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吳華:AIGC使創作者成為“獨立”制作人
1月5日,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吳華表示,熟練地掌握AIGC,創作者將能夠更加輕松、高效、快樂地創作,甚至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編劇、美術創作及后期剪輯等內容創作全流程工作,成為天才創作者。
據吳華介紹,通過使用百度文心ERNIE 3.0 Zeus,創作者只需輸入一個題目,就可以瞬間結合語境寫出上百篇不同體裁、風格的作品,甚至是完成劇本創作。此外,通過百度文心ERNIE-ViLG 2.0,創作者還可以根據一句話或一段描述文本生成畫作;如果再通過百度專門的視頻內容生成與編輯技術對該畫作或者視頻進行處理,就可以得到全新或更精美的視頻。
吳華表示,大模型的進步,讓我們在文字、圖像、視頻等創作領域全面感受到了AI技術的魅力。如果你掌握了這項內容創作能力,那你幾乎可以完成一部影片的許多重要工作,成為天才鬼才創作者。再配上自己設計的虛擬人演員,那你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制作人、真正的“獨立導演”。
吳華指出,文心ERNIE 3.0系列模型已經在幾十類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公開權威任務,以及零樣本、小樣本學習任務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此外,它還發布了業界首個開放的千億參數中文生成API,供各行各業開發者到文心大模型官網上調用、學習。
2022年10月,百度發布了業界首個知識增強的AI作畫大模型ERNIE-ViLG 2.0。它能根據一句話或者一段描述文本,生成一幅精美的畫作。吳華介紹,為提高文本生成圖像的準確性,百度在AI預訓練學習過程中創新性地提出了知識增強的擴散模型,實現了精準的細粒度語義控制;同時通過引入混合降噪專家網絡,對圖像生成不同階段對模型、計算性能要求的不同,使用不同網絡進行了針對性地建模和優化,進而提升了圖像生成的質量。
曾學忠:小米黑科技創新是探索出來的
1月4日,小米百萬美金技術大獎正式公布,“小米x徠卡影像”項目獲得該獎。頒獎之后,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手機部總裁曾學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候表示,工程師在小米內部是技術的探索者、突破者和實現者,在小米擁有非常高的地位。而小米的黑科技項目正是基于工程師文化基因的底色,這些創新不是規劃出來的,也不是下死命令提出來的,而是靠工程師們的熱愛和對隨機數的熱情探索出來的。
據了解,此次小米百萬美元技術大獎共有80個項目申報了評選,25個項目突出重圍進入最終角逐。
魏哲家:考慮在日本建第二座芯片工廠
1月12日,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新聞發布會上首度證實,臺積電考慮在日本建第2座廠。
魏哲家表示,臺積正在日本興建一座特殊制程技術的晶圓廠,該晶圓廠將采用12/16納米和22/28納米制程技術,計劃于2024年末進入量產。他還稱,臺積電也考慮在日本建造第二座晶圓廠,只要客戶需求和政府的支持水準合乎情理。
魏哲家還稱,在歐洲,臺積電正在與客戶和伙伴接洽,以根據客戶需求和當地政府的支持水準,評估建立專注于車用技術的特殊制程晶圓廠的可能性。
據了解,去年12月,臺積電宣布將原本計劃的120億美元投資額提高至4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造兩座工廠,計劃分別于2024年和2026年投產生產4納米和3納米芯片。
李俊:推動服務業開放邁向更高水平
1月3日,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15年以來,中國分批在北京等地開展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2022年12月,中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進一步擴圍至沈陽、南京等6個城市,這將推動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邁向更高水平。中國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成效顯著。
展望未來,中國深入推進服務業開放試點工作面臨重大機遇,WTO《服務貿易國內規制參考文件》即將生效實施,文件中有關國內服務業經營許可、資質和技術標準等監管規則可成為未來中國服務業開放的重要參考。
趙貴伍:河北服務外包在京津冀服貿發展中具有區位優勢
1月10日,河北省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協會副會長趙貴伍表示,放眼全球,服務貿易已成為當今國際貿易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河北依托京津優質科技資源和人才優勢,用足用好服貿會重要開放平臺,依托區位優勢,非常適合承接北京和天津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業務。不斷加快構建多元化服務貿易市場格局。2022年12月30日,京唐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廊坊市北三縣正式融入北京半小時軌道交通圈。趙貴伍還表示,廊坊三河市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先行示范區,應該在服貿領域做出表率。
張勇:2023年最大的機遇是扎根實體經濟
1月7日,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與媒體對話時表示,2023年的關鍵詞是“進”——阿里要往前進,整個社會要往前進。
對于如何“進”?張勇認為,隨著企業運營與社會生活全方位走向數字化、智能化,2023年最大的機遇是扎根實體經濟,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高度融合。
基辛格:全球數字化進程勢不可擋
