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人懷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新型工業化的實現需要得到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有力支撐,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的建設離不開強大的制造業供應鏈服務體系。因此,供應鏈管理的重要性被進一步凸顯,亟須對當前經濟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理論和方法進行重新審視,挖掘出其背后的運行機理,推動供應鏈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持續發展。
《供應鏈管理:競爭與合作理論及方法》一書是蔡建湖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書緊密結合供應鏈管理實踐,基于邏輯嚴密的研究思維,緊扣“管理問題提煉—理論模型構建—管理意義剖析—應用方案設計”的研究主線,搭建了閉環的研究框架。研究過程中,該書綜合運用建模與實證分析方法,從不同角度對新經濟環境下供應鏈管理面臨的新問題進行了系統研究,為解決供應鏈運行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該書凝聚了蔡建湖教授及團隊成員多年來的成果和心血,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該書系統研究了產出不確定環境下的供應鏈管理問題。通過梳理隨機產出、交貨時間不確定等多樣化的產出不確定表現形式,揭示供應鏈供貨不穩定甚至供應中斷等問題的產生機理,設計并引入多樣化的契約方案來搭建高效的合作機制,從而實現供應鏈整體性能的提升。據此產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對于構建供應鏈成員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關系,強化供應鏈的運營韌性,繼而提升供應鏈整體控制力以及對市場的應對能力具有重要價值。
其次,該書既關注了客觀運營環境對供應鏈成員企業帶來的影響,又關注了供應鏈成員企業運營能力對市場環境的能動響應,正視了當前供應鏈運營管理面臨的實際情況。基于這樣的研究視角,該書抓住當前供應鏈管理面臨的需求不確定、產出不確定、決策者風險態度、需求信息不對稱等管理難題展開了系列研究,繼而在建模過程中考慮了供應鏈成員企業通過銷售努力、綠色努力、跨期庫存等運營能力來能動響應市場需求的實際情況,豐富和發展了不確定環境下供應鏈競爭與合作的理論研究體系。
最后,該書著重強調理論研究緊密結合實踐問題,取得的研究成果對支撐新型工業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價值。該書構建的模型均是基于充分的案例調研和管理問題提煉,并采用邏輯嚴密的方案進行量化建模,有力地保障了研究成果的創新性和現實針對性。此外,該書以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例,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進一步增強了研究成果的實踐應用價值。其研究一方面為企業搭建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運行系統提供了理論與方法支撐,另一方面也為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
《供應鏈管理:競爭與合作理論及方法》一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視角出發,基于協同發展的理念設計多樣化的合作機制來提升供應鏈成員企業的競爭力,形成了創新性突出的系統性理論成果,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應用能力。該書是供應鏈管理領域又一重要學術著作,對豐富供應鏈競爭與合作理論及方法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可望有力支撐我國不同行業快速導入與應用供應鏈創新管理,推進我國新型工業化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