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研究進展

2023-04-15 17:33:55馮嘉馨
社會科學動態 2023年3期
關鍵詞:馬克思科學文本

馮嘉馨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以下簡稱《發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著作之一,也是透視馬恩思想的關鍵文本,被馬克思稱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該文本是1880年恩格斯應?!だǜ竦恼埱?,根據《反杜林論》中的《引論》第一章、第三編第一章和第二章內容改編而成?!栋l展》由于簡明易懂,具有很強的通俗性,因而成為了當時傳播速度最快、影響最大的科學社會主義著作,在20世紀以來的我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然而,目前學界對于《發展》的研究工作,卻仍有需要裨補缺漏之處。整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80年代之前,主要是對《發展》文本的譯介和解讀,研究性較為欠缺;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逐漸涌現出了一批對文本內蘊的豐富哲學意涵的討論,與對文本的方法論啟示及其所關聯的思想史的探賾。遺憾的是,尚未有人對此前的研究作出系統性的梳理?!栋l展》的研究綜述領域,仍是一個顯著的空缺。因此,本文擬對《發展》的相關研究進行爬梳剔抉,以展現學界的研究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通過對學術史和若干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歸納出六個方面:一是從文本層面解讀“科學社會主義”的意涵,分析恩格斯的知識建構和理論運思;二是聚焦于對“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的爭議,對西方資產階級學者的攻擊進行論證和回應;三是關注文本背后的“馬克思—恩格斯”問題,對“馬恩思想”的聯系和源流進行辨析;四是考證《發展》一書在近代中國的譯介和傳播;五是關注文本的“通俗性”,探索理論大眾化的啟示;六是立足當下,分析和討論文本的實踐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科學社會主義”的知識建構與理論運思

早期對《發展》文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其內容的分析和梳理,科普性強于學理性。如1978年《實事求是》刊登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學習提要》①一文,就是這樣的范例。它闡述了《發展》的歷史背景和現實意義,概括了各章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此外,于鳳梧勾勒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變革,敘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體系,并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史上建立了完全新的、第一次經過科學論證的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這個思想體系是區別于任何別的思想體系的,是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最完全、最進步、最革命、最合理的?!雹?/p>

回顧近20年的研究,也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對文本內容的剖析上。澄清恩格斯思想的本真面貌,分析和討論“什么是科學社會主義”,是這些文章的題中之旨。如趙智奎在文中揭示了科學社會主義這一概念的形式和內容,并將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論斷、命題和原理,概括為“兩大理論基石、兩個必然、兩個決不會和一個科學預測”③。梅榮政則節選了《發展》第二、三部分進行研讀,梳理了文本的主要內容,包括:唯物辯證法的創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產生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發現對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意義、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科學論證和理論說明等。④魏泳安、王學儉認為,恩格斯從“理性王國批判”、“思維方式考察”和“物質事實發現”三個論域,詳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生成的思想準備、思維向度和歷史必然。⑤白秉鐲、郎廷建認為,恩格斯緊緊抓住空想社會主義何以不科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何以科學、何以產生、何以實現等問題,展開了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元思考。⑥上述研究都圍繞著恩格斯對既有思想材料的建構方式和寫作《發展》一書的致思路徑,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勾勒和考察。

在分析其哲學運思的基礎上,《發展》一書的理論定位與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歷史功績,也是學者們討論的焦點所在。辛向陽認為:“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是全面系統的。他闡明了兩大基石論,使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有客觀的判斷標準。他不僅撰寫了被馬克思稱為‘科學社會主義入門’的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而且闡發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內涵、原則以及未來社會的特征等?!雹邉⒄蓟⒅赋隽恕翱茖W社會主義”的提法對馬恩創立的理論體系的貫通作用:“正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躍升和發展,從內在邏輯上貫通了經由哲學批判、政治經濟學批判到作為歷史科學的‘人類解放學’的整體出場。”⑧牛先鋒、張遜從實踐層面肯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價值:“《發展》詳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思想材料、理論基石,揭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有力回擊了杜林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歪曲,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在工人中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雹?/p>

