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安徽古井貢酒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集團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織形式,雖然可以通過制度性規范母子公司運營,提高組織合法性,但是在加強母子公司資源使用效率、規避財務風險、提高財務效益等方面尚有不足。企業集團有必要從母子公司關系視角分析外部經營環境以及內部資源利用帶來的財務風險問題,并通過有效的管控方式進行規避,推動集團公司健康、穩定發展[1]。
傳統的委托代理理論認為,在企業集團的發展中,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地位,在資源分配、財務風險規避以及獲取經濟效益上與母公司的本質目標有所區別,企業集團總部管理者與子公司管理者基于自身的認知水平、學習背景與過往經歷制定的經營理念與資源分配方式亦有不同,由此導致企業集團總部與子公司資源協同效率低下,引發財務風險。通過對企業集團子公司的財務風險管控制定合理策略,不僅可以充實完善管理理論,也能夠為管理者的管理實踐提供理論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重視財務風險管控工作,有利于提高企業集團全體員工財務風險意識,推動高層管理者學習先進財務風險管理理論,為自身管理活動提供有益參考。其次,高層管理者基于自身認知視角以及所處的經營環境,辨別潛在財務風險類型,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財務風險管控方案,有利于完善、發展管理理論。最后,財務活動是企業集團重要的經營活動,貫穿企業集團經營的各個方面,通過對財務風險管控方式進行思考與革新,有利于推動企業集團整體革新,引發觀念變革、制度變革以及組織結構變革,進而提高企業集團母子公司的組織效率,實現高質量發展。
提高經濟效益,規避資源浪費是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控的本質目標[2]。基于企業集團內部的資源有限性,母子公司之間發生的資源爭奪以及資金流失等現象導致企業集團運營效率低,企業集團通過辨別子公司財務風險并制定合理的管控措施,有利于提升企業集團整體的經濟效益,激發企業活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財務風險可以分為投資風險、資金管理風險以及對外擔保風險。投資風險是為了獲得資本增值而進行投資形成的風險,資金管理風險是公司財務人員業務水平有限以及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導致的風險,對外擔保風險是被擔保企業不能及時償還債務所導致的連帶付款責任。雖然各類財務風險成因不同,但是一旦發生,會給子公司以及企業集團總部帶來經濟損失,基于此,企業集團有必要通過對子公司的財務風險進行管控,規避經濟損失。其次,企業集團對子公司進行財務風險管控有利于加強資源協同,提高組織效率。企業集團利用合理的資金及信息流動渠道,不僅推動有限資源在母子公司之間的合理調配,還有利于提高資源信息等流動效率,加強部門協同,推動企業集團整體績效提升。
合理化、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是財務風險有效管控的必要條件,通過重視財務風險管控工作,可以對母子公司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總結與優化,進而迎合國家政策,實現高質量發展[3],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集團對子公司進行財務風險管控時,融入的觀念創新、組織創新以及管理創新有利于各項制度的優化,一方面完善的規章制度可賦能企業經營流程,提高管理規范性,并進一步提升全員履行各項管理制度的積極性,實現資源配置高效性;另一方面有利于通過增加企業集團對子公司關注、提高對子公司的控制能力規避子公司管理層短視行為,以實現母子公司利益統一。其次,財務信息不完善、溝通不暢不僅降低企業集團整體的經濟效益,更不利于社會資源合理的配置,規范化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優化企業集團的管理觀念以及資源配置方式,推動企業集團落實國家深化改革目標,積極履行社會義務與責任,深化市場改革。最后,健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業集團與外部利益相關者開展深入合作,處理好外部環境、企業股東、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關系,進一步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通過加強組織之間融合提高規模優勢,實現戰略目標。
企業集團子公司發生的財務風險可以分為投資風險、資金管理風險以及對外擔保風險。基于委托代理理論與信息不對稱理論對以上風險出現的原因進行探究,發現子公司財務風險的發生機理,進而提供合理建議進行規制,對企業集團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委托代理理論通過闡述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經營目標以及方式的不對稱性強調了企業集團第一類代理成本(委托人與經營者)以及第二類代理成本(投資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利益矛盾,進而引發子公司財務信息披露不實、財務風險管理不及時、制度不完善等問題。信息不對稱理論強調了母子公司之間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風險,即基于有限的資源,子公司的管理層并不一定按照母公司的戰略目標與經營方式進行管理,更多從子公司自身利益角度制定決策方案,因此會隱藏相關財務信息規避母公司監管,亦或為了完成母公司制定的財務目標,出現經營信息瞞報等情況,而母公司則根據有限信息制定不利于企業集團發展的決策方案,導致決策效率低。
