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娜
(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級中學, 上海 200050)
國家出臺的 《課標》 明確指出 “將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 引導學生形成健康與安全意識及良好的生活方式”的指導思想[1], 并設置了具體水平目標、 內容要求、 學業要求、 教學提示等, 不僅彰顯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更是對于今后體育教學 “教什么? 如何教? 教成什么樣?” 有了清晰定位, 有助于 《課標》 理念的有效落實與順利開展。
有相關調查發現, 健康教育課程對中學生體育鍛煉時間有顯著的積極影響[2]。 因此, 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有效落實健康教育, 不僅激發學生鍛煉積極性、 提升健康意識與行為養成, 更有助于落實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 通過對近10年來不同地域學校健康教育實施情況查閱發現, 由于未構建相關系統學科健康知識體系, 體育課與健康教育融合度相對較差[3], 普遍存在以基礎運動理論為主、 課時不足、 內容方法粗淺單一、 缺少與現實生活關聯的實踐與評價等諸多問題[4-6], 實施情況不容樂觀。
初中階段女生正處于身心 “拔節孕穗期”, 由于身心特點及青春期女生健康知識的匱乏, 更容易產生體質下降、不良身體姿態、 肥胖及心理疾病等現象。 如在此期間進行正確引導, 對于生活中不同情境的健康行為決策、 風險防范、 未來美好人生塑造都有積極促進的作用。 作為百年女校, 上海市第三好初級中學自辦學以來培養了一大批優秀杰出女子人才。 隨著時代的發展, 以期通過構建 《美齡形體》 體育校本課程, 探索現代身心健康的初中女子人才培育方式。
因此, 構建初中女生健康知識模塊及探索有效實施路徑, 不僅有助于初中女生群體獲得個性化健康指導、 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更是對于落實 《課標》 理念、 推動新時代學校體育革新、 提升國民健康素養有著重要意義。
模塊總目標不僅體現了課程理念與育人方向, 更是對于后續教學設計及課程實施起到了總體布局與規劃的作用。因此, 在初中女生健康教育模塊總目標設計時應擺脫傳統“二基” “三維” 思維模式, 在國家課程意志基礎上, 將當下社會背景、 辦學理念、 學科特征、 核心素養等進行綜合考量, 構建知識與真實生活 “知、 信、 行” 的協調統一。如在總目標中的 “健康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運用” 方面,設定 “將初中女生成長所需的健康知識與技能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加強在不同生活情境及突發公共事件中正確、 健康、 安全意識及行為養成, 提升自我生命關注, 逐步形成塑造美好幸福人生的素養與能力” 融入總目標, 使初中女生健康知識模塊更具聚焦性及特征性。
由于健康知識涉及領域廣闊, 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 還應做到 “因事而化、 因時而進、 因勢而新、 因人而異”[7]。 《課標》 中將健康教育分為健康與行為生活方式、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心理健康、 疾病預防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安全應急與避險五大領域[1], 體現了現代社會對未來人才所需的身體、 心理、 社會適應等多維視角發展的關注。 但由于初中女生身心特點, 除了學習 《課標》中五大領域健康知識外, 還應關注個性化健康指導。 對我國5 省14 縣青少年健康需求調查情況查閱發現, 青春期女生在健康知識方面更希望了解青春期生理、 青春期心理、青春期衛生、 營養指導等內容[8]。 因此, 結合五大領域及初中女生成長所需, 將青春期女生生長發育與體育鍛煉、 青春期女生健康行為與方式、 青春期女生疾病預防與應對、青春期女生心理健康及環境適應、 青春期女生安全及自我保護設置為初中女生健康知識模塊五大主題內容。
為了有效落實 “立德樹人” “健康第一” 課程理念, 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健康知識與技能、 逐步養成健康與安全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態度[1], 《課標》 對健康教育課程內容進行了目標水平劃分、 內容及學業要求等設定, 不僅對 “教什么? 學什么? 學成什么樣?” 有了明確指示, 更是對于初中女生健康知識模塊中各項內容及學業要求設定提供了理論參考依據。 因此, 《美齡形體》 課程結合6-8 年級初中女生身心特點及認知情況, 將各主題進行水平目標劃分, 并對相應的學習內容進行由易而難、 循序漸進的結構化處理。以青春期女生健康行為與方式主題中經期保健水平目標內容為例 (圖1)。

圖1 經期保健水平目標內容結構圖
《課標》 中明確提出 “將 ‘知識與技能為本’ 向 ‘以學生發展為本’ 轉變, 創設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將健康教育教學理論講授與交流互動、 實踐應用相結合” 的實施策略[1]。 學科健康教育的實施不僅是對健康知識的傳授,而且是聚焦學習者身心特征及實際需求, 將健康教育與真實生活經驗進行關聯。 通過多樣、 豐富的教學策略加強學習的互動性、 趣味性、 體驗性與生成性[9], 真正體現健康教育在學科中的育人價值及本體歸位。
