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其坤
模擬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比”“從”“北”“化”四個會意字都與“人”相關(見下圖甲骨文),人與人相并而“比”,相隨而“從”,相背而“北”,相轉而“化”。這四個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長歷程,包孕著國人從古至今的人生哲學與生命智慧;這四個字也與每個人的求學、處友、從業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深蘊待人處世之道。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聯想與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導航
圖片中與人相關的四個會意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長歷程:人是社會的動物,總會與他人一起生活,有所比較,這就是“比”;與人相“比”后,會模仿學習他人的優點,如模仿父母師友、英雄楷模的優點,這是間接經驗的獲得,即“從”;之后可能在思想行為上產生叛逆,即“北”(背);最后,能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一切為我所用,進入“化”的階段。這是人生的哲學與生命的智慧,每個人求學、處友、從業等具體生活實踐都與此息息相關,這些方面都可以作為論域。如何與人相“比”?怎樣擇其善者而“從”之?如何去其惡而“北”之?怎樣為我所用而“化”之?這些都值得考生思考。
“從”是“北”的基礎,有所學有所得才能有所“北”;“北”是“化”的前提,盲從的人缺乏思考的能力,會“北”善“北”者敢于質疑而非懷疑一切,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轉化升級。我們既要善于向他人學習,又要學會質疑,獨立思考,成為善“化”的智者。
就這道作文題而言,考生最好就四者之間的辯證關系來確立論點、展開論證。可以確立中心論點“做善‘化的智者”,在論述中關聯其他三字;也可以就其中兩三字加以生發,聯系社會生活加以分析論證。如果就其中一個字展開論述,如“比”,就要在學習、品德、修養等方面去比,取人之長以補己之短,比出干勁,比出風采,而不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去跟人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