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天橋區文瀾中學 李 春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應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與探究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針對課本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究。因此,語文教學中應運用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整合單元目標設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學習任務群主要是指在特定的教學環境中,將與語文素養有關的話題和學習資源整合在一起,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設置各種類型的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教學活動開展期間,采用多種學習方法,如自主學習方法、協作型學習法、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等,引導學生針對課上知識點進行細致探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 年版)》文件的頒布標志著我國義務教育再次開啟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在文件落實下,新時代教育工作聚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此“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義務課程體系”。將文件中的教育思想具體到學科課程中,主要表現為優化課程結構,對學科知識進行全面整合。基于此,可以發現語文學習任務群是語文學科課程調整與優化過程中的具體表現。
研究調查發現,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在開展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獨創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綜合性、復雜性。
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在開展過程中,針對課程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再次調整與優化,以學習任務的形式設置課上教學環節,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因此,從學科內容劃分以及內容模塊劃分來說,學習任務群更具有綜合性和復雜性,能夠最大限度地凸顯學科特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全面落實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是對語文學科課程內容的全新探索,既重視課程體系的構建,又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新時代教育理念進行全面探究,由此確保語文教學課堂的開展能夠囊括更多知識內容,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
2.突破性、整合性。
相較于傳統的課堂教學而言,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更具有突破性和整合性特點。在以往教學工作開展期間,部分教師會按照教材內容模塊設置來進行日常教學,如會著重講解語文知識,如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將以上模塊進行清晰劃分、獨立教學,這樣的教學設置會造成各板塊內容的割裂,影響語文教學效果,讀寫分離現象長期存在。而在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下,教師將語文學科教學內容進行全面整合,在單獨的學習任務中全面涵蓋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表達交流等各類內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從教學性質進行分析,學習任務群具有較強的連貫性、引導性和全面性。因此,教師應用學習任務群模式開展日常教學時,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動權和發言權交給學生。因此,在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時,教師在設計任務目標和內容時要著重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個性化需求,由此確保學習任務能夠真正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準確了解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重視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以此為參考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任務。另外,教師設置學習任務時要增強任務的引導性與指向性,不能過早或過多透露問題的答案,應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學習任務群教學工作開展期間,需要以自主探究為主、交流討論為輔。學習任務的設置主要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積極調動自己所學知識,通過自主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工作開展期間,當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時,教師要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索,以找到答案。在學生初步探究并得到問題的答案后,教師進行再次提問,引導學生開展更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提升學生與他人的溝通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與自我總結,由此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助力學生全面成長。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要立足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結合學生實際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目標。在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的各個內容都存在一定的聯系。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開展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時,需要針對單元內容進行全面整合,根據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學習任務群目標,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不斷拓寬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以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為例,本單元共包含四篇文章內容:《紀念白求恩》,學生要領會白求恩大夫的優秀品德,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植樹的牧羊人》,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做事持之以恒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都能夠充滿自信;《走一步,再走一步》,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品味課文中的心理描寫,感受人物的心理成長過程,思考文章中所論述的人生經驗;《誡子書》,教會學生做人和學習的道理。針對本單元的內容進行整合能夠發現,雖然文章結構和題材有著較大差異,但都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引領學生的精神與品格,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因此,制定本單元的學習任務群時可以以“思想、精神”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究。