1月17日,特爾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202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達沃斯論壇)指出,在全球數字化進程勢不可擋的今天,包含計算、連接、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傳感和感知在內的五大“超級技術力量”搭建起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的橋梁,深刻地塑造了我們體驗世界的方式。此外,基辛格表示,在技術對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都越來越重要的今天,計算、連接、基礎設施、人工智能、傳感和感知這五大“超級技術力量”中的每一項超級技術力量建立在其它超級技術力量的基礎之上,同時也在互相強化,由此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循環,不斷提高影響力并加速技術的創新、探索和增長。
沈煒:智能手機行業正處于新一輪技術變革的前期
1月11日,vivo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沈煒在年會上表示,智能手機行業正處于新一輪技術變革的前期,技術創新勢能大幅放緩是行業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而全球性、多維度的復雜環境將讓這種挑戰持續更長時期。可以預見,未來三到五年的形勢都會比較嚴峻,企業發展比拼的是穩健經營的能力,是少犯錯誤多做正確事情的能力,放到足夠長的時間來看,優秀的企業依舊能夠穿越周期,成為更好的自己。只有堅守初心,堅持長期主義,勇于變革和創新,踐行增效降本,埋頭種因,企業才能基業長青。多做正確的事情少做不正確的事情,就是最大的增效降本。
國 際 GLOBAL NEWS
IMF:全球經濟碎片化可導致總產出減少7%
1月1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經過幾十年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如今碎片化的趨勢可導致全球經濟總產出減少多達7% 。
IMF表示,現有研究表明,碎片化越深,成本就越高,技術的脫鉤會放大貿易限制帶來的損失。報道還指出,隨著全球經濟轉向“金融區域化”和全球支付系統的碎片化,新興市場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可能面臨最大風險。
世界銀行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至1.7%
1月10日,世界銀行公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1.7%,低于2022年6月預計的3%。世行預計,發達經濟體2023年經濟增長為0.5%,較此前預期下調1.7個百分點;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2023年經濟增長為3.4%,較此前預期下調0.8個百分點。其中,2023年,美國經濟增長0.5%,歐元區為零增長,中國增長4.3%。
2031年全球支付行業的收入將達到3.3萬億美元
1月上旬,波士頓咨詢(BCG)發布的《2022年全球支付行業報告》指出,隨著支付方式由現金逐步向非現金轉變,全球支付行業無懼宏觀經濟挑戰,有望實現逆勢增長。BCG分析預測,支付行業年收入在2021至2026年和2026至2031年期間將分別以8.3%和 7.6%的增速上漲。循環信用卡余額、存款利息、賬戶管理費所產生的收入將成為支付行業的未來增長點。報告估計,到2031年全球支付行業的收入將達到3.3萬億美元。
2022年1-11月美國服務貿易順差增長11.1%
1月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的信息顯示,2022年11月份,美國對外商品貿易總金額為4360.57億美元,同比增長2.3%。其中,商品出口金額為1706.91億美元,同比增長9.2%;商品進口金額為2653.66億美元,同比下降1.6%,逆差金額為946.75億美元,同比收窄16.6%。
公開的報告還顯示,2022年11月份,經季節調整后,美國服務貿易總金額為1395.52億美元,同比增長13.5%——注意商品貿易是未季調標準,服務貿易是季調標準。其中,服務貿易出口金額為810.47億美元,同比增長13.2%;服務貿易進口金額為585.05億美元,同比增長14.0%——服務貿易順差為225.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1%。
越南2022年進口汽車數量創歷史新高
1月15日,越南海關總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越南累計進口各種類型汽車超17萬輛,進口總額達38.4億美元,數量和金額分別同比增加8.5%和5%。2022年成為越南進口各類汽車數量創新高的一年,超過2021年的近16萬輛。
據悉,印尼和泰國是越南進口汽車的兩大市場。印尼超過泰國成為越南第一大汽車進口國。2022年,越南從印尼進口72671輛汽車,進口總額達10.5億美元;越南從泰國進口的汽車數量為72032輛,金額達14.3億美元;從中國進口的汽車數量為17340輛,金額達7.145億美元。
韓國2022年貿易逆差為472億美元
1月1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2022年12月及全年進出口動向》報告顯示,2022年韓國貿易逆差為47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統計顯示,2022年出口額為6839億美元,同比增長6.1%;進口額為7312億美元,同比增長18.9%。由此,貿易收支出現472億美元的逆差。據悉,這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韓國時隔14年首次出現貿易逆差。
上合國際樞紐港獲聯合國頒發“身份證”
近日,上合國際樞紐港獲聯合國批準國際代碼“CNJZH”。國際代碼的獲批標志著上合示范區國際樞紐港真正擁有了參與國際貿易的身份證,正式進入國際貿易與運輸體系,成為國際運輸的“始發港/目的港”,貨物將按提單從境外指運至上合示范區國際樞紐港,在上合國際樞紐港直接完成申報動作,不僅減少了以往國際貿易中的諸多環節,幫助企業實實在在降本增效,還有利于航運保險、金融代理等高端服務業在上合新區聚集發展,提升上合新區的現代服務業水平。
西班牙推出“數字人才簽證”
