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貿易是隨著信息技術發展而興起的新型貿易,也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字貿易兩大特征分別是貿易方式數字化和貿易對象數字化。其中,貿易方式的數字化是指信息技術與傳統貿易開展過程中各個環節深入融合滲透;貿易對象的數字化是指數據和以數據形式存在的產品和服務貿易。實踐中,把可數字化交付的貿易即稱為數字貿易。
目前,數字貿易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新業態和新力量、新模式,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動向。2021年全球可數字化交付服務出口額3.8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4.2%,在全球服務出口占比達到62.8%,較2019年上升10.5 個百分點。
黨中央和國務院等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提出了一系列戰略部署。在此背景下,各地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得到了快速發展。2021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為3596.9億美元,同比增長22.3%;其中,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出口額為1948.5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5.1%。2011-2021年,我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額從1648.4億美元增至3596.9億美元,年均增長 8.1%。我國數字經濟和數字貿易在全球經濟中占有一席之地。
電子商務是我國數字經濟的優勢領域。我國跨境電商也在不斷飛速發展,不斷向周邊地區乃至發達國家擴展。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貨物進出口1.9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6%,占進出口總額的4.9%;其中出口1.39萬億元,增長28.3%。近五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增長近10倍,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提振作用,也增強了數字貿易發展勢頭。
我國數字貿易的發展,為我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復蘇注入了“強心劑”。未來,數字貿易仍有巨大發展空間。我國要繼續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貿易的擴大,并融入全球數字經濟市場,發揮至為關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