代點茶文化》作者:沈冬梅
圖書介紹:
該書是茶文化領域權威學者沈冬梅教授關于宋茶文化的最新力作,集多年研究成果于一書。全書圍繞宋茶文化展開,以大量歷史典籍文獻為基礎,從茶葉的種植、貢茶制度、點茶技藝、宋代茶具、品茶趣味、點茶情境、茶禮、茶與社會生活等角度,全面展現了茶是如何融入宋人生活,宋人又是如何將茶文化推向極致的。
圖書評介:
從樹葉到香茗,一碗茶是如何被制作出來的?點茶以何為上品?它和咖啡“拉花”工藝一樣嗎?點茶有哪些技巧?作者從古籍文獻中追尋宋代茶文化的蛛絲馬跡,還原了真實有趣的宋人茶生活,帶領讀者全流程、全方位體驗宋茶文化魅力。全書裝幀精美,插圖豐富,生動呈現宋人品茶的圖景,讀者可在古畫和茶文物里直觀了解宋人的飲茶細節,感受宋茶風雅,品味松弛、精致的格調生活。
(四)《四季茶席:中國人的詩意生活》作者:鄭光生
圖書介紹:
該書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順序講述如何布置茶席,包含30 多個茶席設計實例,山間、廟宇、花間、野林、月下等場景下的茶席契合了節氣和茶人心境,呈現出極致的美感,也傳達了茶人通過茶席設計所追求的詩意生活和人生哲思。該書是《茶道》雜志社攜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推出的“茶道文化書系”第一本,今后還會陸續推出其他相關好書,為愛茶人呈現關于茶的種種美好與感動。
圖書評介:
該書文字優美淡雅,并有大量高清精美的茶席圖片,給讀者提供了四季茶席的樣式,包括不同季節的空間布置、茶之選擇、器之搭配、席之色彩、香之明暗、花之疏密等等,力求達到天地人和的自然之美。該書無論圖片還是文字都精益求精,極大地展現了茶席的內涵和外延,兼具實用和審美功能。
(五)《學茶入門》作者:劉勤晉
圖書介紹:
格物致知,一葉入魂。該書從茶的起源與植物形態、茶葉加工與茶葉分類、茶葉審評與品質管理、茶葉貯存理論與實踐、茶的品飲與鑒賞、茶的保健作用、茶史與民族茶俗、解碼神秘“茶馬古道”、神州一葉香寰宇等自然科學和人類學、民俗學多個維度,用通俗的語言文字普及茶的知識、宣傳茶的科學、介紹品飲技巧。作者將數十年從事的茶史研究、制茶科研和品飲文化等特色茶學知識與寶貴經驗體悟介紹給讀者,對促進中華茶科學與茶文化普及與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圖書評介:
《學茶入門》匯集了茶學大家劉勤晉及其團隊數十年教學實踐成果,兼顧科學性與實用性,幫助讀者在學習茶文化時由入門到提升,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茶學入門讀物。
(六)《宋茶:風雅與腔調》作者:周重林
圖書介紹:
天災人禍不斷,講風雅還有意義嗎?有。孔子絕糧于陳,仍弦歌不絕。書中前言回顧了點茶在中國的消亡與復興,追憶了昆明在抗日戰爭時期,頭上是轟鳴的敵機,屋檐下茶事生活卻徐徐展開,茶人把風雅玩到了最后。該書以古琴結尾,強調“風雅”早于所謂的“茶道”。山川之外,江湖之中,一杯清茶,看深淺浮沉,便是人生。
圖書評介:
蔡襄為什么寫《茶錄》?蘇軾怎樣描寫茶葉的一生?宋徽宗對茶道藝術的貢獻有哪些?宋代斗茶怎樣判斷輸贏?《宋茶:風雅與腔調》選取宋代范仲淹、歐陽修、蔡襄、蘇軾、宋徽宗、審安老人等人有代表性的茶詩茶文,通過詳細的原文譯注和延伸講解,展現了宋代文人的風雅與腔調。
(七)《中國茶全書·安徽卷》作者:高超君 鄭毅
圖書介紹:
《中國茶全書·安徽卷》經國家出版總署審批,由中國林業出版社于2023 年8 月出版發行,是國家出版基金支持項目《中國茶全書》系列叢書之一。該書分為十個章節,分別從徽茶的地理分布、歷史文化、茶商貿易、茶人人文、科學教育、創新發展等方面詳細地介紹了徽茶的發展歷程和前景,是一部全面、系統、完整的重量級著作。
圖書評介:
《中國茶全書·安徽卷》作為“中國茶全書”系列的一部分,全面反映了安徽省各茶產區的基本面貌。該書集茶界眾人之智,內容豐富,符合中宣部對國家圖書出版基金項目“體現國家意識,傳承優秀文化,推動繁榮發展,增加文化軟實力”的要求,是值得閱讀和珍藏的一部較全面的茶業百科全書。
(八)《中國茶會》作者:舒松
圖書介紹:
該書是中國茶道書系·中國星級茶館指導用書,書中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上半部分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帶領讀者走進各類優秀茶會,感受不同種類茶會的獨特韻味;下半部分是作者從300 余場茶會中總結經驗,提煉而成,包含了“優秀茶會的100 項檢核細節”,展現茶會的內涵與外延,兼具實用性與審美感,既給讀者提供茶會舉辦的案例及方式方法,又給讀者以美之感受。
圖書評介:
該書通過作者實際策劃實施的百場茶會案例,針對不同人群、不同主題、不同環境特色,指導如何辦出高品質的茶會。書中輔以大量的圖片,讓讀者更加直觀地了解茶會的細節,以及如何營造茶會氛圍,如何解決茶會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是一本舉辦茶會的專業工具書。
(九)《教你開一家年賺50 萬的小茶館》作者:李卓澄
圖書介紹:
你夢想過開一家小店嗎?如果有這個機會,你會不會考慮開家小茶館?該書的作者李卓澄是華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華飲小茶館連鎖創始人。作者在自己經營茶館以及連續創業的實戰過程中總結出了一套具有可復制性且易操作的小茶館實體商業模式,針對開茶館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提出在真實場景中面臨的認知、資金、組織架構、人力、報務、產品等實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圖書評介:
書中說,按平均毛利率計算,只要小茶館每月營業額能穩定在10 萬元以上,年利潤達到50 萬元就不成問題。但想要開一個每月能有10 萬元營業額的小茶館,就必須要做系統的定位、設計與組織運營。書中從引流、成交、復購、裂變四個步驟,講到品牌、文化、市場定位、融資等頂層設計,再講到信息系統、人力資源、會員體系等運營環節,將開個小茶館的過程作了細致拆分與解讀,甚至具體到茶單設計、流量獲取等等。對于想要開店的自主創業者來說,該書是一份可供參考的實操指南。
(十)《千年脈動》作者:盛敏
圖書介紹:
該書從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的角度來研究中國茶文化傳播與茶葉出口貿易,從三個時期深入探討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與茶葉出口貿易的歷史特點及其內在聯系。作者在研究世界各國的茶葉貿易及茶文化傳播過程中,對茶文化傳播和茶葉貿易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和總結,發現茶文化傳播可以有效地促進茶葉貿易的發展,從而提出了促進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發展的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策略。
圖書評介:
作者提出一系列中國茶文化對外傳播策略,對中國今后茶文化傳播策略制定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目前,從茶文化對外傳播視角來研究茶文化傳播與茶葉出口貿易關系在學界開先河,可供文化、貿易和傳播研究者和愛好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