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大精深的中醫藥,自古以來就體現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道不盡的生存智慧。?從中醫藥法、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關于推進中醫藥健康服務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中醫藥產業發展,到2020年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等對中藥新藥研發提出新要求,2022年出臺《“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再到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統籌部署8項重點工程26個建設項目,國家政策從鼓勵中藥創新、優化中藥審評審批等方面著手,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指明方向。
在政策面與需求面共振之下,相關中醫藥上市公司有望迎來發展良機。數據顯示,《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發布當天,中藥板塊表現強勁,盤中大幅拉升,個股集體走強?!皞€中翹楚”國藥太極的業績預告顯示,其2022年凈利潤規模預計達到3.1億—3.7億元,目前正以加盟國藥集團產業集群為新起點,以聚焦中醫藥核心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突破口,加速打造世界中醫藥產業高地。
數字化轉型既是新形勢下的客觀要求,也是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而中藥企業數字化轉型可實現保證藥品質量穩定、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保證不同種類藥品生產過程的連續性和規范性、促進全生命周期記錄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緩解制藥環境問題等效益升級,眾多藥企迎來智能新時代。
此外,傳統中藥飲片煎煮成湯,不僅費時費力不方便,而且受制于每批次藥材的不穩定,導致藥效也存在不確定性。如何改良中藥劑型,以符合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中藥配方顆粒應運而生,它改變了中藥湯劑“千年一罐制”的狀況,也為中醫藥現代化發展提供了創新方向。2023年2月,第四批48個中藥配方顆粒國家藥品標準正式頒布,累計執行國標品種已達248個。
如今,各地都在爭相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明代御醫“針圣”楊繼洲的故里浙江省衢州市,提出創新治理體系等5項15條重點任務,成立衢州市中醫藥傳承發展跨部門協調機制,組織對針灸等非藥物療法進行定期評價,2023年重點落實基層中醫館中醫師配備,完善針灸等診療功能。在四川省興文縣,中醫藥服務正在變得更加便捷、優質、實惠,興文縣全部鄉鎮衛生院、90%的村衛生室都能夠提供中醫服務,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這一福利。運用針灸、刮痧、拔罐等60種中醫技術,興文縣還推廣了“苗藥足浴療法治療高血壓”“苗藥舒筋散、藥罐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等特色適宜技術,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病痛。在“中華藥都”安徽省亳州市,持續推動中藥材貿易“聯網”,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功能錯位布局,建立完善以中國(亳州)中藥材專業市場、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中心為主,藥通網、藥博商城等為輔的現代流通體系,眼下醫藥產業規模達1664.1億元。
從探討“有沒有”到評價“好不好”,業內與民眾對中醫藥服務的認知已經發生了改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啟動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建設,目前已建成35個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進一步織牢織密公共衛生安全防護網,中醫藥服務的發展離不開基層、更離不開社區。
著力改善中醫藥發展條件,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提升中醫藥防病治病能力與科研水平,將推進中醫藥振興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中醫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