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要:地鐵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鐵車站是城市地下軌道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鐵運輸系統中人員上下乘轉運的樞紐。地鐵車站屬于地下建筑工程,各類工程設施設備規模較大且種類繁雜,導致地鐵車站成為消防安全事故的高發區域,再加上客流量大、人員組成復雜,非常容易出現消防安全事故。做好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能夠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降低地鐵運營單位以及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確保地鐵運輸工程的安全運行。基于此,簡要分析了地鐵車站火災成因以及消防應急救援難點,探究了幾點針對性的消防應急救援策略。
關鍵詞: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人員疏散;火災成因;救援難點
中圖分類號:TU998.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3)03-0046-03
地鐵作為現代化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于城市居民轉運以及城市經濟文化建設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但不可忽視的是,地鐵車站一直都是火災事故高發區域,稍有不慎就會引發重大消防安全事故,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地鐵車站一旦發生消防安全事故,必須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第一時間撲滅火災并完成受困人員的安全疏散轉移,這就需要依托健全、完善、可行的消防應急救援策略。為此,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對如何做好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工作進行了針對性分析,旨在提高消防應急救援行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1 地鐵車站火災類型和成因分析
1.1? 電氣火災
從整體上來看,在所有地鐵車站火災事故中,電氣火災事故類型占據較大一部分比重,具有破壞性強、應急救援難度高、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嚴重等突出危害。電氣火災事故的成因比較復雜,主要涉及人為因素以及電氣系統自發性故障兩個方面。人為因素引起的電氣火災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相關人員的不當行為,比如違規吸煙、違規使用電氣設備。而電氣系統自發性故障主要是由于地鐵機車、車站照明系統、車站通風系統等出現短路現象,最終引起地鐵車站中的消防火災應急事故。
1.2? 人為縱火
人為縱火是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中比較常見的火災事故類型。由于地鐵車站空間體量大,很多車站人流量較大,每日都有大量乘客乘坐地鐵出行,這就導致地鐵運營部門的安全檢查工作難度較大。人為縱火會對地鐵車站安全運行造成較大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給乘客以及車站工作人員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經濟財產損失。地鐵車站人為縱火的地點相對較多,可以分散在多個區域,比如地鐵車站公共區域、地鐵車廂、地鐵站廳等位置。然而無論在哪個位置縱火,都會引起人們的恐慌,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們的傷亡[1]。
2 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難點
2.1? 火情偵察難
地鐵車站一旦發生火災事故,要想真正準確探察地鐵車站的火災事故詳細情況難度相對較大。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幾個方面因素:首先,地鐵車站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濃煙往往無法快速排出室外,這樣便會降低地鐵車站的能見度,消防指戰員很難準確發現起火點以及起火原因;其次,一旦火災事故引起了地鐵車站或者地鐵車輛斷電,便會造成地鐵車站和地鐵車輛的監控設施設備無法正常使用,消防員無法通過可視化系統探知火災的具體位置,進一步增加了火災事故的偵察難度。最后,盡管消防隊員可以向已經順利逃生的人員詢問地鐵車站火情,但可能由于逃生人員并未身處火場中心或者無法準確描述火災事故關鍵信息,也會給消防隊員的火情偵察帶來困難。
2.2? 人員疏散難
地鐵車站空間體量普遍較大,有些地鐵車站還與機場或者火車站共同組建了城市交通樞紐,這樣便致使地鐵車站的人員數量和規模龐大,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由于地鐵車站客流量龐大,受困人員會由于緊張和慌亂等因素,失去了原有的判斷力和應急處理能力,從而出現人員擁擠和踩踏等嚴重事故。此外,地鐵車站大多位于地下較深位置,且車站長度大多有數百米,逃生條件相對較差,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受困人員的應急疏散逃生通道距離過長,而且直梯和滾梯有可能失效,受困人員只能通過步梯逃生,這樣不僅不利于保證受困人員的應急逃生速度,甚至有可能由于逃生距離過長或者未選擇最短的逃生路線,導致受困人員錯過最佳的應急逃生時機[2]。
2.3? 火場排煙散熱難
