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張大胤 陳若航
(1. 廣西教育出版社,廣西 南寧 530022;2.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1)
初中課程作業設計不合理所引起的現實問題多種多樣,主要體現在作業設計的數量、結構以及完成作業的過程和成效等幾個方面。其中,課程作業量整體偏多是最為常見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做”“多練”“多鞏固”作為初中課程作業的導向是比較普遍的情況。另外,課程作業結構不合理也是不爭的事實,從科目分布來看,初中課程作業設計還沒有形成較為科學的結構體系,各科目作業的比例主要根據科任教師的主觀意愿來決定,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彈性調整的自由度很小。
針對作業設計,國家相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合理設計學生作業內容與時間,提高作業的有效性?!?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指出:“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等文件,對作業設計質量、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作業育人功能、作業類型方式、作業完成指導、作業管理機制等進行了全方位的頂層設計和政策指導。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各地在作業改革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尤其是在 “雙減”政策發布之后,各地針對作業設計與管理制定了相應政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上海出版了“作業,教育變革的力量”叢書,包括《小學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手冊》《初中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手冊》,分別對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初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8個學科的典型作業設計與實施進行分析和提出建議。2021年重慶發布《義務教育階段語文等12個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指導意見》,涵蓋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初中語文、數學、英語、道德與法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12個學科,明確了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原則、思路與方法,分學科精細化指導作業設計。江西省通過推廣“智慧作業”,將成熟的光學掃描識別、點陣碼、結構化知識圖譜、云題庫、人工智能引擎及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應用到學生日常紙質作業,為“雙減”提供技術支持。
物理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科,其作業設計既有一般學科作業設計的共性要求,又有本學科的固有特色。筆者從原則和類型兩個角度,對“雙減”政策背景下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研究文獻進行梳理、綜述。
《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提出:“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背踔形锢碜鳂I應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與教育規律,依據《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要求,合理調控作業結構,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有效控制作業難度與作業數量。
所謂彈性作業,就是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有區別地設計和布置作業,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調控,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自行選題做作業。南寧市第十四中學羅慨于六年前就在物理教學中進行了彈性作業的嘗試,[1]高安市筠陽實驗學校席杰亮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設置彈性作業,從與生活緊密結合、分類設置作業、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設計實踐性作業四個方面討論彈性作業的應用策略。[2]“雙減”政策出臺后,蘇州市吳中區甪直甫里中學顧俊文在物理教學中開展彈性作業的實踐,與生活相結合,布置多樣化的家庭作業和小組作業。[3]以上三位老師針對彈性作業行了有益的探索,總結出操作性較強的經驗。
分層作業設計基于分層教學,分層教學中的分層是指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劃分的依據是學生在不同學科方面的不同能力,目的是使學生在該學科上取得應有的發展。[4]
