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誠

前不久采用AMD 3D V-Cache緩存技術的銳龍9 7950X3D與銳龍97900X3D正式發售,而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對銳龍9 7950X3D 進行了全面的首發測試。在超大三級緩存的加持下,銳龍9 7950X3D獲得了極為強悍的游戲性能,綜合表現力壓Intel 酷睿i9 13900KS,成功登上了游戲處理器之王的寶座。不過,我們知道銳龍7000X3D家族其實一共有三位成員,最后登場的這一款銳龍7 7800X3D則更受主流游戲玩家關注,它是否能再現銳龍7 5800X3D的神話?我們就通過全面的測試來尋求答案吧。
我們知道,在2022 年AMD 首次推出了配備3D V-Cache 緩存技術的處理器產品:銳龍7 5800X3D,它在銳龍7 5800X 的基礎上增加了64MB 的3D V-Cache 緩存,從而將Zen3架構的銳龍游戲性能直接提升到了超越競品旗艦U 的水平,而它的售價僅保持在主流檔次上,因此對于游戲玩家來講性價比極高,至今也是大量玩家青睞的游戲神器。
到了Zen4 時代,銳龍7000系列陸續上市,由于采用了5nm先進工藝,銳龍7000 本身就擁有強悍的性能與當下無敵的高能效比,所以玩家也非常期待AMD 繼續推出Zen4 架構的“X3D”游戲處理器。終于,在CES 2022上AMD正式發布了三款銳龍7000X3D 處理器,其中的旗艦款銳龍9 7950X3D/7900X3D目前已經在售,而作為銳龍7 5800X3D 的繼承者銳龍7 7800X3D,現在也來到了我們面前。
銳龍7 7800X3D在一個CCX上集成了64MB 3D V-Cache緩存,簡單來說就相當于銳龍9 7950X3D 精簡了高頻CCX 和對應的32MB 三級緩存,同時把大緩存CCX 的頻率也下調了200MHz。不過單CCX 的架構也就意味著銳龍7 7800X3D完全不存在緩存CCX 與高頻CCX 的調度操作,對系統、驅動和游戲的優化度要求更寬泛,這也是不少玩家特別關注它的原因。
另外, 雖說銳龍7 7800X3D的三級緩存容量和銳龍75800X3D 一樣,但不要忘了這次在架構方面它使用的是二級緩存翻倍(提升到每核心1MB)的5nm Zen4 架構,同時最高頻率也從4.5 GHz 提升到了5GHz,而且3D V-Cache 緩存也升級到了帶寬更高的第二代,所以光從規格上來推測銳龍7 7800X3D的性能也應該會更加強大,同時能效比也更加出色。

AMD 3D V-Cache技術重新定義了游戲專用處理器

銳龍9 7950X3D/7900X3D擁有兩個CCX,銳龍7 7800X3D則采用單CCX設計

和同代8 核16 線程的銳龍7 7700X 相比的話, 銳龍77800X3D 三級緩存大了64MB,而最高頻率下調了400MHz,基礎頻率下調了300MHz。TDP 方面,銳龍7 7800X3D和先前上市的兩款雙CCX 的銳龍7000X3D 一樣都是120W,相對銳龍7 7700X也提高了15W。
處理器規格對比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銳龍7 7800X3D的實戰表現吧。

和之前銳龍9 7950X3D首測一樣,我們在測試前也按照官方指南安裝了最新版Windows 11系統和對應的核顯、主板驅動,并保證對應的BIOS 選項設置正確、系統服務運行正常,確保銳龍7 7800X3D 發揮出完整的性能。

本次測試我們選擇的游戲包括了人氣電競網游、3A游戲大作,其中也包含了FPS、TPS、RTS 的游戲類型,覆蓋面比較廣,因此基本上也能全面體現銳龍7 7800X3D的實際游戲性能。從測試成績來看,得益于巨大的三級緩存和高能效的5nm Zen4 架構,銳龍7 7800X3D在各類游戲中都表現出了極為強悍的性能,綜合成績已經明顯超越了競品旗艦酷睿i9 13900K。
在第一梯隊的《原神》《荒野大鏢客:救贖2》《DOTA2》《看門狗:軍團》中,銳龍7 7800X3D 領先酷睿i9 13900K 的幅度高達20% 以上,特別是《原神》,竟然領先了26.41% 之多,堪稱高出兩個檔次。
在第二梯隊的《古墓麗影:暗影》《彩虹6號:圍攻》《孤島驚魂6》《極速競技:地平線5》《地平線:零之曙光》中,銳龍7 7800X3D 也領先了酷睿i9 13900K 至少10%,《古墓麗影:暗影》《彩虹6 號:圍攻》領先得尤其明顯。在這一梯隊里,銳龍7 7800X3D 也算得上領先了酷睿i9 13900K 一個檔次。
在第三梯隊的《中土:戰爭陰影》《最終幻想14》《原子之心》《F12022》《戰錘40K:暗潮》《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絕地求生》《刺客信條:英靈殿》《COD19》中,銳龍7 7800X3D 領先酷睿i9 13900K 的幅度在10% 以內。其中《中土:戰爭陰影》《最終幻想14》《原子之心》《F1 2022》的優勢超過了5%,也是相對明顯的優勢。
綜合所有測試游戲的情況來看,銳龍7 7800X3D 平均領先酷睿i9 13900K 大約10.53%,很明顯是高了一個級別。目前來看,按照游戲綜合性能分級的話,銳龍7000X3D 三款成員可以說是穩坐第一梯隊,往下才是酷睿i9 和其他型號。