在對恩格斯寫作《發展》一書的理論運思的討論中,“整體性”作為文本的核心特質,受到了諸多學者的關注。王巍在《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整體性——以〈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為例》⑩一文中,指出了《發展》把“科學社會主義的視域和經濟學的視域緊密結合在一起”,加之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哲學目標,將傳統的經濟學、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彼此分離的部分”整合成了“整體性的馬克思主義”。曹玉文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導讀》一書中,也強調了要從整體性的層面加以理解:“科學社會主義在其創始人那里有理論、運動、制度、目標四個層次的含義,四個層次組成一個整體,在無產階級革命的實踐中產生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整體性”可以被看作是《發展》對哲學資源的整合和貫通,是理論體系化、成熟化的表征。

此外,有學者關注到了“科學社會主義”這一當今的學科概念。趙志強、陳蕾指出,通讀《發展》可以看出,恩格斯始終是在“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的意義上使用“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而沒有把“科學社會主義”作為他和馬克思共同創立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名稱而固定下來的跡象,更沒有將其“作為一個社會主義流派的名稱來使用”。他們對這一概念作出了辨析和界限,并呼吁“科學社會主義學科應該回到‘把科學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的本來意義”。?將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分析與現實的學科譜系相聯結,這對于學科發展有重要的理論價值。

二、對“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的爭議

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問題,是理論立足的根本性問題?!啊茖W性’內核,關涉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合法性與價值合理性?!?恩格斯在《發展》中是否闡明、如何闡明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引來了大批國內外學者的論爭。國外部分學者針對“科學性”一詞提出了質疑,國內學者多致力于澄清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本真內涵和思想實質的界定。

國外學者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攻擊最猛烈、影響最深遠的當屬伯恩斯坦。他基于對20世紀上半期歐洲社會主義運動思潮和工人階級生活境遇在資本主義國家發生微妙變化的社會現實,在《科學社會主義怎樣才是可能的》一文中提出了理解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特質值得重視和反思的兩個理論問題:社會主義究竟與科學有無內在聯系?科學的社會主義是否可能以及是否必須應當有一種“科學”的社會主義?他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只能被理解為社會主義要求得以實現的論據(社會學知識),社會主義本身內在具有一種價值理想因子(理想目的)。在他看來,社會主義是一種關于未來社會理想制度的學說,而關于未來理想社會的學說本質上不能被嚴格的科學所最終證實。?隨后,伯恩斯坦的學說被第三國際官方正統馬克思主義稱為“修正主義”,但對西方馬克思學造成的影響是相當普遍的。伯恩斯坦所理解的“科學性”,更多的是一種“經驗實證性”和“客觀必然性”。這一脈絡被此后的諸多研究所延續。分析學派的馬克思主義領軍人物柯亨發現,在同空想性的封閉式對比中科學性的客體維度被實體化了,進而得出兩者的區別顯得“黑格爾味十足”的結論。?以朗格、李凱爾特等為代表的新康德主義者也是瞄準了這一點,祭出其倫理社會主義的理論大旗。此外,還有來自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阿隆《歷史的規律》、胡克《對卡爾·馬克思的理解》等右翼學者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詰難。

國內學者對“科學性”問題的回應,也各有其不同的致思路經。有相當一批學者從“空想性”的對立面把握“科學性”,認為“科學性”是針對“空想性”而提出的批判性和對立性概念。如李崇富認為:“馬克思本人從其社會主義主張與空想社會主義的本質對立的意義上高瞻遠矚地提出了‘科學社會主義’的概念及其內涵”?;薛俊強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是直接針對空想社會主義的‘空想性’而言的”?等等。這一思路同馬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客體向度的強調有關?!栋l展》一書澆鑄了“空想社會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對立的模板,包括馬克思本人也寫到過:“‘科學社會主義’,也只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時才使用,因為空想社會主義力圖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但這一思路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批判,認為“一味從空想性的對立面角度強調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就背離了恩格斯的本意”?。

另外一些學者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體現在對歷史規律的客觀分析和對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和現實性的揭示上。如張婭認為“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體現在對社會主義的歷史聯系和現實運動趨勢的科學說明和嚴密論證”,并指出:“作為理論基礎的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科學性,是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的可能性根基;對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的必然性和現實性的揭示,是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的集中體現。”?類似的致思框架在當前學界研究中較為普遍,甚至成為了一種“規定動作”。研究者們多從這一理路出發,闡明“科學性”的涵義和價值所在。

