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鈺瀅
(哈爾濱體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6)
健身氣功八段錦作為一項具有長久發展歷史的體育運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并且有著鮮明的民族個性。2003 年,國家體育總局將八段錦重新編排,并向全國推廣,因其具有一定的防病治病作用,在群眾中越來越受歡迎[1]。八段錦憑借廣泛的群眾基礎[2]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及歷史淵源,已經被國家體育總局認定為第六十二項體育項目。
為了深入貫徹全民健身、終身體育的理念[3],將傳統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且隨著教育部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度的提升,許多學校已經開設了健身氣功的課程,民族傳統體育開始走進校園[4]。該項舉措是十分符合終身鍛煉的體育思想的,是對國家戰略指導的具體實踐,能夠幫助學生從青年時期就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廣泛接觸體育鍛煉,了解如何讓身體更加健康。同時,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健身功效也成為一眾學者研究的熱點。《“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該綱要旨在幫助全國人民認識到終身體育的重要性,從各行各業包括各個年齡段的群眾出發,增強全民的健康素質和體育素質,從而最終提升我國公民的身體健康指數和平均健康水平,幫助全國人民獲得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全民健康素養的大幅度提升,要在推進戰略實施工作的同時,強化全國人民的精神文化建設,推廣和普及全民健康的文化,培養全國人民形成良好、規律且健康的生活習慣。該戰略要求,實施的結果應該是更加全面、立體和科學地提升全國人民的體育文化素養。想要實現這個目標,首先,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普及體育知識,讓各個年齡段的公民,對體育知識有較為科學且清晰的認知,能夠自主判斷和分辨不同類型體育運動的價值及其內涵,并深刻體會其中的文化屬性,從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健身氣功八段錦運動,是經過長久時間和歷史歷練的中華傳統體育運動,是中華民族體育運動方面的一塊閃閃發光的瑰寶[5]。它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隨著長時間的文化沉淀,已經比較成熟,在這項體育運動的每一個細節中,都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力量,處處體現著我國傳統文化的特色。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在推進實施的同時,貫徹新發展理念,將人與社會協調發展的理論付諸實踐,保證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健身氣功八段錦的社會價值體現在能夠團結不同年齡、不同階段的群眾,共同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協同發展。傳統的健身氣功的理論基礎中包含著“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在練習的過程中能夠鍛煉人們沉著穩重的心境,重點在于追求身心的和諧,能夠凈化心靈,實現“三調合一”[6],將“追求人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的思維內涵體現得淋漓盡致[7]。練習健身氣功,是增進全民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是建設和諧社會[8]與文明社會的助推劑。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人們有了更多學習體育運動的途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增加了了解傳統文化的渠道。調查顯示,引進和推廣健身氣功八段錦,讓許多年輕人和中老年群體的身心健康程度實現了有效提升。身體方面,大學生群體的心率、心輸出量以及肺活量指標都有所優化[9],甚至能夠起到普遍提升免疫力的作用。除此之外,健身氣功的學習過程比較簡單,動作簡單易學且較為安全[10]。
健身氣功八段錦運動要想實現普及和推廣,首先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健身氣功的基本內容,將理論作為基礎,進行實踐學習,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筆者通過翻閱調查數據發現,全國人民對于健身氣功八段錦的了解并不算廣泛,對該項運動的認知更談不上深入,情況不容樂觀,這個數據體現出宣傳工作做得不到位,大家并不能夠從正確的渠道獲得關于健身氣功的有效信息。
除了宣傳工作不足以外,理論普及的難點還在于健身氣功這項運動,其本身的知識多樣化也存在不足。在這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信息化不斷加速,人們可以通過跨媒介的方式,獲取到各種渠道的各種類型的信息,如微博、抖音、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平臺,應積極發揮宣傳和弘揚傳統文化的作用,但目前這些平臺的宣傳作用并沒有體現出來,影響力不夠顯著。
首先,由于理論宣傳不到位,健身氣功的普及受到限制,有研究顯示,全國范圍內規范開設健身氣功課程教學的高校只占10%左右。這反映了高校管理層面對體育運動的重視不足,并且缺乏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師資力量,教師存在數量不足、學歷整體偏低、年齡偏大、專業知識較低等問題[11],需要給予重視,加大投入力度。上級主管部門應該重視健身氣功專業教師的培養工作,避免因師資缺乏而影響學生的學習。此外,高校健身氣功是否為專項課程,以及師生對健身氣功的掌握程度,也是影響健身氣功進校園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一些學者研究認為,包括八段錦在內的一些中小強度的有氧運動,能夠提升年輕人的耐久力和持久力,同時對年輕人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有所提升,合理科學的練習方式能夠幫助學生修身養性,調整心態,讓大學生的心態和精神更加積極,充滿正能量。同時,胡秉嬌等人[12]研究表明,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對人的神經系統健康運行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能夠修養人的心性,鍛煉人的心智,讓年輕人的浮躁情緒得以緩解。劉洪福等人[13]以在校的醫學系大學生為目標群體進行研究,發現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夠有效對抗一些軀體化焦慮癥狀,同時在強迫癥、抑郁以及敵對心理等方面都能起到緩解作用,大部分的積極作用體現得比較明顯,具體情況因人而異。
