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民主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和追求,但是,受各國歷史傳統的影響,民主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形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時代脈搏,提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對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的創新性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既有民主的共性,也有濃郁的中國特色,是真正堅持人民至上的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為了人民。任何政治制度都有特定的價值取向。“民主”一詞雖然最早在西方出現,但由其價值取向決定,在西方它要維護的是統治階級少數人的利益,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的利益訴求無法得到充分表達。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它堅持的是人民立場,維護的是人民利益,滿足的是人民訴求,是真正為了人民的、最真實的民主。
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依靠人民。民眾的充分參與是民主政治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西方一些學者簡單地將民主與選舉等同,著名學者熊彼特甚至將民主定義為“選擇政治精英的制度安排”。與西方不同,我國實行的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所謂“全過程”,主要是指:全體人民都納入民主過程,包括弱勢群體和邊緣群體;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有機銜接,形成民主的閉環;從政治、經濟、文化到社會、生態,從立法、行政到司法,從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到社會組織協商,民主實現“全覆蓋”。依靠人民進行科學決策,人民充分參與國家治理。
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深植根于人民。制度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帶有時代的烙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砥礪前行的奮斗史夯實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根基。從“一切權力歸農會”到創立工農兵代表蘇維埃,從建立以“三三制”為原則的參議會到組織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從召開新政協到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探尋以人民為中心的民主實現形式。全過程人民民主是黨領導人民積極探索的結果,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制度安排,是黨領導人民進行的偉大創造,深深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
全過程人民民主旨在造福人民。“為了誰”的問題是一個政權必須首先弄清楚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同樣如此。在“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為了凝聚民眾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避免國家治理過程中的失誤,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順應了人民對美好政治生活的向往,也有利于從政治建設的角度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優勢的集中體現,是真正堅持人民至上的民主。新時代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導,堅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健全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根本的各項制度。
(作者單位:中共湖南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