在此基礎上,又有一些學者進一步拓寬和深化了對“科學性”的理解,將“科學性”釋義為“現實性”“革命性”“批判性”和“發展性”。如薛俊強指出:“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實質既非歷史哲學和實證科學,也非抽象的道德訴求和道德意識,而是一種充滿‘現實性’、‘革命性’和‘批判性’的社會歷史理論?!?胡振良側重于對“發展性”的討論:“其科學的真正意義就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之上’,或如我們所講,是從實際出發的社會主義?!F實基礎’在不斷變化、發展,科學社會主義也就意味著必須要不斷發展。”?楊哲的總結則更為全面:“在研究‘科學性’的顯性話語中,恩格斯將社會主義‘科學’的理論特質表現為現實性、革命性、批判性基礎上的發展性,從而提出一種在實踐中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方法論?!币陨希瑢W者們從一個有別于“經驗實證性”的角度對“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作出了探討和解讀。這些研究在回應部分國外學者對“科學性”的攻擊的這層意義上,是相當深刻和有力的。正如薛俊強所言:“科學社會主義的‘科學性’不是伯恩斯坦言說意義上的經驗實證性,而是深刻體現為作為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現實歷史科學和真實的批判的唯物主義”?,而真正要理解和把握“科學性”,就要“引入主體向度并在整體和普遍聯系的視野下將對‘科學性’的理解定位于主客體與主客觀統一的歷史辯證法之中”?。

這一對“科學性”的爭議,至今還未停止,有待進一步的深化與廓清。事實上,“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問題,可以被看作是一場多層次、跨領域的學理探討,是透視馬克思恩格斯哲學思想整體理論特質、價值旨趣及其內在關聯的重要視角。

三、關注文本背后的“馬克思—恩格斯”問題

“馬克思—恩格斯”問題,即馬克思與恩格斯的關系問題,在這里主要指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關系和文本關系。而《發展》文本所涉及到的“馬克思—恩格斯”問題,實際上是文本層面的“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問題,在思想家個人特質和理論譜系層面的追溯與延伸。廣泛意義上的“馬克思—恩格斯”關系,主要有三種認識分野:一是以第二國際“正統馬克思主義者”為代表的“伙伴論”;二是認為馬恩之間彼此矛盾甚至對立的“二分論”;三是指出馬恩彼此區別的前提下,在基本觀點上具有一致性的“同質論”。對于《發展》文本的研究,在“馬克思—恩格斯”問題上主要導向的是“伙伴論”和“二分論”的爭議。

主張“二分論”的主要錨點,是恩格斯提出的“科學社會主義”。有西方學者認為,恩格斯在對科學社會主義本質精神的理解上與馬克思背道而馳,甚至斷言,恩格斯把本來就不為馬克思所認同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強加于馬克思。保羅·托馬斯就是這一觀點的代言人。他論證的主要集中點,在于考證“科學社會主義”與馬克思思想的直接關系。他撰寫了《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從恩格斯到阿爾都塞》一書,試圖打破正統馬克思主義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解和評價。他在其中提出:“科學社會主義本質上,依然是由恩格斯給予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和內涵?!?其認為“科學社會主義”學說是一種發明和臆造,是一種恩格斯對馬克思思想的附會和強加。

持類似看法的還有特雷爾·卡弗。但不同于保羅·托馬斯,他著重于對馬恩哲學觀存在的不同之處的辨析,更像是一個“差異論”者。“恩格斯熱心于一個關于科學的統一的觀點,這個觀點導致他草率地把一個事實歸結為像規律一樣的東西?!薄岸鞲袼蛊x了馬克思思想的中心……他將馬克思的著作置于哲學和學術化的語境,衍生出作為普世方法的哲學意蘊,附加了此后將要宣告的與之相關的,對自然科學的實證闡述?!?通過卡弗對恩格斯思想的評價可知,他依舊認為恩格斯在《發展》中的表述與側重,同馬克思本人的聲音是相區別的。

此外,“二分論”的反對聲音,還包括英國歷史學家利希特海姆。他在1961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一種歷史的和批判的研究》中,系統地闡述了人道主義的辯證論者馬克思同技術決定論者和實證論者恩格斯的對抗。?法國學者呂貝爾認為“馬克思主義并非馬克思思想路線的原始產物,而是恩格斯在其腦袋中構想出來的東西”?。美國學者諾曼·萊文則在一系列著作和文章中提出,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差別不是局部的和強調的著重點的不同,而是兩種根本不同的思想模式的深刻分歧。這些研究多多少少抓住馬恩思想的差異點,對思想家的個人特質和理論分殊進行了歸類和闡發。