在新課程背景下,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分層教學已逐漸成為一種共識與教學要求,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分層作業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5]廈門市東山中學葉仁理在分層設計初中物理作業時,充分了解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學情設計了不同數量和難度的作業,同時實現作業形式多樣化,并推動作業評價多元化,有效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效率,給學生帶來了更好的學習體驗。[6]銀川市西夏區教育局謝小梅建議,首先做好學生的能力分層,可通過開學摸底、單元練習進行分層。同時,在作業內容方面,對題目難易程度進行標簽化處理并設計有趣的作業內容,以提升作業設計的含金量。[7]新疆額敏縣第六中學陶紅認為:“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應從不同的層次、角度來設計物理作業,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同時避免學生產生畏難情緒,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物理課程教學的可持續發展。[8]神木市第二中學馬文文從學生實際情況、各模塊作業特點、學生作業完成的時間、題型等方面進行分層作業設計,認為分層作業設計應與生活相聯系、要防止學生產生誤解和必須實施因材施教。[9]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關注“以生為本”,但是在作業設計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如設計時沒有數據支持,對作業評價分析不夠精細,作業設計的個性化不強,為解決這些問題,很多教師探索了信息技術在作業評價中的運用。
北京市朝陽區黃岡中學、北京朝陽學校龐兆恒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初中物理作業優化設計進行了探索,并針對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策略進行了闡述。[10]華寧縣第三中學馮悅將微課應用到初中物理作業設計當中,考慮到部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夠透徹、完成作業困難,通過微課幫助這部分學生理解和強化,布置個性化作業。[11]福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王彥運用網絡平臺進行作業設計,他以浮力為例,篩選相關的訓練習題,并要求學生在平臺上進行練習,在教師端可看到每位學生的課堂檢測和單元測試的成績、日常作業質量、容易出錯的習題以及在解題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而教師認真挑選相關習題再次進行作業設計,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個性化作業。[12]懷化市實驗中學楊柳也嘗試將數據分析應用到物理作業中,以更好地診斷學情,減輕學生負擔,提升教學質量。[13]日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丁娟將信息技術應用于課堂教學并進行分層作業設計,及時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借助信息技術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實現對學生作業的個性化輔導,這樣的方式能更好地提高作業的針對性。[14]
總體來看,一線教師對初中物理彈性作業的設計進行了實踐探索,但還未形成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實現常態化的彈性作業設計。其中,對作業分層的研究和實踐相對較多,尤其是“雙減”政策落地以來,關于分層作業設計的論文在知網中查到78篇,其中物理有15篇,一線教師對分層作業設計做了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分層作業設計經驗,分層作業可望成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提高作業設計質量,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的有效路徑。個性化作業設計屬于因材施教的重要一環,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持續推進,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行的落地方案,教師應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臺、大數據分析等教育信息技術,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個性化作業??傊?義務教育階段針對個性化作業設計的研究還處于探索總結階段,希望有更多成功的經驗總結。
物理作業設計應該滿足不同學生在物理學習方面不同層次發展的需求,布置形式多樣的分層作業,作業類型主要包括課時作業、單元作業和實踐探究類作業。
課時作業主要包括鞏固性作業、拓展性作業、探究性作業。鞏固性作業面向全體學生,側重于鞏固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緊扣當堂學習所涉及的內容或技能,突出對重點概念和規律的理解。拓展性作業面向大部分學生,以本課時重點知識和相關物理思維方法為核心,建立知識之間的聯系,分梯度設計綜合度和難度不同的作業。探究性作業則面向學有余力的學生,設置具有適度綜合性和探究性的作業,可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培育未來科學人才。
寧德市東僑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吳振忠拋棄題海戰術,積極利用多樣化作業形式,促進學生自主構建與物理相關的認知,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結構,有利于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物理學科意識,及時鞏固知識,提高了物理教學的時效性。[15]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初中部黃小利分析了“雙減”背景下作業設計中普遍存在作業量過大、內容有重復、作業形式不新穎的現狀,提出了高效應用基礎類作業的有效路徑,并以“杠杠”的作業為例進行詳細分析。[16]
