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粵港澳大灣區服務貿易大會(簡稱“大會”)于2022年12月22日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揭幕,大會以“服務數字化策源地,貿易數字化領航區”為主題,商務部原副部長、世界貿易組織前副總干事易小準以“經濟發展新引擎,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現狀與趨勢”為主題進行了演講。
全球已經進入服務經濟時代
易小準指出,當前,全球已經進入服務經濟時代。因為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建業容量大、附加價值高等特點,服務貿易日益成為各國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和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近三十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服務業已經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如果沒有物流服務、金融服務和信息技術服務,現代經濟和國際貿易不可能運轉。
如今服務業創造了2/3以上的全球GDP,吸收了全球2/3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資,在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將近2/3的就業機會,在發達國家更是提供了4/5的就業崗位,服務業還是涵蓋中小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此外,服務業在幫助婦女參加就業方面也發揮了日益突出的作用,服務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服務貿易的增長速度始終快于貨物貿易。從1970年以來,服務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份額已經增長一倍有余。盡管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旅游業和旅行服務大幅下滑,但并沒有改變服務貿易快速增長的大趨勢。根據WTO的統計,從2012年到2019年,全球跨境服務貿易出口占全球貿易出口比重已經從19.5%提升至24.5%。經合組織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不用傳統國際收支作為貿易統計方式,而是改用更加科學、更加精準的貿易增加值的方式來做計算,農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在世界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則大大縮水,分別只占15%和36%。服務在世界出口的增加值從1980年的30%增長到今天的49%。
貿易日益服務化
易小準認為,當前世界制成品貿易正在日益呈現服務化的趨勢。根據經合組織的統計,很多經濟體在工業制成品出口中嵌入的服務增加值,這里當然也包括進口的服務,占到整個產品總值的25%-40%。幾年前,歐盟貿易委員會首席經濟學家在演講中特別提到,別國每出口1輛汽車,售價中超過50%是服務的增加值。正是這些產品中嵌入的設計、研發和知識產權等服務提高了德國產品的競爭力。
越是高端和高技術的產品,嵌入的服務增加值也就越高,所以國際貿易中的產品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這些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中國的制造業大而不強,主要是支撐這些制造業的現代服務業還是不夠強大。
更值得注意的是,服務業是連接全球價值鏈各個生產環節的粘合劑,正是因為有了運輸、物流、通信、金融和商業領域的高效優質的服務,才使得跨國公司有可能在全球布局他們的生產鏈,并且將生產出的產品高效地跨境運送到消費者的手中。事實上,中國的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也正在呈現越來越明顯的服務化趨勢。
數字貿易正在成為推動全球服務貿易增長的新動能。近年來,與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相關的數字服務貿易,包括跨境支付和金融服務,物流、倉儲、數字營銷、信息服務等等都在蓬勃發展,跨境供應鏈的服務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人工智能、物聯網、3D打印和區塊鏈等技術正在改變著商品和服務的生產、交易、交付和消費方式。數字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僅支撐了貨物貿易和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自身也成為服務貿易進出口的新動能和重要組成部分。
新冠疫情推動數字貿易
疫情無疑強化了這樣的趨勢,但即使在疫情發生前,全球的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也已經達到了26.7萬億美元,擁有將近15億的消費者。2019年也就是疫情前,有1/4的網上購物者,來自世界各地的3.6億人從國外購買商品和服務,所以電子商務的潛力是巨大的。疫情發生以來,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服務貿易數字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按照聯合國貿發會議的統計測算,從2008年到2019年,全球數字化的服務出口從1.9萬億美元增長到3.2萬億美元,占全球服務出口的52%。
新冠疫情對服務貿易造成了重大影響,但也激發了數字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2020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總額下降了20%,但其中數字化的服務貿易僅僅下降了5%。目前,我國的數字貿易規模達到1.4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0.5%,數字貿易占到服務貿易比重增加到25.6%。
(本文根據會議材料整理,感謝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和珠海市商務局提供會議資料,未經相關演講者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