國內學者在這一問題上,則明確主張“伙伴論”。如薛俊強認為:“在對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理論實質問題的理解上,馬克思和恩格斯有著共同的理論旨趣和價值關切?!薄霸趯Υㄎ镏髁x、辯證法和歷史觀方面,恩格斯與馬克思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晚年恩格斯把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詮釋為‘關于現實的人及其歷史發展’的科學,這個說法真正切中了馬克思世界觀的核心?!?王巍則從馬恩二人晚年進行的學術研究和工人運動分工的角度,說明了馬恩思想差異的合理性和統一性,并指出這種差異“具體表現在理論的側重點、認知結構、理論背景等方面”,而“根本思想觀點和理論原則上是一致的”。?

對于文本牽涉出的“馬克思—恩格斯”問題,學界涌現出了相當系統和深入的反思。如吳家華指出:“‘對立論’的出現和影響的擴大,一方面說明傳統的樸素‘一致論’立場因缺少系統深入的文本研究基礎而先天不足,同時也表明分別研究馬克思與恩格斯思想以便明確他們各自在馬克思主義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貢獻,以及相互之間的思想關系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由此可見,對于部分西方學者主張的“二分論”,我們并不是站在意識形態的立場上將其“一票否決”,而是承認其區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理之處,但堅決批駁“把這種差異絕對化”,防止差異性研究走入“反馬克思主義、反社會主義的政治偏見和缺少辯證法”的歧途。

四、文本在近代中國的譯介和傳播

文本的生命力和影響力,離不開新的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下對其進行的譯介和傳播。特別是對于《發展》這一有著相當強的通俗性的文本來說,這一重要性會加倍凸顯??疾臁栋l展》文本在近代中國的轉譯和流布,就成為了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目前學界已有涉及此方面的研究,其中不乏有高質量的文本,但就總體數量上來說依然較為欠缺。不同學者的研究呈現出各有側重的態勢,從不同視域和角度對這一文本的譯介和傳播進行了勾勒。

白占群在其研究中具體梳理了《發展》在中國的傳播情況。他指出:1912年5月到7月《新世界》連載的施仁榮翻譯的《理想社會主義和實行社會主義》一文是我國最早譯載的恩格斯著作,也是《發展》的最早譯本。此外,他以五四運動后、革命根據地時期以及新中國成立后作為時間節點,梳理了該書在中國的傳播狀況,介紹了鄭次川、柯柏年、朱鏡我、黃思越、林超真等多個譯本,較為詳實得當,但未能展現傳播過程的全貌。?楊檸聰、白平浩在此基礎上,對《發展》的譯介史進行了考證和增補。他們指出:早在1905年,《天義報》就曾刊載過《發展》的部分譯文。而在《發展》的諸多譯本中,最出名的一版是吳亮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期間出版的《發展》譯本,這一譯本得到了毛澤東的重視。除了介紹《發展》在近代中國的譯介情況,他們還梳理了《發展》在德、法、英、俄等國的傳播情況,并探討了這一文本對各國工人運動和政治實踐造成的影響。?此外,黃成琨在碩士論文中,系統研究和考察了20世紀初至中葉《發展》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一定程度上呈現了彼時《發展》在中國翻譯與傳播的復雜過程。?

與上述理路不同,吳雄丞立足官方話語,梳理了20世紀以來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對《發展》的宣傳和推介,還原了《發展》在我黨官方視域下的傳播路徑。他指出,《發展》一書曾在延安時期、建國前夕、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等多個階段,多次被指定為我黨“干部必讀的理論著作”,迄今仍是中央黨校培訓進修的理論教材和全國的高等院校、黨校、社會科學院各系統培養人才的重要讀物,廓清了《發展》在我黨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還有一些針對《發展》在特定地域、特定時期的傳播,或者《發展》的某一個特定版本展開的研究。如鐘佩君的《延安時期恩格斯經典著作的傳播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她考證了延安時期《發展》一書的出版情況,并指出該書在當時被重印了50多個版次。這一著作的傳播,有力地駁斥和糾正了各種分歧錯雜的思想,深深影響了中國革命的進程。?汪越、孫熙國則選取《發展》的早期譯本《理想社會主義與實行社會主義》作為考察對象,分析了這一作品的思想取向,指出:“這部作品最終呈現出的是一個扭曲的因而是鏡像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即譯者理想的‘中人社會主義’。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從一開始就并非公式化的套用,而是傳播主體有意識地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嘗試?!?這些研究從較為微觀的角度,對《發展》這一文本在近代中國的譯介、傳播和影響做出了有益的深化和補充。

