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慧蓉(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南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高血壓病程長、遷延難愈、容易反復發作,單純的藥物治療在短期內有一定療效,但是從長期效果來看并不理想。因此,需要由社區從患者的心理、思想、飲食、運動等多個方面著手,將干預控制措施滲透到居民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從而形成長效機制,真正提升對高血壓的管控效果。
首先做好對居民的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教育。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終身伴隨。因此無法實現醫務人員的隨時伴隨,必須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保健能力,進而有效約束自身的行為,實現血壓水平的有效控制。在對居民開展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時,一方面要從發病誘因、癥狀、危害、就醫、治療、日常、預防等方面進行系統的講解,讓患者對高血壓形成全面、正確的認知,提高他們的防治意識。另一方面,要結合居民自身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服務,提高他們對于健康知識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在社區護理中,要為居民制定合理、科學的飲食計劃,從飲食管理方面實現對血壓水平的有效管控。第一,脂肪的攝入。脂肪與高血壓的發病息息相關,從國家衛健委2019 年8 月發布的《中國高血壓防治現狀藍皮書2018》中可以看出,與同齡正常體重人群相比,肥胖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高出1 倍。因此,要嚴格控制脂肪的攝入,盡量減少食用高脂肪食物。第二,鹽分的攝入。鹽分攝入過多會增加血容量引發高血壓。因此,要嚴格控制每日鹽分的攝入量,少吃咸菜、火腿等高鹽分的食物,鹽分控制在每天6 克以內,還應該多食用新鮮的蔬果。第三,忌煙忌酒。煙酒中含有較多的中樞神經刺激成分,會讓心跳加快,從而造成血壓的升高。
適量運動對于控制血壓水平有著積極的影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高血壓人群來說,要有選擇地進行運動鍛煉。散步、廣場舞、太極拳、慢跑等有氧運動,每周3~5 次,每次可以進行20~60 分鐘,且應在睡眠、精神充足的前提下進行,勞逸結合。
高血壓是一種終身性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往往會出現一定的負面心理,感到焦慮、急躁甚至是抑郁等,這些負面情緒會反作用于患者自身,影響血壓水平的控制效果。因此,社區工作人員要重視對高血壓患者的心理護理,及時疏導其負面情緒,調整其心理狀態。
良好、舒適的環境對高血壓疾病的控制也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開展社區護理干預工作時,還要從環境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對社區環境進行整治,不僅要做到社區環境的干凈衛生,還要設立一些適合高血壓人群的活動區域,比如文化角等,滿足患者心理上的舒適性。另一方面,可以定期安排社區工作人員對行動不便的高血壓患者進行居家環境的清理,保持他們日常起居環境的干凈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