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朝花
關鍵詞:高中生物;人文精神;培育策略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想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必須要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以此來實現人文精神的滲透。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從而來主動進行生物知識的學習[1]。做好人文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高中生物中里汲取智慧,讓學生了解到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在生物的學習中促進學生對生命的尊重與理解。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制定有效的人文精神教學目標,以此來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深入理解。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從而來為學生創設有效的人文環境,將人文精神與生物學科相融合,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以“遺傳與進化”知識教學為例,教師針對分離與自由組合的內容教學中,可以在教學之后,為學生講解孟德爾在八年的時間中不斷實驗,知難而進,戰勝困難,最終獲得成功。這樣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孟德爾堅持不懈的精神,從而來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生物學習質量。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實踐活動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人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高中生物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貫穿德育素養,做好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以此來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來達到人文精神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一些趣味生物講座活動,為學生講解一些生物工程技術或克隆技術等知識,吸引學生的生物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生物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了解生物時,加深學生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樹立努力為國的思想觀念。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要做好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要采取多樣化的措施,在提升學生生物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金剛.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的策略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5):210-211.
(作者單位: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寧蒗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