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熱達·阿布都熱衣木
[塔城市恰夏鎮農業(畜牧業)發展中心 834700]
在羊養殖時,因各種原因,導致羊出現寄生蟲病,這種寄生蟲病輕度就會使羊生長緩慢,對于繁殖也有一定的影響,嚴重的就會導致羊的死亡。同時羊的寄生蟲病還會在羊群中傳播,一旦大面積的感染,對養殖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本文將從羊寄生蟲病的危害、羊寄生蟲病的傳播途徑、羊寄生蟲病的流行情況、羊寄生蟲病的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分析探究。
羊寄生蟲病與其他的細菌性、病毒性的傳染病不同,羊寄生蟲病是一種隱蔽性比較強的病癥,這種病癥的傳播性比較慢,致死率也比較低,因此在開始感染的時候不容易被發現,但是這種病一旦感染,過一段時間后,羊會出現生長緩慢、身體逐漸消瘦等癥狀,同時還會出現很多的并發癥,如果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嚴重時會導致羊的死亡。羊寄生蟲病主要分為體內寄生蟲與體外寄生蟲兩種,體內寄生蟲主要是存活在羊的各個器官中,如肝、膽、消化道等,這種寄生蟲會引起很多的并發癥,使羊的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傷。體外寄生蟲病主要是在羊的身體表面,使羊的身體出現瘙癢、脫毛的現象,嚴重的容易出現皮膚潰爛,但是這種體外寄生蟲容易被發現,因此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1]。
羊寄生蟲病具有極強的隱蔽性,當開始發現病癥時,就可能已經有大部分的羊感染了寄生蟲,這時進行治療不僅會損失物力與人力,而且治療的周期也比較長,給養殖戶造成嚴重的損失。因此,對于羊寄生蟲病來說,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在羊寄生蟲病的傳播中,其主要有兩個途徑,第一,羊接觸到有寄生蟲的環境;第二,羊的草料中含有寄生蟲或者蟲卵。羊與其他的動物相比,其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弱,一旦感染寄生蟲,就會導致羊的抵抗力更弱,這時其他的疾病就會入侵,導致羊出現并發癥,就使羊不但受寄生蟲的損害,還要受到其他病癥的侵害。因此,對羊寄生蟲病進行防治時,相關人員一定要做好消毒、檢查工作,以及病原的控制,同時還要注意的是,有一部分寄生蟲能夠使人與牲畜共同患病,所以養殖人員在對羊進行檢查時,自身也要做好防護,以免造成人畜共同感染[2]。
羊寄生蟲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消耗病癥,在養殖中放牧的羊群感染的風險極高。羊寄生蟲病主要由絳蟲、線蟲、吸蟲、蜱、虱、蚤、螨、原蟲等一些寄生蟲引發,這些寄生蟲除骨頭以外,其他的地方都能寄生,并且感染力極強,其中吸蟲的種類大概有1000 多種,在夏季的時候羊群最容易感染這種吸蟲。這些寄生蟲會引起羊群的生產力下降,肉、奶的質量也會逐漸降低,甚至對于幼羊的健康起到嚴重的威脅。在幼羊中容易寄生的就是片形吸蟲與日本分枝吸蟲這兩種寄生蟲,常見的羊感染的還有線蟲,蜱、虱、蚤、螨等為體外寄生蟲。
片形吸蟲病一般在羊的肝臟與膽管內,這種寄生蟲病會出現急性并發癥,羊一旦感染這種寄生蟲,其身體的敏感程度就會升高。在獸醫對羊進行診斷時,羊就會出現閃躲、體溫急速升高這樣的癥狀,一旦獸醫在對羊的肝臟區域進行診斷時,羊會因為肝臟受到感染,而感到十分的疼痛。羊輕度感染這種寄生蟲病時,會食欲減退,同時羊的精神出現消沉現象,但是慢慢的羊就會因為寄生蟲的侵蝕,導致食欲廢絕。在羊感染片形吸蟲后,嚴重的病羊,就會出現腹部腫脹,并且食欲不振,在患病幾天后就直接死亡。在對羊進行尸體解剖檢查時,就會發現羊的肝臟出現急癥的變化,并且在肝臟中有明顯的寄生蟲通道,對羊的內臟造成嚴重的侵害。從上述情況可以得知,片形吸蟲病在感染后,羊會出現消瘦、食欲不振、貧血、腹部水腫等癥狀,嚴重的出現死亡現象。
