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璇 劉浩宇 武紫怡 陳欣譽 周程



摘?要:鄉村物流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對于社會經濟均衡發展以及城鄉物流一體化進程的提速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運用調查問卷的方法,對鄉村物流配送,運輸網絡,物流基礎設施,城鄉運輸體系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發現了鄉村配送困難,物流設施落后,運輸體系不健全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政府統籌規劃,建設多元化配送,健全鄉村物流基礎網絡和進行人才培養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鄉村經濟;鄉村物流系統;系統優化
中圖分類號:F25?????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17
0?引言
近些年來,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農村物流受農村道路及運輸、通訊網絡、商品儲存等限制,面臨著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等問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產品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據重要地位。發展優化農村現代物流有利于引進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提高農產品產業經營的技術水平,促進農村消費。建設建議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組織合理的農村物流體系,是提高我國農民收入,加快社會發展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關鍵決策??偟膩碚f,發展優化農村物流體系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高我國物流發展水平和實現共同富裕都有著重大意義。
1?文獻綜述
1.1?鄉村物流模式研究現狀
1.1.1?國外研究現狀
鄉村物流系統及優化的概念在歐美提出的較早,更早地關注鄉村物流系統發展與結構特點。對于鄉村物流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01年,美國的Growell關于農產品配送成本的研究。1965年sinner分析了城鄉物流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影響因素,指出了在打破城市與鄉村流通市場中起著關鍵性作用。Jayaram等人分析了城鄉供應鏈得出第三方物流對城鄉物流發展具有重要影響。Ketikidis強調了信息系統在未來的鄉村物流的發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國外發達國家對于鄉村物流,城鄉物流進行了多年的研究,目前為止,在許多發達國家都已經在農產品物流方面的發展已經較為成熟,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鄉村物流網絡和比較完整的物流服務模式。
1.1.2?國內研究現狀
物流作為聯通城鄉發展的紐帶,我國鄉村物流的發展逐漸得到學者的關注。張德華教授對于城鄉二元制的形成,原因及危害進行了分析歸納總結,認為建立城鄉雙向流通體系在改善鄉村物流促進鄉村發展中至關重要。朱靜總結了目前的鄉村物流發展模式,認為第三方物流模式將會占據鄉村物流市場中的主導地位。黃賓認為目前城鄉間物流主要有工業產品下行和農副產品下行組成,但是兩者相互分離使消費品價格偏高,并提出了農超對接的配送新模式以此來促進城鄉共同發展。陳皓琪分析了鄉村物流體系存在的問題,提出了C2C電子商務模式來彌補配送渠道和基礎設施方面的缺點。宋宇提出推進城鄉雙向流通體系的關鍵是政府職能的轉變。
1.2?研究現狀總結
現階段我國正在積極尋求鄉村物流發展及城鄉物流聯通的道路,雖然國內還處于對新模式的探尋階段,但不少學者也就鄉村物流發展現狀進行了積極的分析研究。本文關注城鄉物流問題,改善鄉村快遞問題,關注城鄉物流聯通,為農村產品“走出去”和所需物品“送進來”提供有效可行的新方式。提供鄉村物流配送的創新方案,讓研究內容貼近于實際生活,解決實際問題。
2?鄉村物流系統問題分析
2.1?鄉村物流系統及優化問卷調查分析
本小組進行了隨機抽樣問卷調查,對受訪者家鄉相關物流情況進行采訪填寫問卷。得到有效統計數據約1110份,共111組(注:問卷十人份/組,經過篩選,受訪者家鄉皆為鄉鎮,受訪者不包括城鎮居民)。此社會問卷調查涉及廣泛,地區涵蓋較廣,包括北京市、湖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涵蓋了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地區,問卷具體內容結果和分析如下:
2.1.1?您家鄉所在地區是否存在快遞無法送達的情況
說明近些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于鄉村物流有推進作用。但仍有21%的人群地處快遞無法送達的地方,說明道路交通并不是通達各地,仍有繼續改進的空間和需要。占比約77.48%的受訪者家鄉快遞可送達,剩余23.52%受訪者家鄉地處快遞無法送達的地區(詳見表1)??爝f偏遠地區與快遞無法送達情況的人數占比非常相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交通因素對于物流配送服務影響的重要性。
2.1.2?您家鄉所在鄉村地區快遞到達天數一般為
大部分地區快遞時效在3天左右,說明我國快遞效率較為統一(詳見表2)。
2.1.3?您家鄉所在村鎮的主要行車道為
數據可見,占55.86%的村鎮地區主要行車道為雙向單車道,這十分符合目前我國鄉村道路的情況,僅有6.31%的受訪人家鄉地區擁有雙向六車道的主要行車道(詳見表3)。行車道的寬度大小,對于物流運輸速度有很大影響,在這一方面也有改進的空間。
2.1.4?您家鄉是否設有農產品倉庫
在您家鄉是否擁有農產品倉庫問題中(詳見表4),30.63%的受訪者填寫“有”;19.82%的受訪者填寫“沒有”;剩余均為受訪者不了解是否擁有農產品倉庫。鄉村作為農業發展的前沿陣地,農產品倉庫是極其重要的一個基礎設施。農作物作為一種時效性以及貯藏要求較高的物流產品,如果沒有一個設施完善的農產品倉庫,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將會對鄉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2.1.5?在您家鄉所在的村鎮,最近的物流站點距離您家有多遠
