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博│文
黑龍江省蠶蜂業發展中心
黑龍江省蜜源植物豐富,其中主要蜜源植物不少于10 種如紫椴、糠椴、胡枝子、珍珠海、黃柏等,輔助蜜源植物有百余種之多。蜜粉植被達572.7 萬公頃,居全國第3 位,黑龍江盛產優質椴樹蜜,在北緯45°已經形成了以虎林、饒河、寶清等市縣為主的椴樹蜜黃金產業帶占據了中國椴樹蜜產量的半壁江山。
黑龍江省蜂業現狀,有1 家國家級重點企業,4 家省級龍頭企業和1 個國家級東北黑蜂保種場,養蜂合作社277 家,養蜂業產值達40 億元以上。據調查,截至目前,黑龍江省現有蜂產品注冊商標220 個,其中省著名商標16 個,區域地理商標1 個,省名牌產品10 個。現有國家地理標志蜂產品4 個、綠色食品認證21 個。全省有蜂產品加工企業122 家,初加工能力15 萬噸。其中國家蜂產品協會重點企業1 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 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6 家。現有養蜂專業合作社277 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 家,省級示范社12 家。成立各級蜂協會15 家。
黑龍江省培育的“饒蜂”“健之源黑蜂”、“慈蜂堂”“神頂峰”綠都”成為享譽全國的知名椴樹蜜品牌企業,其中區域公用品牌饒河東北黑蜂蜂蜜授權十三個主體,全產業鏈產值15000 萬元。黑龍江神頂峰黑蜂產品有限公司司近三年產品銷售收入平均均破千萬。虎林椴樹蜜入選2019 年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提升工程,目前虎林椴樹蜜授權九個主體。2022 年銷售額3600 萬元全產業鏈產值4500萬元,并成功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產品龍頭企業培育及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
對于品牌建設來說,產業要先達產業集群的效果,再打造品牌形象,最后通過壯大規模帶動品牌發展。黑龍江省蜜蜂養殖還是傳統養殖模式,大多數還是以家庭作為經營主體,生產相對分散,形成不了全產業鏈,導致市場很大農戶很小的現象,零散的養蜂小微企業規模化程度不夠限制了黑龍江蜂產業進一步專業化、標準化、現代化發展。導致蜂產業現代化程度不足,產業所整合的科技投入和產出處于較低水平。
多數企業經營者的經營管理觀念比較落后,缺乏懂經營、會管理的人才,只注重產品銷售,不重視品牌創建及宣傳,缺乏規劃意識。品牌宣傳手段落后,產品銷售渠道方式單一,大多數企業還處在“產供銷”一條龍模式,沒有選擇互聯網營銷渠道,如在社交媒體、搜索引擎、電商等平臺加大投入,沒有打響企業品牌,導致受眾范圍小,反過來制約了市場規模的壯大。
黑龍江省絕大多數蜂場生產的蜂產品(蜂蜜、蜂王漿、蜂花粉)都是以原料銷售,產品基本上是自產自銷,蜂蜜產品單一,導致產品的附加值低,蜂蜜市場銷售價格不穩定。產品銷售沒有突出黑龍江省蜂產品的特色,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品牌的發展,很難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黑龍省養蜂生產經營主體普遍資金積累不足,直接導致養蜂產業輻射面小。另外有不少蜂產品加工企業沒有核心技術,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蜂產品深加工程度低,整個產品的產業鏈較短,第三產業發展不足。
全省注冊蜂產品商標較多,但真正根植于消費者內心的品牌并不多,忽視了精深加工蜂產品,他們認為這類蜂產品能夠直接用肉眼分辨好壞,只需要關注其顏色、氣味、口感程度,這也就導致了消費群體對品牌需求較低,使得生產經營者品牌意識淡薄。
建立聯合體企業,以農業產業化企業為龍頭,黑龍江省制定管理標準,完成授權使用管理辦法和品牌管理機制等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規范。大力打造全國知名品牌,如黑龍江省區域公用品牌饒河東北黑蜂蜂蜜和虎林椴樹蜜就充分發揮了品牌多元化的優勢,同時多元化戰略可以降低企業的風險。在市場競爭中,單一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容易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一旦市場出現變化,企業的利潤和市場份額都會受到影響。而采取多元化戰略,企業可以通過經營多個產品或服務,分散風險,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構建企業品牌形象,完善優質企業孵化機制,投融資對接等多種方式,開展精準定向的培育服務,給予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全生命周期、通力配合,打造商標品牌指導服務平臺,品質強則品牌強,品牌強則產業旺。開展契合企業需求的品牌公益培訓,黑龍江省應該完善產業品牌管理標準,完成授權使用管理辦法和品牌管理機制等區域公用品牌管理規范,提升品牌經營者的品牌管理能力。引導企業樹立正確的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建設,引進品牌管理人才。企業應該把黑龍江省蜂蜜特點組成規范化標準化,通過對比發現黑龍江省蜂蜜與其他地區蜂蜜差異,建立黑龍江蜂蜜地方標準,充分發揮黑龍江省蜂蜜特有的優勢,構建企業生態,打造黑龍江省特色優勢企業。邊際效應不斷遞增,請品牌管理專家指定企業規劃,完善企業工作細節,形成成熟的品牌運作模式。讓黑龍江蜂業在行業賽道彎道超車,打響黑龍江品牌的金字招牌。
農產品區域品牌建設過程中,協同是多元主體參與的一大難題,唯有建立信任的協同關系,才能保證各方利益。在協同化的過程中,政府對于其他利益相關者需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促進其他參與者多方合作,這樣才能真實了解到區域品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議政府加大對企業扶持力度,讓企業引進現代養蜂技術和蜜蜂產品標準化生產加工技術設備,同時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有機結合,加強對養蜂人才梯隊建設,培養提高企業自主培育繁育種苗能力,讓市場經濟加大優質蜂種的推廣力度,讓人智能化走進企業,建設智能蜂場和溯源系統示范,全面提升黑龍江蜂蜜產品質量安全過程控制水平和安全監測能力。
黑龍江蜂產品品牌建設的不足之處就是品牌定位模糊,未能在消費者心中找準自己的定位。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媒體、會展、窗口等形式,讓客戶記住該品牌,加強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同時幫助企業快速建立品牌形象,成為強勢品牌。拓展品牌市場,鼓勵企業加大品牌宣傳投入,利用省內、國內有影響的媒體廣泛深入宣傳。扎實開展蜂產品品牌認證和管理,打造蜂產業區域品牌,積極推動蜂產品企業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組織企業參加各類農業展會,對外宣傳蜂產品品牌,提高產品的市場知名度。明確品牌定位,加強營銷策略,積極拓寬營銷渠道,借助數字化賽道,在電商、網紅帶貨、云展會等新媒體多方發力,加快孵化一批蜂產品品牌專業營銷主體,塑強一批“互聯網+”蜂產品品牌,進一步激發消費潛能,擴大蜂產品品牌消費。
在品牌的使用和管理中,應加強對品牌的戰略規劃和控制。提升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依托知識產權保護促進蜂產業企業建設。提高消費人群對品牌的認知度、忠誠度,防止他人篡改或影響品牌的形象。一個成功品牌代表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代表著企業無窮的財富,企業塑造強勢品牌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不少企業從創始之初就精心打造品牌,但是廉價的假冒偽劣可以把這一切摧毀,所以一定要加強與重點外埠省份知識產權保護部門的協同配合,建立快速有效的蜂產品品牌保護工作機制。完善蜂產業產權品牌保護體系,推動形產業產權品牌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