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剛
(沛縣魏廟鎮農技中心,江蘇沛縣 221639)
淡水小龍蝦(Procambarusclarkii)適應性廣,對環境要求低,生長快,抗病能力強,是中國重要的出口創匯水產品,在農業結構調整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小龍蝦被忽視,直到2003年以后才受到重視,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其養殖技術、養殖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和進步。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小龍蝦產業發展的新契機也隨之到來。發展小龍蝦產業要與國家生物經濟發展相適應,走健康、環保的發展之路。為了適應市場需要,適應漁民增收需要,探索健康高效的養殖技術是非常必要的[1]。依據小龍蝦生活習性,采取適宜的配套技術措施,推廣小龍蝦池塘健康養殖技術,可為蝦農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
小龍蝦適應性廣,對環境要求低,生長快,抗病能力強。選擇水源充足、底質為粘土、水質清新、水源充足的池塘作為養殖池。池塘面積宜在5畝~10畝,池塘水深1.0m~1.5m,池底淤泥厚度10cm~15cm;適宜的池埂坡度為1:3。在建設養殖池時,采取了池底向外傾斜、中部深、周圍有淺灘,為小龍蝦提供了不同水溫、深淺結合的生存環境。小龍蝦在沒有合適的洞穴和水草的情況下,很容易互相廝殺,而利用樹根、竹片等人為的障礙物,可以降低它們之間的爭斗。池塘的入水、排水方向以及在池底四周挖一條集蝦槽,對幼蝦的飼養和捕撈都有很大的幫助。為避免蝦苗從養殖水體中逃脫,養殖戶應在池塘進水口設置40目雙層防逃過濾網,并在池塘四周池埂上筑50cm~70cm高的石棉瓦圍墻。為增加水體溶氧,改良水質,每口養殖池中安裝1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
蝦苗放養前要清塘消毒,新蝦塘采用生石灰帶水清塘,老池塘一定要干塘消毒,在放養前15d~20d將池水排干,清理過厚的淤泥,并進行池塘修整。生石灰用水溶解后,全池噴灑,消滅病菌和其他有害生物,5d~7d曬塘后,池塘中注入50cm~70cm深的水,注入池塘的水要經40目~60目篩絹過濾,以防止野雜魚類隨水流進入池塘。注水后畝施200kg發酵腐熟的糞肥,以提高水體浮游生物的數量。
水草是小龍蝦棲息、隱蔽的場所,也是適宜的餌料,不僅可以節省飼養費用,還可以調節水質。水草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N、P等物質,并能有效地抑制藻類的生長,從而改善水質,減少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但是,水草的種植面積不能太大,池塘周圍淺水處要種一些水草,如鳳眼蓮、水花生、輪葉黑藻和伊樂藻等,種植面積約為池塘面積的1/3。伊樂藻在夏季高溫下會爛草,對水質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避免爛草對水質的危害,可以增加水深,或將其割掉[2]。
蝦苗以自繁自育為主,3月~5月是適宜繁殖的季節,溫度在18℃~20℃,可以進行育苗。放養蝦苗規格 3cm~5cm,附肢完整,沒有疾病,體質健康。放養密度為6500尾/畝~8500尾/畝。選擇早上或晚上進行放養。放養之前,用3%~5%的鹽水浸泡5mins~10mins,以殺死病原體。為了讓幼蝦能更好地適應池水水溫,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將幼苗置于池水中1min,然后將其舉起,放置2mins~3mins,然后再浸入1min,如此重復2次~3次,直到幼苗的鰓腔吸收足夠的水分,才能把幼苗放入池塘。
小龍蝦食性雜,放養初期主要以池塘中輪蟲、枝角類、橈足類、水生植物為主要食物,之后可以投喂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配合飼料等。配合飼料粗蛋白含量30%~32%,水中穩定性2hrs以上。飼料投喂采取蝦池四周多點散投。由于小龍蝦是在夜間活動的,所以日間投喂與夜間投喂的比率應該維持在3:7。日投喂2次,早晨、傍晚各投喂1次。日投飼率為3%~8%,實際投飼量根據小龍蝦吃食情況而定,投飼2hrs后,檢查小龍蝦吃食情況,如飼料剩余,表明飼料投喂量大了,適當減少投喂量;反之,表明投喂量小了,適當增加投喂量。小龍蝦蛻殼時不攝食,當觀察到小龍蝦大批蛻殼時,要減少投喂量。另外,可每兩周每畝投放150kg~200kg的水草、100kg的發酵肥料[4]。
水體pH值宜為7.5~8.5,溶解氧>5 mg/L,亞硝酸鹽<0.1 mg/L,透明度30cm~40cm。為確保蝦苗的健康生長,養殖戶注意保持良好的池塘水質。在春天,需要每10d~15d更換一次水。夏季和秋季氣溫較高的季節,可每6d~7d換一次水。春季池塘水深可保持在1m以內,而在高溫季節則應為1.2m~1.5m。每2周全池潑灑一次生石灰水,生石灰畝用量為10kg~15kg,既能提高水中的鈣離子濃度,又能殺菌消毒。每半月潑灑一次微生物制劑,早期以復合菌劑為主要成分;在中期,以芽孢桿菌為主要組成的復合細菌;在養殖后期,池塘中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含量普遍偏高,應選擇硝化菌作為復合菌劑。這樣可以保證藻相和菌相的平衡。能有效地控制水體的污染,并能抑制病原體的增殖。要視具體情況靈活、適時施用。
日常管理是小龍蝦養殖生產過程的重要內容。每天早晚巡塘,注意監測池塘水質,觀察小龍蝦攝食、生長狀況,檢查防逃設施。小龍蝦疾病采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方針,注意纖毛蟲病、黑鰓病、腸炎病、白斑綜合征等疾病的防治[5],硫化鋅粉是防治纖毛蟲病的重要藥物。
小龍蝦生長快,養殖超過60d后,可根據市場行情采用地籠網捕大留小的方式供應市場,擴大存塘內的蝦苗生長空間,減少小龍蝦自相殘殺,提高飼料利用率和養殖效益。當成蝦體重達到30g以上時,養殖戶可采用地籠捕撈。達不到市場規格的,放回池塘繼續養殖。由于不同個體的生長存在很大的差別,所以在養殖的時候,要注意捕大留小。在捕撈過程中發現有紅殼蝦,不論大小都要及時捕捉,由于一只幼蝦脫殼一次,紅殼蝦基本上不會再脫殼,沒有養殖價值。10月下旬,除種蝦塘外,將池塘內的小龍蝦全部撈出,清塘消毒,為來年的養殖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