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茶受湯、調如融膠;
擊拂既力、珠肌磊落;
擊拂輕勻、粟文蟹眼;
稍寬勿速、輕云漸生;
乃可稍縱、茶色盡矣;
以觀立作、乳點勃然;
乳霧洶涌、溢盞而起。
這是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所論述的“七湯點茶法”。一盞茶湯盡顯氣吞山河之勢,令人蕩氣回腸,與沉浸在點茶當下的情境形成鮮明對比,在動靜之間、吐納之余,帶來片刻寧靜。
宋代點茶與宋朝的文化、經濟繁榮密不可分。它不純粹為感官所把握,而是將生活方式、審美情趣、文人意境、自然真善、禪宗儀軌皆融入其中,是中國古代沏茶方法與茶文化發展的一次高峰。
2022年,《夢華錄》熱播,一時間把人們拉回宋朝,掀起了一股“宋朝熱”。劇中出現了北苑貢茶、青鳳髓、紫蘇飲子、靈隱佛茶、十二先生、茶百戲,光這些名字就足以令人心馳神往。那些古韻滿滿、頗具質感的生活場景,更是引起了人們對宋代生活的向往。可以說宋人把心中的山水,刻在畫里,也映在茶里。
今天,本刊編輯部特邀8位專家、學者,以“穿越千年 感受一碗茶湯里的風雅”為主題,圍繞宋代點茶的歷史、文化、流程、器具、審美等方面展開,為廣大讀者厘清脈絡、正本清源,感受宋代點茶的極致美學,一飽點茶之味、之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