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人才是關鍵。2018年,陵城區在滋鎮創建雙創服務中心,即分散的資源聚合起來搭建1個創新創業平臺,由政府牽頭,協會成員融入中心,鎮長擔任雙創中心主任、鎮人大主席擔任副主任,高素質農民優秀代表為協會分會會長、秘書長,實現了高素質農民與政府組織有效對接,更多創業者的夢想也在此“開花結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聚合資源
搭建創業平臺,雙創服務中心的運行機制由鄉鎮黨委政府、區農業農村局、農廣校體系、銀行和企業、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協會等五方組成,各自發揮作用。鎮政府確定符合當地發展主導產業、特色產業,圍繞產業發展整合資源扶持企業和經營主體,制定人才推薦、管理、激勵機制,建立鄉土“人才庫”;區農業農村局提供政策、項目、技術人才支持;農廣校體系提供產業發展人才培訓,對接引進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先進技術和成果;銀行提供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和幫助,企業提供農業發展信息、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的方案,推動標準化生產發展,真正起到帶動作用;新型職業農民發展協會聚焦產業發展做規劃,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環境。充分利用人才資源、社會資源、政策資源、項目資源和政府資源等五方資源優勢,形成合力,優化產業發展方向,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聚合人才
利用農廣校體系辦學特色,發揮農民田間學校作用,培養鄉土人才,組建鄉土人才庫,選拔優秀人才聚集到產業發展的隊伍中,選拔特聘農技員、鄉土專家,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帶動發展主導產業與特色產業,發揮好鄉村能人效應。依托雙創服務中心吸引外部高端專業人才,引進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王法宏、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張正斌、德州學院李東臣、清華大學蓋國勝,先后在2019年5月4日、5月29日成功召開旋松耕層優化小麥綠色提質增產增效技術測產與研討會、小麥壟作綠色栽培技術觀摩與研討會。人才培育與引進形成雙向人才互動,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指導漢唐農廣三農科技文化宣講團,進入鄉鎮、鄉村多次開展高素質農民與鄉土藝術人才送科技下鄉活動。
三、聚合服務
搭建創新平臺,以三項服務為宗旨,為產業發展與人才集合提供服務。一是服務當地產業發展,培植社會化服務組織,為產業提供支撐;二是服務現代農業與小農戶有機銜接,帶動小農戶增收;三是服務鄉土人才的成長,為人才發展提供鍛煉平臺。根據提升服務需要,依托農民田間學校構建“政府參與、科技成果轉化、技術服務、農民培訓、組織建設”五位一體的農業服務創新平臺,即德州市大農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目前中化MAP中心、德州美瑞農業公司、清華大學粉體研究室、大專院校、科研院校等單位加盟。農民田間學校促成科技成果落地、技術推廣、人才培訓,提升了農民組織化水平。
雙創服務中心創建農業人才互聯互通交流信息網,促進產業升級、人才集聚、農民增收。以滋鎮為例,自雙創中心成立以來,加速了全區產業發展規劃和新技術、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推廣旋松耕層優化綠色提質增效技術2000余畝,僅此項技術應用成效每畝增收500元,共增收100余萬元。五年來,先后有省內外10余次4000多人來陵城區雙創中心參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