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紅,陳慶賓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杭州 311500)
黨支部作為黨的基礎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支部建設質量、作用發揮情況關系到高?;鶎狱h組織的工作成效[1]。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開展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2],承擔了聯系和團結青年、教育和培養黨員、推動落實立德樹人等重要職責。囿于制度體系、活動質量、隊伍培養等因素,目前高?;鶎狱h支部建設還存在不足,影響了黨支部建設質量的提升,需要在黨建工作實踐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只有把黨支部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高黨支部建設質量才能進一步提升高校黨建工作質量。本研究以浙江某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實際為例,通過調查了解黨支部建設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進而探究黨支部建設質量提升的對策。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是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時代需要。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不僅是高校黨的建設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黨中央、教育部黨組高度重視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近年來先后開展了“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等,對黨支部建設及其戰斗堡壘作用的發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要永葆活力和戰斗力,要將黨的建設落實落細到每個黨支部、每個黨員,這正是黨支部建設的應有之義。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是推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承擔了黨員教育、隊伍建設和服務發展等重要職責,通過組織建設等舉措推進完善高校黨的建設,同時通過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隊伍的教育培養和管理,進一步強化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成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具有輻射示范作用。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有助于在提升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學生黨員隊伍的黨性修養,對于增強新時代高?;鶎狱h組織建設水平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3]。
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是破解當前高校黨建工作難題的現實需要。盡管高校學生黨支部是推進和落實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載體,但其建設實踐仍存在薄弱環節。如黨建工作隊伍素質有待提升,個別黨支部書記職責不清、定位不明、主責意識不夠,一些黨務工作人員業務水平有待加強;個別黨員身份意識、宗旨意識、責任意識不強,組織觀念淡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在凝聚引領方面的實踐還不夠深入;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融合促進程度不夠等。這些不足都影響了黨的建設的深入推進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亟需通過加強學生黨支部建設來解決當前高校黨建存在的現實問題。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16 個學生黨支部為調查對象,開展學生黨員和黨支部書記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450份,回收有效問卷434 份。調查結果顯示,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整體有序、規范,學生黨員隊伍在學風建設、朋輩互助、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范作用,在朋輩群體及服務對象群體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影響力。與此同時,當前黨員隊伍和學生黨支部建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學生黨員隊伍積極性不足,活動形式單一、創新性不足,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宣傳不夠,黨建工作研究不足、活動經費不足等。這些問題成為制約黨支部建設質量提升的重要影響因素。
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主要和直接負責人,具體負責黨支部日常工作的領導組織和開展總結,其治理能力關系到學生黨支部治理水平現代化[4]。新形勢下,青年黨員隊伍的教育培養及黨組織建設質量標準等也對學生黨支部書記隊伍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學生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情況的調查顯示,16 個學生黨支部書記均由專職輔導員擔任,60%的黨支部書記任職時間不足1年,53.33%的黨支部書記認為,加強業務培訓是加強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重要因素;60%的黨支部書記認為“業務能力”是影響黨支部書記履職狀態的主要因素。但是,一方面由于輔導員學生工作事務繁雜、精力有限,只能確保優先完成黨員發展、轉正及基本的黨支部日常工作要求,對于黨支部服務品牌、黨支部內涵建設等則無暇顧及;另一方面,由于絕大多數黨支部書記在任職前并未接受專業系統的培訓,任職后也缺少必要的外出培訓和交流,在開展黨支部工作時,對于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存在一定的難度。以上因素導致了黨支部書記隊伍在黨支部建設中沒有充分發揮引領、引導的作用。
