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槿煊
她鼻梁上掛著一副黑框眼鏡,看起來很有學者風范。她既不像語文老師那樣優雅,也不像英語老師那樣時尚,穿著隨性的她正如她自己標榜的那樣“佛系”。她就是我的班主任兼數學老師。
一上班會課,她就自動進入了絮絮叨叨的“念經”模式。她不厭其煩地講述著各種在我們看來雞毛蒜皮的小事,對我們進行著諄諄教誨。恨鐵不成鋼的她列舉著近期出現的各種不文明現象,然后又慷慨激昂地重點表揚著各種文明禮貌的行為。
一到數學課,她又切換成語言精煉的講課模式。她循循善誘,帶領我們探究新知識,耐心地講解我們的錯題,鼓勵我們不懂就問。偶爾瞥見老師捏著紅筆批改作業,戴著的黑框眼鏡因鼻梁不高而掉下去一點,給人一種“老學究”的既視感。
一遇大掃除,她又會轉換成與我們齊心協力的合作模式。她先給我們細化分工,接著,她和我們一同開始了忙碌。她一會兒搬桌子,一會兒掃地,和我們仿佛是并肩作戰的兄弟。等到所有人打掃完畢,在一旁休息時,又會看到她忙著“查缺補漏”的身影。
她是“多變”的,又是“不變”的。多變的是她的身份,不變的是她對我們的關心、愛護和殷殷的期待。她是最令我們愛戴的好老師!
老師小評
習作開篇用“既不像……又不像……”的對比,讓我們初識“她”的與眾不同。第二到四自然段通過三個場景中不同角色的切換,向讀者展現了一位對工作認真負責的老師形象。結尾處的總結,蘊含著對“她”辛勤付出的感謝。
【作者系江西蘆溪縣蘆溪鎮第二中心學校五·8班學生,指導并置評:徐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