五、文本的“通俗性”及理論的大眾化啟示

《發展》的通俗性和宣傳性,是它區別于眾多馬恩著作的特異之處,因而也成了諸多學者關注和探究這一文本的緣起。但對其“通俗性”進行溯源,可知這一特性并不是不證自明的。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涌現出對這一文本特性的爭論。最終,學界接受了承認恩格斯寫作的原始動機以及《發展》文本自身都具有“通俗性”的主流觀點。

最早闡明《發展》的“通俗性”的,是原民主德國學者雷納特·梅爾克耳。據他考證,1880年,可能是由于當時法國《社會主義評論》雜志編輯貝努瓦·馬隆要求拉法格設法幫助法國社會主義者了解德國社會主義思想,促使拉法格去找恩格斯。恩格斯接受了拉法格的請求,從《反杜林論》中抽出來三篇論文,編成小冊子,出版了法文版,在馬克思為這本冊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寫的法文版導言和恩格斯為這本小冊子寫的英文版導言里,都是這樣說的。?長時間以來,這一結論也為學界所公認。

1991年,魏鴻彬發表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是恩格斯改寫的一部通俗的著作嗎?》一文,對《發展》的“通俗性”提出了異見。他主張,《發展》不是一本“通俗讀物”,而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最成熟的、最基本的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著作”。他指出,將《發展》說成是通俗著作,和通行譯本把法文版導言里的最后那句話,譯成“科學社會主義的入門”不無關系。他認為Einfuhrung這個詞應該翻譯成“導論”,而不是“入門”。他考證了《發展》的德文第一版和增訂后的第四版相比的28處修改,發現“這些修改、補充只是為了更確切、更完整、更深刻地表達他們的理論觀點,并不是去改變表述方法,也不是在做什么通俗化的工作”?;诖?,他主張重新評估《發展》一書的性質和地位,給予其應得的肯定和承認。?

這一主張重估“通俗性”的觀點,引發了學界的討論和反響。次年,楊玲撰文《〈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通俗著作考——兼與魏鴻彬同志商榷》,反對魏鴻彬對“通俗性”的否定。她指出:“《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是通俗讀本,還是艱深著作?筆者認為,最權威的鑒定人當屬作者本人和本書的編輯?!?她在文中引證了《社會主義評論》的編輯貝·馬隆以及《社會民主黨人報》編輯愛·伯恩施坦同恩格斯的書信等材料,從編輯的要求、作者的說明和讀者的反映等角度,論證了《發展》一書的通俗性。她還回應了對《發展》地位的質疑:“通俗性非但不貶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價值,反而使其廣為流傳,讀者眾多,價值倍增。”這次論戰后,學界沒有再出現關于“通俗性”的爭鳴,就《發展》的“通俗性”達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

進入21世紀以來,對文本“通俗性”的研究轉向了分析、評價和展望。一則是肯定《發展》在“通俗性”上取得的良好成效。劉同舫認為:“恩格斯晚年的著作在學理性與大眾性之間實現了良性平衡,他以盡量平實的筆觸系統還原了馬克思的核心思想,既滿足了廣大群眾的閱讀需求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楊檸聰、白平浩也對其進行了高度評價:“ 《發展》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普及化和大眾化的典范?!?二則是致力于挖掘恩格斯通向這一特性的致思路徑,以及《發展》文本帶來的理論大眾化啟示。如徐峰考察了恩格斯將文本“通俗化”的方式,即“恩格斯運用了科學方法:首先從論戰性學術著作需要轉變到普及宣傳之作;針對不同國家的接受者強調借助于辯證法和恢復唯物主義的權威以有效推動馬克思主義的普及;在宣傳普及的內容上則把重點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聯系和核心問題的表述上?!绷硗?,他肯定了恩格斯所運用的科學方法,對于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吳倩則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視角,解析了《發展》帶來的啟示:《發展》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是因為“從歷史和理論兩個方面理清了社會主義思想的大思路”,并且“以通俗化的形態出場,以喜聞樂見的形式使人們易于接受”;因此“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講清思想理論的大思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采用通俗化的理論載體?!?