日本分枝吸蟲病在羊群中也被稱為血吸蟲病,這種寄生蟲主要寄生在羊的腸系膜靜脈中,這種病癥在之前一直分布在長江流域,近幾年由于引種原因,使這種寄生蟲存在東北三省的養殖群中。這種寄生蟲的主要表現在于,會使羊的糞便變軟,并且糞便中帶有血液以及黏膜,同時羊的毛發無光,出現選擇性消瘦現象。在幼羊中這種寄生蟲的病癥比較明顯,嚴重的會引起大量的幼羊死亡現象,幸運的幼羊如果存活下來,雖然生命得到存活,但是其生長發育受到嚴重的阻礙。
對于這兩種寄生蟲病,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藥物治療,其主要有丙硫苯咪唑與溴酚磷、抗蠕敏、硝硫氰胺這幾種藥物,這幾種藥物在使用的時候都是以一次性口服的方式使用,并且選擇其中一樣進行治療就可以,對于這幾種藥物的口服劑量如下,丙硫苯咪唑的服用劑量大概在50~60 mg/kg·bw,溴酚磷的口服劑量大概在12~16 mg/kg·bw,抗蠕敏的劑量為20~30 mg/kg·bw,硝硫氰胺的劑量為60 mg/kg·bw。再給羊進行治療就可以按照這樣的劑量口服,但是一定要根據羊實際的情況進行治療。
除了上述兩種寄生蟲病,羊常見的寄生蟲病還有消化道線蟲病,主要有鞭蟲、腸結節蟲、鉤蟲等,這種寄生蟲會使羊出現腹瀉、貧血、食欲不振、體重降低、便血等一些問題,并且羊感染這種寄生蟲后死亡率極高。在常見的寄生蟲病中還有焦蟲病,這種寄生蟲病會讓羊的體溫升高,羊的整體精神狀態極其不好,出現四肢僵硬、臥地不起的現象,這種寄生蟲病是一種急性病。對于絳蟲病而言,導致羊飲水量增加、羊毛無光,同樣也會出現上述的病癥問題。這種絳蟲病如果能夠及時的治療,其羊的致死率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羊的寄生蟲病中,還有一種肝片吸蟲,這種寄生蟲病,會使羊出現拉稀貧血的問題,同時這種寄生蟲在肝膽的位置,使羊的臟器腫大,其感染力非常強[3]。
通過上述內容,了解到羊寄生蟲病的危害、傳播途徑、病癥種類與病癥情況等信息,為了保障羊的身體健康,以及養殖戶的養殖效益,就要對這種寄生蟲病進行防治,在根本上阻斷羊感染寄生蟲病,對于患病的羊群進行有效的治療。
為了有效的阻斷寄生蟲病,首先要對羊進行定期驅蟲。寄生蟲病是一種季節流行病,因此養殖員可以抓住這一特征,每年進行2 次驅蟲,一般這2 次驅蟲在3~4 月與10~11 月這兩個區間內進行,在驅蟲中使用常規驅蟲藥就可以。對于哺乳期以及繁殖期的母羊,一定要進行密切的觀察,對驅蟲工作一定要做好,避免母羊感染寄生蟲病。養殖員對于驅蟲藥物的使用劑量,一定要根據羊的體重進行計算,例如伊維菌素的使用,可以按照0.2 mg/kg·bw 進行飼喂,對于驅蟲藥物一定要控制其劑量。
第一,對傳播的介質與中間宿主進行消滅。寄生蟲的傳播介質與中間宿主,主要有蚯蚓、田螺、甲蟲、螞蟻等,對于這些宿主與傳播介質進行消除,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斷傳播途徑,從而消滅傳染源。對于其消滅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一是利用物理方式,飼養員可對一些障礙物以及溝渠進行掃除以及疏通,可以將飼養的周邊環境進行改善,將傳播介質與中間宿主的生存場所進行消除,從生存環境中阻礙寄生蟲的存活;二是可以利用藥物消滅傳播介質與宿主。飼養員可以在草地、羊圈、河流、池塘中撒上化學藥物,利用藥物對寄生蟲以及宿主進行消滅,但是要注意的是,對于藥物的成分一定要符合國家的標準,不能對有益的生物、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三是利用生物方法對其進行消滅。
第二,對羊的糞便及時進行處理。寄生蟲在腸黏膜、胰腺、消化道、呼吸道中的蟲體,在羊體內也會進行繁殖,而繁殖后的蟲卵與幼蟲,會隨著羊的排泄物排出體外,引起其他羊感染。同時,羊在進行驅蟲3 h 后,排出的糞便中也會含有蟲卵以及幼蟲等,對于健康的羊群也會造成感染風險。因此,養殖員在進行防治寄生蟲的過程中,對于羊群的糞便要及時處理,糞便要集中放置在離水源、草料、羊圈位置比較遠的地方,并且最好將其放置在與羊的活動范圍比較遠的位置。對于糞便的處理,可將其進行發酵,然后在糞便中加入適量的微生物發酵,使內部的寄生蟲被徹底殺死。病羊產生的糞便一定要單獨處理,避免含有寄生蟲的糞便導致健康的羊群感染。
