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夕
最近這段時間,“松弛感”成為一個熱門詞匯,被全網(wǎng)討論。這起源于博主@黑貓白襪子旁觀的一次經(jīng)歷:她乘坐飛機時,遇到一家人出門旅游,一個小孩的證件過期了,登不了機,媽媽沒有發(fā)火,平靜地陪著孩子回了家。可是已經(jīng)坐上飛機的其他人,所有的行李都掛在媽媽名下托運。她沒有登機,所有的行李都被拉下去退回了。
“這樣的事如果發(fā)生在我身上,我肯定會崩掉,如果是我父母,肯定會大發(fā)脾氣。”博主預計這家人應該會在電話里吵一架吧。結(jié)果,飛機上一家人完全沒有生氣,打了個電話叫人回來拿行李,讓他們順便寄個箱子,全程氣氛都非常松弛。飛機起飛后也沒有任何不悅的表現(xiàn),開心地聊了一下到達目的地后要不要買點生活用品,這件事好像就過去了。博主感慨道,“我坐在旁邊,不知道為什么竟然有點想哭。原來世界上真的有這么松弛的家庭關(guān)系……”
如果你也希望擁有松弛感,這3 件事要學著做。
生活中總會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fā)生,如果忍不住爭論一番,一定要分出個對錯勝負,一定要去指責某一個人的話,反而把關(guān)系弄僵,也把好心情破壞了。既然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過度追責就是浪費時間。像這位孩子的身份證過期,他的家人考慮的是,錯誤發(fā)生以后,怎么能讓大家玩得開心,這個小插曲也不會危及生命,不妨當做人生的一次經(jīng)歷,平淡視之就好。其實意外發(fā)生時,犯錯的人可能是最自責的人,如果能夠被大家接納,他也會在包容的氛圍中長出具有松弛感的心。
不少人無法擁有松弛感的原因是自卑,有博主分享了自己的故事:我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從小就自卑,這種感覺就像狗皮膏藥一樣,黏在身上,甩都甩不掉,每次看到別人生活得比我好,長得比我漂亮,賺錢比我多,就會感覺自己卑微到塵埃里。
處在這種感受下的人是很難擁有松弛感的,當然,也不必強迫自己一定要擁有,對他們來說,逐漸走出自卑的影響才是更重要的。
這位博主后來通過自己的努力,讀書、寫作、創(chuàng)業(yè),逐漸釋然,開始覺得苦難是一所大學,經(jīng)歷是一筆財富。不再對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懷,甚至坦然談及自己過往的經(jīng)歷。該學習的時候努努力,該休息的時候適當?shù)胤潘?,別人的生活當作借鑒,過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里閃閃發(fā)光。
人屬于群居性動物,難免會為了合群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委屈了自己,舒服了別人。其實,能夠適度關(guān)照自己,滿足自己,才是有力量的表現(xiàn)。想一個人待著,就靜靜地發(fā)個呆;想看書,就在書海里遨游……只有當你活出自我以后,身邊的不美好才不會影響你,心中的松弛感才會油然而出。
最后,真正的松弛不需要用力過猛,當你總是刻意去尋找松弛時,反而會陷入“我怎么松弛不起來”的焦慮之中。不如在當下有限的空間里,最大限度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逐漸成長得豐盈。不刻意地去追求松弛,才是真正的松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