人們由于以往觀察、 知識限制、 自身經歷等多種因素產生根深蒂固的 “樸素概念”, 阻礙了新知識的主動獲取及內心持續化成長。 因此, 在課堂中可通過演示、 實驗、 對話等引起學生對前概念的認知沖突, 并在互動探究中重構正確健康知識體系。 以青春期女生健康行為與方式主題中健康減肥內容為例。 在課堂中首先提出 “少攝入食物是否能減肥?” 引起學生積極討論并投票。 結果表明, 大部分初中女生普遍存在 “少攝入食物能有助于減肥” 的錯誤觀念。隨后, 教師通過實驗數據、 自制教學視頻、 案例分析等幫助初中女生了解少攝入食物對身心健康的危害性, 并圍繞“如何健康減肥” 進行拓展性探究, 引導以小組形式進行合作交流并宣講。 教師在聽取各小組探究結果后進行分類,并將健康飲食結構、 體育鍛煉與塑形、 青春期女生貧血預防等與主題相關的健康知識進行融入, 幫助初中女生建立正確健康知識體系, 避免因向外輸入錯誤信息所導致的身心健康損害。
邁耶曾說過 “優異的教學方法是能夠回答自己真正想要知道的問題開始。” 只有當學生處于某種運動需求或欲望時, 才會驅使自己朝向能夠得到滿足的方向, 產生動力性的行為傾向[10]。 因此, 將初中女生內心所需與 “教會、 勤練、 常賽” 指導思想相融合[1], 在激發學練積極性、 達成鍛煉目的同時, 通過親身參與的過程, 逐步形成從認知→思維→情感→態度→行為上的轉變。 如在 《美齡形體》 恰恰舞腰腹力量專項體能練習中, 筆者以初中女生愛美心理為契機, 將腰腹不同部位的生理結構、 自我檢測、 鍛煉意義與方法等與腰部塑形進行關聯。 隨后開展 “鍛煉方法知多少” 比賽環節, 引導各小組結合所學健康知識及常用鍛煉道具, 進行組與組之間單人、 雙人、 多人的腰腹鍛煉方法大比拼的教學策略。
《課標》 中指出 “挖掘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健康教育內容, 關注體育與健康教育與其他學科內容方面的有機融合”[1]。 因此, 在具體實踐中, 以初中女生生活經歷為素材, 真實問題為導向, 將相關跨學科知識進行融合, 幫助初中女生在獲得健康知識與技能、 提升學習素養的同時,真正理解學習的價值與意義, 在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同時,落實生命健康教育。 最終在生活中學以致用, 提升自我生命愛護。 以經期保健水平二中經期衛生為例。 教師在課堂中提出 “如何在運動中正確選擇經期用品?” 為問題導向,引導小組對經期運動可能發生的狀況進行匯總, 并通過查閱、 搜索等方式對經期用品材質進行分類。 隨后教師引入相關化學知識, 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總結不同材質特征, 最后將實驗結果遷移至真實生活的教學策略 (圖2)。

圖2 運動中經期用品選擇學習路徑圖
《美齡形體》 課程以教授不同操舞類項目及自創室內操、 課間操作為學校特色文化保留至今, 深受初中女生們的喜愛。 通過結合不同學段初中女生認知特點、 學習需求及當下生活背景, 設立不同健康主題, 并將所學相關健康知識與操舞類動作技術進行融合與創編。 在激發初中女生學練興趣、 實現健康教育與學校特色、 課程實踐 “知行合一” 的同時, 有效落實五育并舉及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以六年級為例。 以前期疫情及線上學習為背景, 將 “拍攝制作一部防疫室內操” 作為主題, 引導學生以小組形式合理利用課內外時間進行設計、 編排及制作 (圖3), 教師則通過學生上交視頻作品中對健康主題思想的展現、 肢體動作表達、 合作探究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圖3 學生設計流程圖
數字化背景下, 信息技術不僅在學校體育教學中承載著重要育人作用, 更是為應對未來生活中突如其來的變故及條件變化提供了基礎保障。 《課標》 中提出 “充分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 形成學校體育與健康體育特色”[1]。 因此, 除了將相關健康知識在課堂中有效實施外, 還制作配套相應教學視頻及小測試上傳至數字化平臺, 從而構建完整初中女生健康知識資源庫。 其不僅可作為課前預習、 課后鞏固、 特殊情況下線上教學內容, 還可作為教學反饋依據、 各校學習交流范本, 滿足初中女生在不同地點、 時段對健康知識正確途徑獲知的需求, 更是對聚焦個性化健康指導、 探索初中體育健康教育新樣態、 促進教育公平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除了在課內外采用及創設多樣教學模式外, 還應重視家、 校、 社聯合機制。 如設置家長評價表及共同健康家庭作業, 積極督促學生完成課外學習任務, 引導家長時刻關注學生生活中的健康意識及行為變化, 定期與學校溝通、反饋, 全方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長。 又如, 定期開展問卷調查, 了解初中女生內心及成長困惑, 通過聘請專業人士進行針對性校園宣講、 邀請學生參與編排、 演繹科普秀等舉措, 在解答初中女生面對身心變化焦慮與困惑的同時, 使她們不再成為健康知識的受眾, 而是進一步成為健康科普的主講者、 傳播者及倡導者, 真正將 “自我健康第一責任人” 的種子深植內心。
《課標》 的發布不僅對新時代育人理念、 方向、 策略等進行了具體闡述, 更是對今后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有效開展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義務階段加強初中女生健康教育,不僅能聚焦個性化健康指導、 有效落實 “健康第一” “立德樹人” 育人理念, 更是對提升國民素養、 推進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意義。 一線教師應清晰認識到健康教育在學校體育中的重要地位與育人價值, 積極探索與構建新時代學校體育健康教育新樣態, 真正培養出未來社會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