單元作業是為了達成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在單元層面圍繞概念理解和應用、主題活動開展、真實問題解決,重點對單元作業目標、單元學習活動和單元評價活動進行設計。單元作業的設計更多關注作業之間聯系、作業的層次、核心素養培養等問題。關于義務階段物理學科單元作業設計的實踐較多,形成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上海市初中物理高質量校本作業體系設計與實施指南編制團隊指出:應“以單元為基本單位,系統設計初中物理作業內容與要求,統籌作業的設計、布置、批改、分析、講評、輔導等要素所形成的有機整體?!盵17]上海市徐匯中學徐巖峰以運動和力單元為例,基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分析了承載核心素養的內容素材,優化單元作業,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18]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初級中學歐陽映等以串聯電路與并聯電路單元為例,從單元的視角設計作業,有效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并提出物理單元情境作業設計的三個策略:(1) 分析單元整體結構,設計落實核心素養的單元情境主線作業;(2) 凸顯趣味性,設計寓學于樂的單元情境作業;(3) 關注學生的能力不同,設計分層情境作業。實踐表明,量少質優的單元情境作業,既可以減輕學生負擔,又能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19]商丘市實驗中學初中部馬曉慧認為,現有的按課時進行的教學設計較少關注知識的聯系,知識的碎片化使學生很難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在教學中,首先確定單元教學目標、重點及教學方法,然后設計單元學習活動,在保證結構清晰合理的前提下整體規劃、設計單元作業,最終落實到單元評價中,對學生作業的完成度、投入度、準確度等進行過程性評價。[20]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胡自會以滬科版物理教材多彩的光單元為例,立足于核心素養的培養,整體設計初中物理單元作業,并提出了五點建議。[21]洛陽外國語學校于瑞瑩以八年級物理“壓強”為例,進行大單元作業設計,在每個課時作業設計中都描述了設計意圖,由淺入深,變式拓展,以促進學生理解基本知識,提高能力。[22]
實踐探究類作業包括參觀類作業、操作類作業、實驗探究類作業,目的是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促進學生從課堂走向實踐,從生活走向物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3.3.1 參觀類作業
參觀類作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充足的感性認識,而且對于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市房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郭芳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秦曉文從初中物理操作類作業設計的目的出發,提出要系統地規劃和設計參觀類作業,要因地制宜,確??尚?。同時,建議針對參觀內容進行指導設計,通過任務驅動和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深入思考。[23]
3.3.2 操作類作業
操作類作業是指學生在一定的任務或目標的驅動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術要求完成的作業,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并為后續各類探究性學習和制作設計等活動奠定經驗與技能基礎,同時還兼具激發學生的操作興趣、合作意識、反思意識等功能。
北京市順義區教育研究和教師研修中心劉艷輝認為,操作類作業設計應遵循示范性原則、操作性原則、反饋性原則、合作性原則。[24]漳浦縣教師進修學校李坤永則認為,操作類作業應遵循目的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和示范性原則。[25]他們都認為初中物理操作類作業應立足課堂教學需求,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激發學生的操作興趣和探究欲望。揚州市邗江區楊壽學校居佳佳認為,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同樣重要,在布置初中物理操作類作業時,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生活經歷,突出實踐性、靈活性、綜合性,讓學生深度參與實踐,完成相關的學習活動,將物理知識和生活緊密相連。[26]
3.3.3 實驗探究類作業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秦曉文認為,探究型作業是針對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探究而設計的一種作業類型,在分類整理初中物理37個探究實驗的基礎上,作者分別闡述了以培養學生“會思考”為目的、以培養學生“會做”實驗為目的、以培養學生會“表達”為目的的探究類作業的設計策略。[27]
綜上所述,課時作業設計側重于鞏固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教學的常態化工作,為避免題海戰術,部分優秀教師對課時作業的提質增效做了積極的研究。單元作業設計聚焦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教師們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在體系化構建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探索。物理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實驗和實踐已經引起廣大物理教師的關注,他們對實踐類作業尤其是實驗探究性作業做了較系統的研究,這些研究一定程度上為其他教師開展物理教學提供了參考。隨著社會的發展,作業設計的類型可能還會進一步分化、重組和發展,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基于元宇宙教育的新形態作業正“呼之欲出”,物理作業設計的類型是一個需要長期研究的課題。
在整個物理教學活動鏈上,作業設計始終是極其關鍵的環節,它是開展教學活動后必須完成的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因此作業設計的研究一直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在“雙減”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既要考慮學生知識鞏固與能力發展的需要,又要避免陷入數量過大、質量不高、無序重復的誤區之中。基礎類作業的高效應用、分層次作業的有序推進、生活類作業的合理補充與體驗類作業的順勢而為,都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實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