地鐵車站大多位于地下,除了車站出站口以外,主要通過車站的通風系統與外界環境保持聯通。一旦地鐵車站出現了火災事故,起火區域四周會快速形成高溫濃煙,并且會在地鐵站臺、車廂、隧道等區域大量聚集。如果地鐵車站內部濃煙無法快速排到室外,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氣體匯聚到地鐵車站頂棚和中間區域,一方面會對進入火場的消防隊員的應急救援行動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會導致車站內受困的人員出現中毒、窒息等危險情況。此外,地鐵車站如果發生火災,火焰以及高溫氣體會給受困人員以及消防隊員帶來威脅,有可能引起呼吸道灼傷等情況[3]。
2.4? 近戰滅火救援行動難
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普遍面臨著近戰滅火救援行動困難的現實問題,甚至會出現內攻久久無法結束的情況。造成這一因素的原因比較多,比如地鐵車站進出口較少,消防隊員不僅要預留出專門用于受困人員應急逃生的通道,還需要占用1~2個應急救援通道,這樣便會影響近戰滅火救援行動效果;由于地鐵車站濃煙過大,導致消防隊員無法準確判斷起火點以及火勢發展情況,只能摸索前進,這樣便會導致應急救援效率低下。另外,地下車站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往往會出現嚴重的通信故障,尤其在地鐵隧道中甚至會出現無傳輸信號的情況,消防隊員無法接收到準確的應急救援行動指令,這樣便會影響近戰滅火救援行動方案的傳達。
3 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策略
3.1? 準確收集火場中心區域救援信息
3.1.1? 外部偵察
為了確保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科學有效,必須要在應急救援行動開始之前,做好火場中心區域救援信息的全面收集,通過行之有效的火場外部偵察,為下一階段的應急救援行動預案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火場外部偵察過程中,消防指戰員可以根據地鐵外部通風孔冒煙情況初步判斷火場中心區域的煙氣情況,考慮是否采用輔助排煙系統。消防偵察人員可以對地鐵車站火焰高度、火焰方向、火勢前進方向、火焰溫度、火焰顏色等方面進行觀察,初步判斷起火點大概位置、火勢蔓延速度與方向、起火燃燒波及區域、燃燒物質的性質等關鍵信息。而且還需要通過外部偵察判斷地鐵車站已經發生的大火是否會對周圍其他未起火的建筑物及設施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消防指戰員還可以對已經順利逃生的被困人員進行相關詢問,這樣同樣能夠獲得比較有價值的火場內部關鍵信息。一方面,偵查人員可以詢問地鐵車站工作人員,是否了解起火點位置、起火原因以及火災波及范圍;另一方面,偵查人員可以詢問已經從火場內部逃生的人員火情。比如,火場內部是否還有受困人員以及受困人員的位置、是否已經出現了人員傷亡情況,還可以詢問是否了解火災發生原因,火勢大小情況等關鍵信息。這樣有助于消防指戰員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應急救援行動方案。
3.1.2? 內部偵察
為了配合火場外部偵察,確保火場偵察結果的準確性,進一步確認地鐵車站的起火位置、明火蔓延范圍、燃燒物質、火頭前進速度,需要消防偵察人員進入火場內部進行詳細的偵察活動。而且還要通過內部偵察,確定首選和備選進攻路線以及應急撤退路線。判斷地鐵車站是否有貴重設施設備損壞情況,更要判斷地鐵車站主體建筑結構是否存在坍塌風險,這是保證消防指戰員安全的重要環節。
如果地鐵車站電力系統正常運行,那么消防指戰員便可以通過地鐵車站的監控系統了解火場內部重要信息。比如,起火位置是在車廂內部還是在車站站臺;而且還能探察地鐵車站內是否有被困人員,以及被困人員的具體位置和數量,更要判斷被困人員是否已經受到或者即將受到明火與濃煙的威脅。此外,消防偵查人員還需要對地鐵車站的消防系統進行檢查,比如,檢查消火栓等站內固定消防設施設備是否有水且水壓是否穩定;判斷自動排煙系統是否可以正常運行;了解電力系統是否已經受到侵害或者即將受到明火侵襲。
另外,消防偵查人員還需要利用消防檢測儀器,對火場內部火焰溫度、是否存在有毒有害氣體、是否存在建筑物倒塌等信息進行探察,這樣能夠為應急救援行動方案的制定提供準確的理論依據。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進入火場內部偵察的人員要在3人以上,這樣能夠避免出現意外事件,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4]。
3.2? 人員疏散
3.2.1? 疏散途徑
在地鐵車站出現火災事故后,應當立即通過車站廣播告知站內人員,組織人員有序撤出地鐵車站,避免在樓梯上下口以及拐角位置出現人員擁擠或者踩踏情況。消防指戰員要派出一支專門負責引導受困人員轉移疏散的隊伍,負責引導受困人員安全有序進行轉移疏散。為了避免人員過度擁擠,消防引導員可以在多個逃生出口路線上安排專人負責引導,比如在地鐵的1號口,可以采用廣播喇叭的方式進行引導;在地鐵的2號口,可以通過專人帶路的方式進行人員轉移疏散,這樣能夠開辟多條人員疏散路線,從而避免出現人員擁擠和踩踏情況。由于地鐵車站大多屬于地下空間,因此無法通過開辟新的逃生通道完成受困人員的轉移疏散,這就需要消防隊員做好引導工作,避免被困人員在轉移疏散過程中出現迷路或者掉隊的情況。此外,如果在地鐵車廂內發生了火災,需要立即打開車門,引導受困人員通過地鐵疏散平臺進行有序轉移并向臨近安全的車站撤離。
3.2.2? 搜救疏散方法
消防隊員進入火場后,必須要先進行人員的搜救轉移,這是消防應急救援的首要任務。消防隊員必須要對地鐵車站的每一個位置進行“地毯式”搜尋,尤其衛生間、電梯轎廂等狹小空間更是搜救的重要地點。消防隊員要隨身配備移動式滅火工具,一旦在引導受困人員逃生過程中遇到明火或者濃煙阻隔,可以為受困人員開辟一條安全的逃生路線。如果地鐵內煙氣量比較大,為了保證受困人員能夠順利逃生,消防隊員要對受困人員進行應急逃生方式方法指導,比如捂住口鼻匍匐前進,避免受困人員由于缺氧而導致昏厥,也能避免吸入過量有毒有害氣體。消防搜救隊員必須全程掩護受困人員逃生,并積極進行安撫,避免受困人員由于緊張或者恐懼而做出不利于應急救援的錯誤行為。此外,如果逃生路線已經被明火或者濃煙封堵,且移動式滅火劑已經失效,消防隊員要帶領受困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并向指揮中心報告,請求派出新的應急救援隊伍前來救援。
3.3? 火場排煙降溫
3.3.1? 固定設備排煙