根據以上分析,本文認為,企業集團對子公司進行財務風險管控時,應根據以下原則完善建議措施。一是時效性,為了規避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財務決策失誤、管理不及時等現象,母公司必須注重財務風險管控的及時性與準確性,一方面及時收集子公司經營決策信息,另一方面企業集團管理層根據動態化信息制定合理的財務風險管控方案,加強執行力度,提高財務風險管控質量。二是規范性,企業集團的長遠發展依靠規范化的制度、組織結構以及決策執行程序。在優化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時,應統一企業集團上下管理制度,委派財務人員進行監督,加強總部與子公司協同性;在組織結構設計上,一方面設計合理的組織層級,規避信息孤島現象,另一方面應提高組織柔性,建立以項目為單位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及時分析、處理財務風險,降低經濟損失;在財務決策制定及執行上,應制定目標管理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推動財務風險管控方案執行高效。三是,層次性,財務風險管控應注重母子公司經營與風險異質性,一方面母子公司應根據自身情況與經營重點適當進行風險管控,針對子公司重大潛在財務風險,集團母公司應委派內部審計人員定期審計,針對影響不顯著財務風險,應將主動權下放給子公司單獨處理,另一方面,應根據財務風險類型因地制宜,設計不同的財務風險管控方案依次執行,輔之以數字化技術應用,提高財務風險管控質量。
企業集團應根據子公司不同的財務風險類型,針對性地制定科學完善的財務制度,可建立風險頭寸控制制度,頭寸控制就是對子公司的資金風險進行控制,通過設計合理的資金控制指標,完善企業集團整體的資金管控制度,主要從資金預算管理與資金集中管理兩方面進行制度完善,一方面在資金預算管理制度上,集團總部可以將資金總量與負債種類期限結合起來,制定各子公司的預算指標與規劃,并及時審批子公司預算,審批的預算包括但不限于下一年度預算目標、審批預算調整以及預算外支出等,集團公司可以派遣預算管理委員會成員分析各子公司預算合理性,并對預算指標進行靈活調整,在預算執行結束后對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實施獎懲;另一方面,基于資金集中管理具有高效性的特點,企業集團應完善資金集中管理制度,集團總部應在內部設立統一資金賬戶,通過資金結算中心維持集團總部與子公司的運營,當某單位的資金余額不足時,由該單位相關職能部門提出申請,由資金結算中心進行統一審核,根據規章制度下撥相關資金,并且母子公司之間的資金調配都由資金結算中心統一調度。通過資金結算中心實現資金的統一調配,不僅可以清晰記錄母子公司資源使用情況,發揮規模優勢,還能夠控制調整頭寸,降低資金風險。
對子公司進行財務管控,提高全體成員財務風險管控意識[4],一方面需要提高企業集團高層管理者認知水平,降低第一類代理成本,另一方面要注重提高全員風險管控積極性,提高協作效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首先,制度完善落實、高效決策需要高層管理者發揮戰略引領作用,針對企業集團總部的高層管理者,要重視對子公司進行財務風險管控的積極作用;針對子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在注重子公司業績的同時,企業集團更應看重子公司高管道德素養,對其業績要求適當放寬,根據經營環境與政策要求制定考核業績指標,規避財務舞弊、財務信息披露不實等風險。其次,在執行資金集中管理制度、預算制度、對外擔保制度的過程中,應提高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可以通過目標管理制度、激勵政策保障各項制度落實。同時,基于企業集團利用數字化技術賦能財務經營流程,有必要對子公司成員進行業務培訓,另外,企業集團可以引進管理會計人才、審計人才、委派財務經理至子公司等方式提高對財務風險的監控力度,并設計合理的內外審計政策降低財務風險,推動企業集團高質量發展。
信息不對稱性以及第一類代理成本問題導致母公司無法掌握子公司所有的財務信息,進而難以通過合理的方式評估子公司潛在的代理風險,因此,企業集團必須建立合理的對外擔保體系,并且重視財務信息披露質量。首先,針對子公司對外擔保行為,企業集團應掌握其擔保、審批控制權,如子公司對外提供擔保、質押、抵押等,必須經過企業集團母公司審批、董事會同意方可執行。其次,明確規定母子公司的擔保額度占資產總額比例,規避擔保風險,并且企業集團應加強對子公司擔保資料審核,做好被擔保公司的信用、資產等調研,出具風險分析報告等,降低擔保風險。最后,企業集團應重視子公司財務信息披露,一方面建立完善的財務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審計制度,由子公司定期提交財務報表、經營業務數據等進行審核,另一方面,企業集團應委派財務管理人員、內部審計人員至子公司,輔助子公司處理日常事務,幫助子公司財務人員健全財務制度,履行財務職責,并對子公司進行會計監督及審核,完整反映子公司財務狀況并提交給母公司,輔助母公司制定財務決策,降低子公司財務風險導致的經濟損失,推動企業集團穩定發展。
利用數字技術賦能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控流程,有利于挖掘財務數據辨別潛在財務風險,提高財務風險管控時效性。首先,企業集團可以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與戰略目標與軟件公司進行合作,根據預算標準引入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在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上,一方面應注意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應符合經營及組織結構特點,加強母公司對子公司的垂直管理;另一方面應注意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應覆蓋母子公司業務范圍,實現各業務部門、各層次垂直管理。其次,合并、簡化母子公司的財務處理流程,降低財務處理成本。企業集團將各經營業務嵌入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內,在財務數字化模式下,財務數據的收集以及分析都可以在此系統內完成,資金數據、財務風險類型及辨別等重要職能都可以在此系統內得以呈現。再次,在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應用之后,也應注意數據安全性問題,企業集團可以在公司內部安裝防火墻、設置安全密鑰、實行專人專責等手段加強信息保護,規避數據泄露風險。最后,企業集團應根據收集分析的財務數據建立組織內部數據庫,通過對數據進行進一步加工處理為管理層科學的決策提供有益參考。
財務風險管控是企業集團合理調配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為了規避委托代理成本及信息不對稱問題,企業集團必須重視對子公司的財務風險管控,認真分析各財務風險類型及成因,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財務風險實現觀念優化、制度優化以及崗位優化,不斷塑造適應外部環境與合理調配資源的動態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責編: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