在您家鄉所在的村鎮,最近的物流站點距離您家有多遠的問題中(詳見表5),53.15%的受訪者填寫1公里以內,占比在一半以上;另外有11.71%的受訪者填寫5公里及以上。由此數據可見,鄉村物流點仍有較大發展前景和市場上升空間,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建設仍需完善。本小組給出的優化辦法即是整合物流服務資源,建設一體化物流服務站點。
2.2?鄉村物流體系系統問題分析
2.2.1?城鄉物流服務水平差距過大
隨著人均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提升,然而無論是城市還是鄉鎮,都會存在物流服務水平不足與供需不平衡的現狀。農村由于地處偏僻,物流服務水平不足,許多快遞公司都無法將快遞精準送到,村民寄取快遞都需要到鄉鎮上進行。再者,村落分布分散,面積、人口數量都不大,多數都是留守兒童或老人,他們的消費力遠遠達不到驛站的經濟效益,因此很難在農村設立驛站。農村地形多樣,交通問題十分不理想,物流服務水平不高。
2.2.2?鄉村物流配送困難
數據調查顯示(詳見上表1、2、3、5),如今的農村物流建設中仍存在較多的問題。農村交通運輸落后;快遞配送點少、散、亂,信息化程度低,造成農村居民生活不便;物流產業管理制度落后,限制了農村物流市場的上升空間;物流人才稀缺,缺少新進的物流理念和技術。上述短板對農村物流配送多元化建設起到了不利影響。
2.2.3?鄉村物流基礎網絡建設不完善、物流站點少
鄉村物流網絡主要包含鄉村地區的物流線路和在貨物快遞運輸過程中的節點。鄉村道路設施落后,道路的承載量和通行量難以同時允許大量物流車輛的進入。盡管近年來,我國在城鄉一體化道路運輸基礎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由于鄉村道路眾多,工程復雜,還遠遠不足以實現城鄉物流聯通的目標。目前物流站點大多都在鎮上設立,而且只是用來收取存放基礎的快遞,鄉村的倉庫布局較為缺乏。鄉村道路多為雙向車道,交通不暢,不利于大型物流工作車輛進入,物流站點無法建設,很多農村居民在物流收取和寄存方面其實面臨著遠大于1公里的距離,鄉村物流的痛點也在于此。
3?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對策
3.1?政府加強統籌規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應加大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投入對農村道路的規劃和建設。資金扶持方面,在建設農村物流交通時,因地制宜,以物流中心點為主體,向各個物流產業點和居民點輻射,合理規劃運輸路線,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打通并完善“最后一公里”建設。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可以出臺物流運輸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運輸投資商進駐農村物流產業,激發農村物流市場的潛力,打造上升空間。
3.2?增強農村物流配送多元化建設,健全鄉村物流配送體系
整合物流資源,健全鄉村物流配送體系及組織管理網絡。物流企業可以和政府建立合作關系,完善農村物流配送多元化體系建設。物流企業建立滿足當地需求的快遞自取點,并完善自取服務點的規章制度。掌握鄉村物流的特點,合理選擇配送方式。在物流需求量較大的鄉村,鄉企和交通部門可以建立協同合作,避免出現重復配送、配送空載率高等配送問題;在地勢不平穩、鄉村道路質量差的地區,可以選擇穩定性好、安全性高的配送車輛。在遇到具有季節性和分散性的快遞時,交通部門可以合理開通綠色通道,降低配送成本。
3.3?加強農村物流基礎網絡的建設,豐富鄉村物流站點建設
加強農村物流基礎網絡的建設,豐富鄉村物流站點建設。國家大力支持大型物流企業供應鏈下沉至鄉村和“互聯網+”產品離村進城工程,建立長期穩定的由物流鏈接的產銷合作關系。具體措施如下: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選址。建立城市到鄉村、鄉村到鄉村的物流服務網絡。通過在鄉村駐扎物流配送站點,擴大“物流進村”的配送覆蓋范圍,確保滿足鄉村物流末端的服務的需求。打造統一的縣級物流服務平臺,可以有效整合區域內的物流資源,統籌區域內的物流服務,共享物流服務設施,在農產品成熟收獲期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區域內物流能力,及時高效的對農產品進行統一的倉儲與運輸服務。
3.4?拓展鄉村產品的電商市場,創建鄉村物流新平臺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網絡消費已經成為城鄉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拓展鄉村的電商市場,為農村產品“走出去”和工業品“送進來”提供有效可行的新方式。電商平臺近年來已經發展得極為成熟,助農產品可以上架到各個電商平臺與直播平臺。同樣,企業可以聯合高校,開展不同的助農帶貨賽事,充分發揮年輕人的能力,根據賽事設置不同的獎項。除此之外,可以允許社會參與各界進行報名參與,直播可以為他們帶來一個全新的平臺。兩面發展,給農產品走出去提供更多的機會。
3.5?人才培養
重視農村物流人才的培養,加強農村物流市場的培育。農村地區與各大物流企業和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高校層面,利用好寒暑假大學生實習階段,吸引物流專業的學生到農村地區進行調研和實習實踐,為農村物流帶來新生代的力量。培訓鄉村物流配送專員,提高鄉村物流配送服務質量。農村快遞物流是帶動農民就業的重要環節,要充分利用和發揮好鄉民了解掌握地形和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的優勢,培養專門的鄉村的配送人員,保證鄉村物流前端和末端都有足夠專業的物流配送人員,為打通鄉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黃賓,于淑娟.基于城鄉雙向互動的物流配送網絡創新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10):8486.
[2]楊嫚,馮慶華.“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村電商物流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20,(07):3031.
[3]儲濤,賈偉強.農村快遞物流配送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南昌航空大學學報,2019.
[4]賓厚,李嬌,王歡芳,等.鄉村振興戰略下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協同機制發展研究[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