另外,練習健身氣功八段錦,除了能夠從心理上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感,起到舒緩身心的積極效果外,還能明顯影響他們的生理指標。通過對練習八段錦的大學生進行體質測試,發現八段錦的保健作用比較明顯,能夠提升人整體的柔韌度。對于非體育類專業的大學生而言,科學合理地練習八段錦能夠改善心肺功能,優化身體形態,能對部分身體素質有待提升的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14]。
首先,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于中老年人的影響包括身體形態、身體機能等指標的影響。中老年人通過練習八段錦,普遍能夠提升其上下肢的力量感,保持較好的平衡能力,加強其關節的靈活性,保持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湯慶華等人[15]在退休高校教師群體中進行健身氣功八段錦對身體素質影響的實驗,實驗結束后進行指標對比,顯示出積極影響趨勢的指標,包括體重指數、腰臀比例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等,在坐位體前屈和閉眼單腳站立等柔韌度、平衡能力的測試中,表現也有明顯改善。伍偉良等人[16]用八段錦鍛煉結合高尿酸血癥健康教育和飲食控制等中醫養生法,對165例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研究,隨訪3 個月后,八段錦組、健康教育組的實驗者血尿酸恢復正常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梁暉等人[17]對痛風患者每天進行中醫傳統健身法八段錦鍛煉,對照組進行飲食控制和正常藥物供給,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證明八段錦對降低高尿酸血癥患者尿酸水平有意義。眾多的研究結果表明,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夠幫助中老年人改善身體技能、健康水平以及運動能力。
其次,在對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方面,有學者借助實驗測試法、文獻綜述法以及統計分析法等方法,綜合分析了八段錦運動對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表明,許多靜心練習八段錦的老年人,其生命活力、社交能力以及心理健康評價得分有顯著提升的趨勢,證明在實驗期間,老年群體的心理健康得到了保護,八段錦對心理健康有正向的影響,有利于改善中老年群體的生活質量[18]。
經過實驗研究發現,練習八段錦能夠對有關疾病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有學者針對患有偏頭痛的患者群體,探究八段錦干預對他們腦循環動力學參數的影響,并進行對照實驗,將所得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后,得出八段錦干預能夠對偏頭痛患者群體起到癥狀緩解的作用,提高大腦供血、供氧能力,緩解缺氧缺血帶來的頭痛、頭暈以及血管痙攣等現象,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另有研究將壓力較大的大學生群體作為研究對象,探索練習八段錦在失眠大學生中的作用,輔助其他治療手段的同時,八段錦能夠促進學生體內褪黑素的生成,從而促進學生的睡眠。
在2型糖尿病的治療中[19],患者學習八段錦,能夠改善血糖、血脂等指標,并有助于緩解患者的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對糖尿病患者的康復有著促進作用。
同時,練習八段錦能夠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控制能力,調整中樞系統神經的興奮性,并強化和提高代謝水平,降低人體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效果。
正如前文所述,健身氣功八段錦運動本身就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是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的代表,昭示著“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和陰陽平衡[20]的辯證觀念。該項運動所有招式功法中還包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東方美學特征,無處不在地展示著中華民族的大氣和自然美。
因此,要想讓健身氣功八段錦能夠真正發揮作用,取得真正的進展,需要在各類不同群體中找準定位,將運動中含有的民族文化與現代創新觀念和價值訴求結合起來,將現代化的元素融入傳統的文化,讓人們能夠真正認同和接納這項運動,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在興趣的指引下努力學習。例如,在高校中,教師和管理人員需要牢牢把握健身氣功八段錦身上的傳統文化特征,宣傳具有傳統文化特征的體育運動,讓青年學生感受到傳統養生的價值,深化他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提升綜合素養。
目前高校普及健身氣功八段錦工作進展的調查數據顯示,高校可以用于規范健身氣功教學的師資力量比較匱乏,能夠以專業水平來進行教學的高校體育教師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推廣健身氣功八段錦的首要任務就是強化師資力量,讓教師的數量與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匹配,不形成教學資源擠兌,保證能夠穩定平衡運轉。高校應加強從體育院校引進教學人才的工作,滿足體育學院學生專業程度的提升需求。同時,對于普通院系的學生,健身氣功的學習主要以普及和練習為主,可以引進專業的武術教師,同時完成武術和健身氣功的教學。
技術方面的培訓,可以與社會上的健身氣功管理中心進行合作,以他們推出和更新的功法為參考標準,要求動作規范,保證精神勁頭,同時實現呼吸配合,糾正容易出現的小錯誤。理論方面的培訓可以從健身功法的發展路程、文化底蘊以及歷史特征等方面切入,讓教師認可這項運動,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值得一提的是,理論基礎的教學需要更加注重科學性,不能傳播沒有科學依據的理論,必須做到論據真實可靠,并且具有針對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進行精準指導。
為了更好地推進《“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實施,實現全民終身體育的最終目標,可通過推廣健身氣功八段錦,對各種目標群體進行精準定位,讓傳統體育文化在全國范圍內獲得廣泛認同,提升全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增強人們的文化綜合素養。在信息化時代,幫助學生實現多元化的體育運動選擇,協調自身的健康管理,保證健身氣功八段錦的引進工作順利進行,提升全民對健身氣功八段錦的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