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工作開展期間,當教師明確本單元的主題內容與核心思想后,需要根據課時內容制定更詳細的學習任務,由此實現資源的整合與拓展。在制定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學習任務群設計任務清單,并根據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教材內容進行全面論述,由此保證學習任務規劃能夠符合學生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的學習任務是新聞閱讀、采訪與寫作。在學習任務群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要針對單元學習任務進行分析,制定更清晰明確的教學主題以及教學目標。教學主題:從新聞的角度發現身邊的正能量;教學目標:認真觀察身邊具有正能量的人,并將其事例以文字的形式進行書寫并推廣。明確本單元的教學主題以及教學目標后,教師就要從閱讀、采訪、寫作三個方面進行分析,制定相應的學習任務:新聞閱讀。以群文閱讀的方式開展新聞閱讀,了解書寫新聞的特征與要素,把握新聞寫作結構;新聞采訪與寫作。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新聞采訪工作,認真記錄采訪過程中的主要內容,并根據新聞要點進行書寫;總結反思,優化完善。學生需要針對自己在閱讀、采訪、寫作時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進行分析,進行全面評價與整合,針對性地提高個人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既需要針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也需要將教學知識點與日常生活進行緊密聯系,由此促進學生思考,提高語文教學工作開展質量。基于以上觀點,進行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時,結合生活案例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由此凸顯學習任務群理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以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內容為例,本單元的主題為“演講”,教師開展學習任務群教學時,應結合學習重點和學習要求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加深學生印象。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日常生活中的精彩演講視頻,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了解演講的力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具體案例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案例內容書寫演講稿。最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開展演講競賽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撰寫演講稿,并選出一名成員進行演講。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期間,學習任務群構建的主要方式是教師針對單元內容進行全面整合,提煉重點內容,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重新規劃。學習任務群的構建過程可以概括為“由點及面-由面及點”的過程(將每課知識進行全面整合,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在此期間,教師要保證單個學習任務之間的聯系,使多個學習任務之間具有一定的邏輯,由此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任務時能夠逐步領會知識點的主要內容,加強自身對學科體系的了解。基于以上觀念,設置語文學習任務群時,可以增設“實踐任務”這一內容,在實踐過程中,依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循序漸進地為學生構建語文學科任務支架。
以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為例,本單元共包含五篇閱讀文章:《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蟬》《夢回繁華》。在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可以針對本單元的重點教學目標以及文章的核心要點進行分析,為學生設置一系列的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進行逐步探究,并在生活中進行實踐探索。
任務一:閱讀《中國石拱橋》,分析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發表自己的想法。
任務二:閱讀《蘇州園林》,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感悟蘇州園林的魅力。在預習過程中,搜集蘇州園林的相關資料,在課上進行分享與探討,增加自身對我國建筑形式的了解,培養個人的文化自信。
任務三:開展群文閱讀,認真閱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蟬》《夢回繁華》三篇文章,分析文章的整體脈絡以及蘊含的思想情感。
任務四: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并記錄我國獨有的建筑形式,分析建筑的特點,在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模型構建的方式再次呈現建筑的形態、通過描述的形式記錄建筑的特點、通過演講的方式表達自己對中國建筑的喜愛之情。
針對本單元的文章內容進行分析,制定學習任務群時,主要以實踐任務為重點,前三個學習任務的設置可以稱之為任務四的鋪墊。通過實踐任務的整合與引導,能夠讓學生再次回顧前三項任務的主要內容,分析我國建筑的特點、建筑外觀的描寫方法等內容,由此促使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思考,引導學生再次回顧與探討,真正發揮學習任務群的教育價值。
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在實施過程中必然包括評價環節。學習任務群的評價活動與以往的單篇文本評價有著極大差異。
首先,學習任務群的評價內容發生了極大變化。在評價過程中,不僅要針對學生掌握的詞匯情況進行評價,還要重針對學生的詞匯積累方式、學習策略、語言與文字的梳理方法、對語文知識規律的探究與發現等各項內容進行全面評價。
其次,評價形式也與以往不同。評價活動開展期間,應增設多元評價主體,并在教學環節進行多方面評價。多元評價主體包含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家長評價等內容;多方面評價包含過程性評價、即時性評價、引導性評價、鼓勵性評價等方式。通過全面評價,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從而全面整合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應用效果。因此,在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應全面落實綜合評價,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任務群的開展效果進行全面點評。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師應全面整合單元內容,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劃分重點知識,以設計學習任務群。同時,創設教學情境,增設實踐活動,并開展綜合性評價,由此了解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明確學習任務群開展效果。因此,初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工作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關注學生潛能的激發,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