六、文本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發展》不僅僅在理論層面高瞻遠矚,長期以來更被視為是一本行動指南。在《發展》的研究工作中,立足時代,關注其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也就成為了必然的理路。不同時期對文本的挖掘和解讀呈現出差異化的面向。回顧既有研究,粗略可劃分為上世紀80年代至世紀末,以及21世紀初至今兩個不同的階段:前一階段主要關注《發展》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的理論支持和建設路線方面的方法論啟發,后一階段則轉向探討《發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和邏輯聯系。

1980年,張緒文發表了《唯物辯證法和科學社會主義——學習〈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文,通過對其基本思想的學習,結合革命和建設的歷史經驗,總結和闡釋了社會主義發展的若干規律?!氨仨毎焉鐣髁x看成是一個經濟的自然歷史發展過程,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并鞏固政權以后,應把工作重心堅定地及時地轉到經濟建設上來”“必須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形式”等。?這些啟發可以說是十分切中肯綮并且具有時代感的。王慶功、徐理明從另一個面向,辨析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關系:“各資本主義國家的這種基本矛盾仍然客觀地存在……恩格斯在《發展》中所闡述的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的原理,當然依舊有效,也當然依舊是今天國際無產階級進行解放斗爭的指南。”?馬勤則進行了意識形態領域的探討:“認真研究和大力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端正和堅定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對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認識,提高其社會主義覺悟,對馬克思主義者來說,應是當務之急。”?可以看出,這些研究都立足80年代的社會現實,嘗試解析理論在新的社會環境下的實踐價值。

除了宏觀的理論啟示,當時學者們的另一個關注點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具體的經濟形式。一些學者主張,應該保留、擴大和加強工廠這一組織形態,因為它正是恩格斯在《發展》所述的“工廠內部的生產的社會化組織”。俞中就是這一觀點的持有者:“我國現時的公有制,是國家所有為主,不是社會所有,還未發展到如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所論述的那種階段。因此,更需要按他所分析的那種具體的企業管理體制以股份制為代表形式的‘工廠內部的生產的社會化組織’去辦事,切實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的活力?!?他援引了恩格斯在《發展》中的論述,作為支持國營企業發展的理論依據。

到了21世紀初,這一論爭呈現的形態更為尖銳。2000年,李慧斌發表了《從國家產權到社會產權——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一文,援引了《發展》中“生產力歸國家所有不是沖突的解決”這句話,指出“這不是一個一般的轉變,而是馬克思恩格斯對其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大修改”。他認為,在恩格斯看來,科學的社會主義應該是從國家占有生產資料轉化為由社會占有生產資料,“這種社會占有的同時,也是個人的直接占有”。而股份公司的出現“是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者的財產所必需的過渡點”。故此,他主張進一步放開股份制,更新所有制形式。?李惠斌的觀點引起了軒然大波。次年,魯明學以《是馬恩思想轉變還是轉變馬恩思想?——對李惠斌一個觀點的質疑》為題,撰文進行了回應。他指出:李惠斌的文章“把不同階級性質的國家混為一談”,他把恩格斯所述的“資產階級的國家”曲解為“任何形式的現代國家”,“這完全歪曲了恩格斯的原意”。此外,他進一步闡明了恩格斯在《發展》中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加明確地闡釋了無產階級國家占有生產資料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觀點,有力地反擊了“馬恩思想的重大轉變”論。?這一針對《發展》文本的解讀而產生的分歧和論戰,反映了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學界在理論探討的過程中對政治思潮和現實處境的殷切關注。

進入21世紀以來,對《發展》的探討更多傾向于文本和現實的制度邏輯之間的關聯和交融。一方面,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討論依舊延續:“恩格斯的精辟分析和論斷,對于我們今天科學地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及其新變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薄吧鐣髁x代替資本主義的趨勢體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變化之中,科學社會主義者要善于認清資本主義變革的社會主義方向,以更加自信的心態肩負自己的歷史使命?!绷硪环矫?,《發展》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指導和實踐啟示逐漸受到更多學者的關注。如趙曜闡明了“有助于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有助于樹立和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和信念,有助于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同反科學社會主義的界限”,指出“對于我們樹立自信,堅定信仰,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羅建文進一步總結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牢記它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立場和方法論、到現實的生產力和現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根本出路、必須駕馭和超越資本邏輯的現代本性為發展中國道路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堅信無產階級是消滅資本主義和建設社會主義的主力軍、必須完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治體制和國家治理才能走向‘國家的消亡’的最終目標、始終尊重和維護勞動者解放才能獲得永恒的歷史動力?!边€有部分學者從制度和組織的中觀層面進行了研究,如劉思妗從《發展》文本中梳理總結了恩格斯對思想建黨的積極探索和對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思想建設的重要啟示;劉斐瑩從理想信念教育的層面對其進行了闡釋,提出要辯證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關系等,深化了《發展》文本的多重價值。

