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鑫(重慶市永川區兒童醫院)
兒童鎮靜是指麻醉醫師根據患兒病情及檢查需要,通過藥物或行為誘導等方式緩解患兒焦慮與恐懼,制定個體化鎮靜方案,使患兒在舒適的狀態下配合醫生完成各項檢查的方法。
小朋友做磁共振、心臟彩超、CT 等檢查時,由于兒童身心未成熟、合作性差、好動,對未知操作的害怕和恐懼。經常會因為哭鬧掙扎,配合度達不到檢查要求,而導致無法實施相關檢查。即使勉強檢查了,也不能能獲得準確的檢查結果。家長往往因為一個檢查要反復帶孩子跑醫院。每當醫生提出需要檢查前鎮靜來幫助孩子在沉睡中順利完成檢查時,很多家長又開始擔心鎮靜麻醉藥副作用大,擔心影響孩子的智力。
兒童檢查前鎮靜可以幫助孩子在沉睡中順利完成檢查,能夠提高診斷準確率,減少了孩子因為檢查而帶來的痛苦和恐懼感。其效果確切、安全可靠、復蘇清醒快,可大大提高患兒舒適化就醫體驗及家長滿意度。
全過程都需要監護人的陪伴,使鎮靜兒童正確體位。確保呼吸道通過暢,仔細觀察一旦發現呼吸不暢,面色和口唇顏色有發白、發紫、發青等現象應立即呼叫醫護人員。檢查結束后應在院內指定區域繼續接受觀察和監護,評估達到離院標準后才能離開;完全清醒后2 小時可以先喝少量清水,若無嘔吐嗆咳或其他不適,可逐步給予流質等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離院后患兒可能仍然嗜睡,須注意保暖保持氣道通暢,加強觀察。如發現有異常情況請立即喚醒患兒,如無緩解立即到醫院就診。
麻醉醫生會根據患兒的體重合理使用鎮靜藥物,從而實現鎮靜催眠的目的,保證檢查的順利完成。用藥類別、用藥方式、用藥劑量等全都在安全并且可控的范圍內。
全麻藥物的應用,可能會出現相關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呼吸循環的抑制等,在專業的醫生合規操作流程及正常劑量范圍內,一般不良反應發生率非常低,絕大多數經過處理很快會得到緩解。用藥后家屬應配合醫護人員一起對兒童進行全程監護。
鎮靜麻醉藥物對兒童尤其是幼兒的潛在神經毒性是家長們的擔憂,認為給兒童使用鎮靜麻醉藥會對幼兒智力造成影響。其實這是對麻醉的一種誤解。因為檢查時使用的鎮靜麻醉藥物用藥簡單、用藥量少、代謝快、不易蓄積中毒。效果類似于生理性睡眠,醒后無不適感,所以兒童鎮靜對孩子影響微乎其微。至今沒有關于鎮靜麻醉藥物會影響兒童的智力和正常發育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