豐富的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以及必要的形式創新對提升黨員積極性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學生黨員能夠按照要求參加黨組織生活,但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26.49%的黨員表示參加活動是因為“組織要求,不得不參加”,72.08%的同學認為當前組織生活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35.8%的同學認為組織生活“脫離工作或生活實際”。
當前學生黨支部活動形式較為單一,圍繞“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以開展理論學習、專題研討等形式為主。部分活動的開展僅僅是響應相關活動要求,并不是黨支部結合實際主動開展的創新性活動。大部分學生黨支部的組織生活以重要講話和文件精神傳達學習、吸收預備黨員等形式為主,沒有認真研究青年學生黨員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開展與之特征相匹配的形式多樣的組織生活。一方面這無法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不能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和學生黨員的實際需求。此外,在黨員隊伍中,高年級尤其畢業班黨員人數占比大、低年級占比少,畢業班離校實習給參加集體活動帶來不便,活動開展頻率和活動參與人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活動的系統性、持續性也大打折扣,進而影響了黨員對組織活動的認同以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盡管目前各學生黨支部能夠嚴格按照“三會一課”的要求定期開展活動,部分黨支部走出校園,走進社區、街道,開展相應的志愿服務活動,但沒有深入挖掘活動意義,沒有深入探究黨支部在校地合作實踐中的作用,活動實效性有待加強。而且更多黨支部將志愿服務活動局限在校園內,沒有主動開拓志愿服務平臺,沒有充分發揮大學生服務學校發展、地方發展、社會發展的作用,導致黨員不能在服務實踐中進一步鍛煉和提升,黨員的服務宗旨意識不能夠在實踐中得到很好的考核,黨員服務實踐平臺和載體有限,進而影響其服務作用的充分發揮,最后導致黨支部和黨員隊伍服務力提升受限,黨支部建設實效大打折扣。
當前黨員隊伍中,89.26%有獎學金獲獎經歷,86.4%有學生干部任職經歷,62.53%有學科競賽獲獎經歷。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學生黨員隊伍在個人能力培養和學風建設中發揮了較好的示范帶頭作用。此外,盡管有58.47%的黨員認為身邊絕大多數黨員黨性修養較高,但只有24.58%的學生黨員表示會主動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亮出自己的黨員身份,44.63%認為黨員能夠很好地履行黨員義務。同時,在“身邊大學生黨員能否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的問題上,只有38.66%的同學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一些學生黨員入黨動機不夠端正,服務意識不強,入黨前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入黨后推脫甚至拒絕參加組織生活,服務意識淡薄,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
教育培訓是黨員隊伍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黨校培訓、集體學習和專題講座是主要的黨員教育與培訓形式。調查顯示,67.6%的同學能夠長期堅持按要求參加黨組織的政治理論學習或堅持自學。但是當前黨員教育問題主要體現在3 個“形式化”。一是教育內容形式化,以理論宣講、會議精神學習等理論學習為主要形式,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實踐性學習活動較少;二是教育手段形式化,傳統線下黨課仍是黨員教育的重要方式,一對多“灌輸式”的教育形式與互聯網時代更為生動、更易入腦、入心的教育要求產生一定的矛盾,導致黨員在學習過程中多為被動接受,缺乏主動參與鉆研的積極性;三是教育客體形式化,在對學生黨員開展教育活動過程中,入黨積極分子、預備黨員和新發展黨員是開展教育培訓的重點對象。在入黨前,學生能夠通過黨校培訓接受較為嚴格的理論教育,入黨后雖然也有黨校培訓,但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的理論學習,尤其對于正式黨員的教育培訓不足,缺乏系統的規劃和方案,以自主通過網絡平臺觀看視屏開展學習為主,弱化了教育效果。
66.67 %的黨支部書記認為考核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不健全是當前黨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60%的黨支部書記認為考核激勵制度是影響黨支部書記履職狀態的重要因素。當前,對于學生黨員的考評主要通過年度民主評議及優秀共產黨員的評比進行。除此以外,缺乏其他的激勵考評措施,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員的積極性。同時,當前對于黨支部的考評,主要采取星級黨支部、堡壘指數等考核方式,量化項目多,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較為繁瑣。激勵機制缺乏時效性和持續性。受限于課程學習、外出實習及生涯發展壓力等因素,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及黨支部建設的常態化和長效性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建立健全考評和激勵機制,推進考評的科學性和激勵的有效性,確保組織建設有生產力、黨員工作服務有動力,是改善當前黨建工作薄弱環節的必要和迫切舉措。再者,黨支部書記的考核評聘,缺乏完善的選拔和激勵機制。學生黨員結構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要求等因素促成了輔導員成為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隊伍主體的工作現實。但當前高校輔導員兼任學生黨支部書記依然缺乏科學合理的激勵體系。在事務工作交叉和重疊的強壓與培訓交流等平臺缺乏的客觀現實下,輔導員兼任學生黨支部書記開展黨支部建設實踐實效也會受到相應影響。