七、研究評述和前景展望

總體來看,近年來學界對于《發展》的研究呈穩步上升態勢,從對原始文本內容的梳理和引介,逐漸深入到對其哲學意涵和理論運思的解讀和闡釋,并開始關注與《發展》文本相關的思想史、傳播史、閱讀史,探討其對19世紀以來西方和中國的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和塑造作用。這些研究領域的擴展和深入,是相當可喜的。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現有研究也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部分研究學理性不足,重復性強。圍繞《發展》文本的解讀,常常停留在對其內容的概括和對馬恩基本原理的復述,落入“常規化”和“公式化”之嫌,缺乏建立在深厚學養基礎上的新意與創見。另外,一些研究與既有研究雷同度過高,彰顯了部分學者在思路和視角上的匱乏。

第二,多數研究“以小見大”“以點帶面”能力仍有欠缺?;仡櫦扔醒芯靠梢园l現,學界對文本寫作時所處的社會情境、文本與其余馬恩著作的關系以及與西方深厚人文傳統之間的聯系等方面的關注依然不夠?,F有研究多就文本本身展開分析,未能將文本放到歷史語境下進行解讀,更缺乏關注文本之間的參差、文本背后思想史的生成和演進的研究,不可不謂之遺憾。

第三, 一些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仍處于起步階段。如對《發展》的譯介與流布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對官方出版機構、黨政機關文件及領導人口述等上層傳播路徑的考察,未能實現關注重心的下移。可能是受史料掌握和研究視角等多重因素的限制,文本在民間的普及情況、大眾輿論的反應,以及社會層面的傳播渠道等仍呈現出模糊樣態。

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發展》相關研究,展望未來新的動向和態勢,需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明確問題意識,依托深厚學養,回應時代關切。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相較于其他學科的特征,在于對社會現實的關注與理論高度的追求?!栋l展》這一文本,也是在對其所在時代的重大理論問題的回應中成形的。這一方面,現有研究的自覺性相對較強,但仍有部分研究的觀點較為陳舊,說辭流于空洞,或者因為學養累積不夠而停留在文本表面,抑或向宣傳性敘述靠攏,缺乏研究當有的深度與厚度。這一點上是尤需加強的。

第二,博采學科眾長,拓寬研究視野,豐富研究范式。對于文本的研究,若只停留在文本本身和馬恩基本原理,容易陷入“解經”式的僵化路徑,或過渡闡釋,或流于空泛。因而,將文本以及寫作者,與更大的時代背景、歷史語境、思想資源、文化網絡相關聯,是“破局”的根本之策。引入更宏觀的視角,博采其他學科的優長,吸納其研究范式和視角,包括但不局限于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語源學、翻譯學等,才能推動《發展》的研究再上新臺階。

第三,關注文本特色,著力史料考證,把握核心價值?!栋l展》文本區別于其他馬恩文本的地方,在于其通俗性和宣傳性。正是如此,才賦予了這一文本以充滿生機的綿延性。相較其他文本而言,《發展》的生命力與其后一百多年里這一理論的傳播、接受、教化和動員構成了一個整體,喚起了諸多國家、政黨和人民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這是其最突出的價值所在。因而,對其文本的流布、版本的演變、在各國經典化的過程以及大眾的接受路徑和認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是極為迫切的,也是此后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惟其如此,才能使這一文本像在歐洲歷史上廓清群眾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同、喚醒群眾的主體性那樣,最大程度地發揮其作用,真正成為“理論的武器”。

注釋:

① 科學社會主義教研室:《〈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學習提要》,《實事求是》1978年第3期。

② 于鳳梧:《堅持科學社會主義——讀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80年第5期。

③ 趙智奎:《馬克思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及其當代啟示》,《馬克思主義研究》2011年第1期。

④ 梅榮政:《唯物史觀、剩余價值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學說——讀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節選二、三部分)》,《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年第2期。

⑤ 魏泳安、王學儉:《恩格斯關于科學社會主義歷史生成的三個論域——基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文本考察》,《學術論壇》2015年第1期。