此外,我們也簡單比較了一下銳龍7 7800X3D 和自己的大哥銳龍9 7950X3D 的性能差異。從測試成績來看,兩者的游戲性能差距并不大,甚至不到1%。總的來說,同時擁有緩存CCX 和高頻CCX 的銳龍9 7950X3D 的泛用性更好,不但可以提供頂級游戲性能,也能為設計師提供強悍的生產力;銳龍7 7800X3D 則更專注于游戲,主流的定價也更適合純粹的游戲玩家,兩者都能提供頂級的游戲體驗,只是用戶群定位各不相同罷了。

雖說大家最關心銳龍7 7800X3D 的游戲性能,但我們也簡單了解了一下它的基準性能。從CPU-Z 的得分來看,它與銳龍77700X 相比單核大約有7%、多核大約有3% 的差異。也就是說,玩家用銳龍7 7800X3D來完成一些生產力工作的話,它與銳龍77700X 的體驗其實是沒什么差別的,同樣可以勝任。
能效比方面,采用5nm 先進工藝的銳龍7 7800X3D 表現出了無可匹敵的強悍,使用Cinebench R23 考機封裝功率還不到87W,滿載溫度不到80℃,主流百元級風冷和一體式水冷都可以輕松壓制。
而實際游戲的時候銳龍7 7800X3D 基本上也很少跑到考機功率那么高,多數時候都保持在60W~70W 的水平,溫度更是只有60℃出頭。相比之下,酷睿i9 13900K 游戲功率基本上都要破100W,足足比銳龍7 7800X3D 高出了66% 之多,看來它除了10nm 工藝落后兩代之外,多出來的16 個小核在耗電方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總而言之,選擇銳龍7 7800X3D 打造旗艦游戲主機,不但游戲性能登頂,功耗也更低,在主板、散熱器、電源方面的成本可以大幅降低。


現在來總結一下。銳龍7 7800X3D 將采用5nm 工藝的Zen4 架構與第二代3D V-Cache 緩存技術相結合,同時擁有了高頻、高能效與巨大的三級緩存,在常規版的銳龍7000 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游戲性能,相對競品旗艦酷睿i9 13900K 更是有平均10% 以上的幀率優勢,由此也徹底穩固了銳龍7000X3D“三巨頭”游戲性能第一梯隊的位置。如果玩家需要游戲性能登頂的臺式機處理器,那么銳龍7000X3D 系列就是當下綜合表現最佳的方案,其中的銳龍7 7800X3D 更是性價比特別突出的一款。
同時,從前面的測試可以看到,銳龍7 7800X3D 在游戲中的實際功率大多數時候都保持在60W~70W,而同樣的游戲中酷睿i9 13900K 功率都在100W 以上,可見5nm 工藝的銳龍7 7800X3D 在能效比方面已經一騎絕塵,至少領先競品兩代水平。更低的功率意味著散熱器噪聲可以更低、對主板和電源的要求也更低,裝機成本壓力更小、體驗也更好。
而在游戲性能第一梯隊的銳龍7000X3D三巨頭中,兩款銳龍9 與銳龍7 7800X3D 的用戶定位又有所區別。雙CCX 的兩款銳龍9 7000X3D由于同時擁有3D V-Cache大緩存CCX 和5.6 GHz/5.7 GHz 的高頻CCX, 而且核心數量更多、三級緩存更大,所以在泛用性方面更具競爭力,不但可以提供頂級的游戲性能,也能提供與常規銳龍97000系列一樣強悍的生產力性能,對于發燒游戲玩家和設計師用戶來說都是極佳的選擇。
單CCX 的銳龍7 7800X3D則定位高性價比游戲專用神器,可以提供頂級的游戲體驗,同時對主板供電、散熱器、電源的要求更加寬松,節約下的裝機成本可以用來升級顯卡獲得更好的體驗,所以特別適合專注于游戲應用的玩家。
這里我們也列了兩套旗艦游戲裝機配置來進行對比。從表中可以看到,由于銳龍7 7800X3D能效比超高,滿載考機封裝功率不到87W,散熱器、電源方面都可以節約不少預算,而且它自身的價格相比競品也有1600元的優勢,再加上B650主板也比Z790性價比更高(甚至還能搭配A620 主板,供電完全夠用,預算還可以進一步下壓),所以最終裝機總價擁有了高達2870 元的優勢,玩家完全可以用這筆預算把顯卡升級到RX 7900 XTX,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由此可見,當下要打造一臺旗艦游戲主機,銳龍7 7800X3D無論是性能、性價比、實際使用體驗都是頂級的選擇,它確實再現了Zen3時代銳龍7 5800X3D創造的最甜頂級游戲U 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