地鐵車站的固定設備排煙主要是指地鐵車站本身的通風系統,為了盡快清除掉車站內部的濃煙,消防隊伍要確保固定設備排煙正常運行,比如通過鼓風機、排煙井等固定式設備進行排煙。在消防隊員到達火災現場后,需要立即檢查固定設備排煙是否已經啟動,隨后及時下放防火卷簾,避免明火或者濃煙流竄到其他區域。此外,消防隊員還需要檢查固定排煙設備功率是否足夠高,必要時可以通過加壓的方式輔助進行排煙。
3.3.2? 移動裝備排煙
一旦地鐵車站的煙氣濃度過大,且固定設備排煙效果已經不夠理想,此時,消防隊員就要采取移動設備排煙,比如移動式鼓風機、移動式排煙機、移動式水霧排煙設備等。這樣能夠確保地鐵內部濃煙盡快降至安全濃度,避免對消防隊員和受困人員造成二次傷害,而且還有利于明火的撲滅。如果選擇移動式水霧排煙,則可以將噴霧水槍設置在進風口處,這樣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排煙效果,但需要避免煙氣出現倒流情況。
3.4? 近戰滅火加快救援速度
為了盡快撲滅明火、順利解救受困人員,消防隊員必須要做好近戰滅火救援工作,一方面要確保近戰滅火救援速度,一方面要確保近戰滅火救援行動方案科學合理。在消防應急救援行動中,必須要先控制明火以及濃煙,隨后再集合優勢兵力消滅明火和濃煙。消防隊員必須抓準時機,在火勢還未擴大前就要將明火消滅,這樣能夠避免造成更為嚴重的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而且還要布置好水槍的位置以及數量,保證第一輪攻堅順利完成,截住火勢,避免明火和濃煙的進一步蔓延。
3.5? 做好救援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隊員不僅要做好明火撲滅以及煙氣控制,確保受困人員第一時間轉移疏散,更要做好應急救援行動的安全管理工作。現場安全指揮員負責救援現場的全部安全管理工作,對于有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救援行動方案,現場安全指揮員有權進行否決。需要注意的是,消防指揮中心不能委派安全管理人員其他工作內容,確保其對救援現場安全工作的全面監管。此外,救援現場還需要有緊急救護人員,確保對受傷的消防隊員和人民群眾提供積極有效的應急處置[5]。
4 結語
地鐵車站一直都是消防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在構建“平安城市”背景下,消防安全管理部門更需要不斷增強地鐵車站的應急救援行動能力。在開展地鐵車站消防應急救援行動時,必須要做好火場內部信息的全面偵察,確認受困人員的位置,制定科學合理的應急救援行動預案,盡快完成受困人員的應急疏散逃生。此外,還需要做好地鐵車站煙氣排放處理,保障近戰滅火救援行動能效,同時,加強對救援現場的安全管理,避免圍觀群眾受傷或者干擾應急救援行動。
參考文獻:
[1]譚采星.軌道交通地下車站消防安全隱患分析及對策[J].建材與裝飾,2020(7):275-276.
[2]王炳華.基于BIM+AHP的地鐵火災疏散與救援聯動機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20,12(6):20-25.
[3]汪文忠.地鐵消防安全存在的問題與管理對策[J].防災博覽,2021(1):42-45.
[4]汪佳磊.消防隊應急救援指揮與信息通信現代化建設對策[J].今日消防,2021,6(2):116-117.
[5]張彪.消防隊應急救援指揮與信息通信現代化建設對策探討[J].今日消防,2020,5(5):41-42.
Discussion on fire emergency rescue measures for subway stations
Liu Yang
(Hohhot Fire and Rescue Brigade,Neimenggu Huhehaote 010000)
Abstract:The subway is a very importa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people's daily life. The subway st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rban underground rail transit, and is the hub for people to get on and off in the sub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subway station is an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various engineering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are large in scale and complex in type, which leads to the subway station becoming a high incidence area of fire safety accidents. In addition, the subway station is very prone to fire safety accidents due to large passenger flow and complex personnel composition. Doing a good job in fire emergency rescue of subway stations can minimize casualties, reduce property losses of subway operators and the people, and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subway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fire in subway stations and the difficulties of fire emergency rescue, and probes into several targeted fire emergency rescue strategies.
Keywords:subway station; Fire emergency rescue; Personnel evacuation; Causes of fire; Difficulties in resc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