第三,對牧場要定期進行更換。寄生蟲的蟲卵以及幼蟲會通過羊的糞便進行傳播,養殖員在進行放牧時,不能對這些糞便及時的進行處理,就會使其排泄物對草地產生污染。但是對于寄生蟲的幼蟲與蟲卵而言,它們在環境中要經過一定的發育,才能對宿主進行感染,在一定時間內沒有找到寄生的寄主,就會自然死亡,因此,養殖員可以利用這一特點,在放牧的過程中定期的更換牧場,從而降低寄生蟲對羊群的感染風險。養殖員在對輪牧的方案進行設計時,就要對寄生蟲的感染期進行考慮,因為不同種類的寄生蟲感染的時期是不同的,根據季節氣候、地區等因素,寄生蟲的發育期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要進行充分的考慮。例如,當地的氣溫在18℃的時候,線蟲的發育期與感染期在7 h 左右,因此,養殖員要在6 h 內對羊群進行輪牧,這樣能夠防止線蟲的發育及感染期對羊群的侵害,保障羊群的健康。
第一,加強飼料管理。寄生蟲病也會通過羊的飼料進行感染,對于抵抗力弱的羊感染力更強,因此養殖員要加強羊的飼養管理。首先,就是要給羊提供充足的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可以提高羊抵抗力的保健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羊的抵抗力,降低寄生蟲對羊的感染力。其次,就是一定要對羊飼料進行妥善的保管,放置在干燥的地方,防止因環境的潮濕、陰暗導致飼料發霉,同時還要考慮防鼠患的問題,因為寄生蟲會通過這些動物進入飼料中,然后羊食用飼料而感染寄生蟲。
第二,確保水源安全衛生。在污染的水源中,容易含有大量的寄生蟲以及蟲卵,這樣的水被羊群飲用后,就會使其寄生蟲與蟲卵從羊口進入體內,從而寄生于羊的消化系統與呼吸系統中,然后慢慢的由于寄生蟲的侵蝕,導致羊病發作。在死水里的寄生蟲卵與幼蟲比較多,因此,養殖員在進行飲用水的飼喂時,一定要選取流水,可以是自來水、井水等,一定不要選取沼澤水以及坑洼水,這樣的水都是死水,水中的寄生蟲比較多,但是在流水中也要進行定期的消毒,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斷寄生蟲的感染。
第三,羊舍的建設也是非常重要,羊舍的設計中,一定要保障羊舍通風,并且光照充足,對于羊舍要定期的消毒,及時清理羊糞便,對于羊舍中的墊料,一定要定期的進行更新,使羊舍保持干燥衛生的狀態,從而防止一些寄生蟲在羊舍中存活,感染羊群。對羊舍的飼養密度也要控制,這樣容易滋生細菌。
第四,加強放牧管理。放牧的地方一定要選擇干凈衛生的位置,避免低洼、潮濕、有螺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會有寄生蟲,從而使羊感染寄生蟲病。此外,對于感染的羊一定要單獨飼養,不能與健康的羊群一起出去,這樣能夠避免病羊感染健康的羊。
治療病羊時,提高羊的體質,從而提高羊的抵抗力,對寄生蟲及時消滅。病羊沒有及時治療,導致死亡,應及時對病羊的尸體進行處理,避免寄生蟲病感染的羊群范圍擴大。對病羊進行處理時,養殖員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因為寄生蟲不僅能夠感染羊,也會感染人,因此,在進行羊寄生蟲病的治療中,一定要提高人自身的免疫力,加強自身的防護[4]。
綜上所述,羊的寄生蟲病,雖然一部分寄生蟲致死率不高,但是對羊的生長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對羊進行養殖的時候,養殖人員對于羊的寄生蟲病一定要重視。對于這種疾病,養殖者可以從傳染源進行消滅,從而將傳染的途徑阻斷,同時提高羊群飼養管理等,提高防控羊寄生蟲病的水平。如果羊被感染寄生蟲病,需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將羊寄生蟲病帶來的損失降低,保證羊養殖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