⑥ 白秉鐲、郎廷建:《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元思考——基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文本考察》,《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2020年第2期。

⑦ 辛向陽:《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貢獻》,《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10期。

⑧ 劉占虎:《守正與拓新: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獨特貢獻》,《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1期。

⑨ 牛先鋒、張遜:《把社會主義置于現實基礎之上——讀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0年第2期。

⑩? 王?。骸抖鞲袼古c馬克思主義整體性——以〈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為例》,《黨政研究》2020年第3期。

? 曹玉文:《〈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導讀》,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頁。

? 趙志強、陳蕾:《關于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研究對象的思考——讀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啟示》,《學理論》2018年第3期。

?? 張婭:《恩格斯對科學社會主義之科學性的完整定義——基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的文本考察》,《山東社會科學》2016年第7期。

?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國際共運史研究室編:《德國社會民主黨關于伯恩施坦問題的爭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1年版,第2頁。

? [英]G·A·柯亨:《如果你是平等主義者,為何如此富有?》,霍政欣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頁。

? 李崇富:《論科學地理解科學社會主義》,《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

???? 薛俊強:《求解“恩格斯問題”——論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的理論特質》,《學術研究》2014年第6期。

?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0頁。

?? 付清松:《歷史辯證法視域下科學社會主義“科學性”的再定位——由〈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談起》,《東南學術》2021年第5期。

? 胡振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黨建研究》2018年第2期。

? [美]保羅·托馬斯:《馬克思主義與科學社會主義——從恩格斯到阿爾都塞》,王遠河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頁。

? [美]特雷爾·卡弗:《馬克思與恩格斯:學術思想關系》,姜海波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頁。

? G. Lichtheim, Marxism: An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tudy, Praeger Publishers, Inc., 1965, pp. 59—61.

? 袁貴仁、楊耕:《當代學者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學者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頁。

? 吳家華:《正確看待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思想差異》,《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第7期。

? 白占群:《〈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在中國的傳播》,《社會主義研究》1985年第6期。

?? 楊檸聰、白平浩:《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典范:〈反杜林論〉》,《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19年第1期。

? 黃成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1903—1949)》,貴州師范大學2021年碩士學位論文。

? 鐘佩君:《延安時期恩格斯經典著作的傳播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年第5期。

? 汪越、孫熙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思想取向和鏡像表達——基于對〈理想社會主義與實行社會主義〉的文本考察》,《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20年第5期。

?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列主義研究資料》編輯部:《馬列主義研究資料》,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頁。

? 魏鴻彬:《〈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是恩格斯改寫的一部通俗的著作嗎?》,《理論探討》1991年第6期。

? 楊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通俗著作考——兼與魏鴻彬同志商榷》,《理論探討》1992年第2期。

? 劉同舫:《恩格斯思想的歷史地位與偉大貢獻》,《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4期。

? 徐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方法論意義》,《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 吳倩:《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教學與研究》2016年第6期。

? 張緒文:《唯物辯證法和科學社會主義——學習〈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武漢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4期。

? 王慶功、徐理明:《資本主義的某些新變化不能改變社會發展規律——紀念〈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發表一百周年》,《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0年第4期。

? 馬勤:《科學社會主義的靈魂是科學——學習〈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社會科學》1983年第5期。

? 俞中:《增強國營大中型企業活力的理論依據——重讀恩格斯的名著〈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4期。

? 李惠斌:《從國家產權到社會產權——馬克思恩格斯社會主義理論的一個重大轉變》,《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0年第2期。

猜你喜歡
馬克思科學文本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科學大爆炸
小小藝術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科學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科學拔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色图|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少妇精品网站|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久久精品一卡日本电影| 婷婷激情五月网|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亚洲精品在线91|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高清免费 | 精品国产91爱|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欧美色视频日本|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日韩欧美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正片|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啪啪网|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国产成年女人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视频观看免费| 热99精品视频|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护士| 欧美日韩资源|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国产亚洲精|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福利一区在线|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免费高清a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国产小视频网站|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亚洲全网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中国精品自拍| 久久精品丝袜|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第四页|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vvvv98国产成人综合青青|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亚洲91精品视频| 99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网站| 亚洲美女一区|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中国特黄美女一级视频| 中文字幕2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69囗曝护士吞精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在线se| 黄色a一级视频|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国产流白浆视频|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亚洲无码视频图片| 欧美中文一区|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