隨著利用互聯網遠程辦公的人越來越多,西班牙政府近期批準實施“數字人才簽證”政策,希望吸引更多相關行業人才到西班牙居住和生活。這種簽證面向無需到固定地點上班、依靠互聯網遠程工作的人群。西班牙政府希望通過“數字人才簽證”政策促進商業繁榮,加快經濟復蘇步伐。該簽證最初有效期為12個月,隨后可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續簽至最多5年,申請人的配偶、子女也可同時申請該簽證。
國 內 DOMESTIC NEWS
2022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同比增14.2%
2月2日,商務部網站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24371億元人民幣,執行額165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2%和10.3%。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3177億元,執行額89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和4.1%。其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額13177億元,執行額89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7%和4.1%。
我國將適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
1月18日,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工信部將加強政策供給,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落實車購稅、車船稅、牌照等支持政策,適時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試點。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
海南年度服務進出口首次突破300億元
1月3日,記者從海南省商務廳獲悉,2022年以來,海南服務貿易保持快速增長,多領域顯現發展亮點。去年前11個月,海南服務進出口318.37億元,同比增長26.54%,標志著海南年度服務進出口首破300億元。統計數字顯示,2022年前11個月,海南服務進口154.79億元;出口163.58億元,同比增長119.36%,服務出口增幅大于進口131.92個百分點,帶動服務貿易實現順差8.79億元。11月當月,服務進出口35.74億元,同比增長34.25%。
RCEP正式對印度尼西亞生效
1月2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印度尼西亞正式生效。至此,我國已與其他14個RCEP成員中的13個相互實施協定。RCEP對印尼生效,進一步推動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發展。在RCEP項下,印尼在中國—東盟自貿區基礎上,新增給予我國700多個稅號產品零關稅待遇,包括部分汽車零部件、摩托車、電視、服裝鞋靴、塑料制品、箱包、化工產品等。
黑龍江成立“數字經濟產業聯盟”
1月5日,由黑龍江省商務廳與百度集團聯合主辦的黑龍江省數字產業合作交流懇談會在哈爾濱市成功舉辦。會上,黑龍江政企與百度智能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該產業聯盟由黑龍省商務廳、工信廳牽頭,聯動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百度智能云及黑龍江重點企業共同組成,未來將在“數字龍江”建設上提供產學研用全方位解決方案,形成一系列落地成果。
重慶啟動“百團千企”行動
1月7日,由重慶市商務委牽頭,23家渝企組成的商貿團赴馬來西亞和泰國,開展為期8天的東南亞行。重慶市商務委召開發布會介紹,這是重慶“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行動的首站活動。據了解,重慶市商務委今年將組織出國出境團組100個以上,支持1000家以上外貿企業走出去。
據悉,為了確保“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行動順利實施,重慶出臺了《支持外貿企業國際市場開拓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了10條具體支持舉措,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所涉及的各個環節。
白皮書:強需求牽引數據安全產業生態飛速發展
1月4日,記者從中國信通院獲悉,第五屆“數據資產管理大會”在線上舉辦。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發布了《大數據白皮書(2022年)》并進行了解讀。白皮書指出,強需求牽引數據安全產業生態飛速發展。白皮書分析總結全球和我國大數據發展的總體態勢,并重點針對數據存儲與計算、數據管理、數據應用、數據流通、數據安全五大核心領域,逐一分析、探討其發展現狀、特征、問題和趨勢并對我國大數據未來發展進行展望與研判。
中菲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1月6日,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對中國進行了國事訪問,中菲經貿領域合作受到外界關注。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說,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近年來,中菲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據介紹,截至2021年底,中國已連續六年成為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并躍升為菲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穩居菲農產品第三大出口市場。2022年1至11月,中菲貿易額804.1億美元,同比增長8.3%。在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菲律賓展位面積較上一屆增加240平方米,新增19家參展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