健全和完善黨支部制度建設,是推動黨支部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從嚴落實各項制度是提升黨支部建設質量的重要保障。要從嚴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基本制度。以黨員考評、黨支部考核、活動評比等為著眼點,通過開展黨員“先鋒指數”、黨員學期述職考察、黨員民主評議以及黨支部“堡壘指數”等活動,進一步夯實制度基礎,完善考評機制。對于黨員個人的考核,要結合其思想、學習、工作、服務及校內外表現進行全面考核,將述責評議與量化考評相結合,加強先進典型的選樹表彰與宣傳,進一步激發黨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對于黨支部的考核,要圍繞隊伍、組織生活、載體、活動等綜合考評;要全面考核黨支部建設,突出學生黨支部在高校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對于黨支部書記隊伍的考核,重點考核其履行黨建工作職責和落實黨建工作任務情況,通過抓黨建促思想強業務,實現黨建業務的雙融雙促;在加強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考評的基礎上,對標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強化工作職能,確保黨支部書記發揮好“領頭雁”的作用。
加強隊伍建設離不開教育培訓,要強化黨員教育管理。教育培訓不僅要面向全體黨員隊伍,還要創新黨員繼續教育,提升黨員隊伍質量。要通過教育培訓,開展專題培訓、外出考察學習、定期考核等形式,進一步加強黨務工作隊伍的培訓,提升黨務工作隊伍業務能力。要通過黨校、主題教育、課堂和活動等形式,積極構建黨員隊伍學習教育體系。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軍事理論課等課堂作為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隊伍理論學習的重要渠道;以重大歷史事件、重大節慶日或紀念日為時機,通過主題教育和現場報告等形式強化教育效果。發揮好黨校作為黨員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基礎上,積極拓展網絡紅色教育陣地,通過網上黨校、紅色朗讀接力、專題音頻課堂等網絡平臺和特色活動,拓寬學生學習的場域。教育不僅局限于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群體,應前置到入黨申請人,后延到正式黨員,加強理論宣講。讓講課人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更加貼近學生的話語體系,能夠入腦、入耳、入心。
在本次調查中,78.78%的調查對象認為組織生活單調是影響黨支部建設活力的主要原因;超過60%的調查對象認為可以通過進一步豐富組織活動的多樣性來提升黨支部建設活力;還有超半數的調查對象建議適當增加活動頻次和延長活動時間。由組織生活不豐富引起的黨支部建設活力不足,還會進一步影響黨員積極性和創造力,弱化黨的理論學習和教育效果。要從根本上解決該問題,必須要搭建組織生活載體、創新組織活動機制、完善相應體系和創新活動形式等。在組織活動形式上,既要注重政治理論素養的提升,也要重視實踐和服務能力的培養,要抓實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隊伍的理論教育與實踐能力培養,在提升個體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增強其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因此,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要增加校外參觀教育、志愿服務等實踐性活動,亮化黨員先鋒工程,讓黨員各盡其能、發揮作用;積極開發校地合作平臺,通過鄉村振興、志愿服務等形勢讓黨員進一步深入社會;開展師生黨支部共建,提升黨支部活力。加強師生支部共建,將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嵌入和主動融入到學生專業成才、精神成人中,進一步創新“黨建+”模式。
網絡技術的發展對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帶來了新機遇。黨務工作隊伍要主動提升自身的新媒體技術,充分挖掘并利用網絡平臺優勢,實現新形勢下黨建工作與新媒體的融合共促,進一步提升黨建工作的創新力。一方面,網絡技術的發展拓展了黨建工作陣地。黨建工作隊伍要在利用好傳統宣講、黨課形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的陣地優勢,將黨的理論知識拓展到網絡平臺,通過專題教育網站、紅色學習社群、網絡微黨課等形式,積極開展紅色朗讀接力、紅色尋跡等創新性網絡紅色教育活動,提升黨建活動活力,擴大理論教育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作為“網絡原住民”的大學生傾向于借助移動設備在網絡平臺開展學習活動,且自主網絡學習行為日趨增多。能否依據大學生的心理行為特點,設計打造一批形式新穎、內容充實的系列網絡教育作品,以大學生群體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紅色教育實效。此外,網絡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阻隔,可以通過積極開展線上學習交流和專題分享溝通等形式,方便入黨積極分子、黨員等隨時隨地參與學習活動,實現學習教育經?;?、發揮作用經常化。
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高校黨建工作的基本單位,在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中都發揮著戰斗堡壘作用。新形勢下,在認真分析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問題的基礎上,積極構建學生黨支部建設理論和實踐體系,進一步完善黨建工作機制,通過打造黨建工作平臺、建優黨員隊伍、做實服務活動、做精品牌特色等舉措,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提升黨建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