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娜 李雅娜
摘?要:本課題通過文獻研究,總結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相關理論;通過對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研,分析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認可文化自信與課程融合的有效途徑,主要包括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傳統文化宣傳等。研究結合理論和調研數據分析,提出文化自信融入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途徑,從優化教學大綱、教案設計、教學案例選擇、調研項目等方面進行實踐。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教育;藝術設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0.065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國家層面將維護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建立本國的文化品牌作為應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重要策略。高校學生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使命,文化自信教育應積極探索拓展培養渠道,結合專業課與通識課協同發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培養體系。本研究針對藝術設計專業特點,研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激發大學生主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堅定文化自信并進行文化創新實踐和繼承。
1?研究的必要性
藝術設計專業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可通過教學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樹立文化自信。
為厘清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文化自信和自覺程度,了解學生容易接受的提升文化自信的途徑,此次研究進行了問卷調研。分析數據獲知,僅有35.54%的學生對于“什么是文化自信”表示“很清楚”,多數學生表示“了解一點”,還有6.61%的學生表示“不清楚”,文化自信概念的普及還待提升。同時,有90.08%的學生認同增強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強全民族文化的創造力。說明學生們認識到提升文化自信的意義,并愿意參與其中。
就文化價值觀的形成,80.99%的學生認為學校教育會影響他們文化品格的形成,僅次于家庭環境的影響。高校專業教學有必要研究,如何通過有效途徑幫助學生提升文化自信實現文化的創新繼承。
2?研究目的和意義
根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特點,獲取學生就文化自信認知的一手數據資料,厘清其文化自信和自覺程度,據此提出在藝術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文化自信環節的有效途徑。
3?研究方法
通過文獻研究,總結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相關理論;通過對在校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的問卷調研,收集122份有效數據,分析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認可文化自信與課程融合的有效途徑。
4?相關研究分析
4.1?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就文化自信融入專業教學的建議分析
藝術設計類學生由于專業性質問題,自我意識比較強,思維活躍富有創造性,但這也容易造成他們理想信念較為薄弱。如果在專業課程中硬性植入文化自信教育環節,可能會引起他們反感達不到預期的教育目的。本研究設計相關問卷進行調研,了解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對于文化自信及其融入課堂教學的意見,從而設計科學的教學體系,通過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實現潛移默化的文化自信教育。通過有效問卷結果分析可以獲知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
4.1.1?學生有結合本專業提升文化自信的積極性和欲望
就“增強文化自信有何意義”一項的回答,有90.16%的學生認同增強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強全民族文化的創造力,86.07%的學生認同增強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涉及到專業,92.62%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必要在我國的環境類設計項目中體現中國和當地文化特色,這一點是文化自信與專業結合的重要切入點。
4.1.2?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認可的幾種文化自信提升方式
就“高校應怎樣有效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一題的回答中,排在首位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增設傳統文化課程”一項被排在最后(圖1)??梢姡瑢W生對于專業課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傳統文化相關知識和實踐的接受度最高,而直接增設傳統文化課程并沒有預期的接受度。
4.1.3?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認可的文化自信融入課程教學的途徑
就“如何在環境類藝術設計作品中體現中國和當地特色”,89.34%的學生認為“發掘可以融入設計作品的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是有效途徑,緊隨其后的是“研究當地的歷史和文化用于設計作品”(圖2)。可見學生有欲望了解與課程相關的中國和當地優秀傳統文化知識,71.31%的學生認同非常有必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入相關知識點。
就接下來回答“文化自信融入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有效途徑”問題中,排序最靠前的是“課堂教學中融入與專業相關的傳統文化知識點”,其次是“實地調研有傳統文化特色的設計項目”,第三位的是“教師引導與課程設計相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創新設計方式”(圖3)??梢?,本次課題研究可以就以上三點途徑,對教學大綱、教學方法、教案設計進行提升以達到文化自信有效融入課程教學的目的。
4.2?大學生文化自信教育相關理論研究
4.2.1?幫助新時代大學生認識堅定文化自信的內涵
大學生作為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文化的主力軍,需要引導他們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價值,批判性看待外來文化,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生命力。
(1)引導新時代大學生高度認同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宣揚了經久不衰的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备咝=虒W應引導大學生理解宣揚和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使大學生認同并深刻理解中華文化,形成具有民族文化內涵的共同價值觀。
(2)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堅信中華民族的文化生命力。
歷史證明,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中華文化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我們需要通過校園文化建設、課程教學,引導大學生們積極地認識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和強大生命力,對其發展抱有更為堅定的信念。
(3)引導大學生對外來文化持理性態度。
在現今信息網絡時代,傳播媒介的更新交替和自媒體使得文化信息的獲取更為便利。針對外來文化,需要引導大學生明辨是非理性看待,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辨別外來文化的優劣之處,結合自身學科專業,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中外文化的有效交融。
4.2.2?堅定文化自信結合專業教學提升學生專業素養與創新能力
專業素養包括專業的知識、專業的能力以及與專業相關的價值觀體系。我們應引導學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專業上以文化自信激發創新創造能力,更好地把專業理論與我國的文化、國情進行結合,實現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的本土化創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4.3?教學設計融入文化自信教育環節的途徑
結合前面的問卷調研分析和文化自信教育理論研究,以《商業空間景觀設計》為實踐教學案例,思考教學設計的改進,從教學大綱調整、教案設計、設計實踐調研、教學理念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更新。
(1)優化教學理念:課程中加入中國傳統商業建筑和街區景觀的大概演變過程,深挖當代中國商業空間的經濟、文化特點,引導學生思考中國特色的景觀設計的方法和要點。幫助學生立足中國當地特色和優秀傳統文化,把握世界層面最前沿的商業空間景觀設計理念和趨勢。結合課程設計實踐,指導學生完成具有中國特色和當地文化傳統的商業空間景觀設計作品,思考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提升設計能力。
(2)優化教學目標:加入文化自信教育目標,指導學生在學習中國商業建筑和景觀演變的基礎上,掌握適宜當代中國商業空間景觀設計的基本方法。
(3)教學重點的體現:在教學重點中明確中國當代商業空間景觀的功能、特征、要求等;結合中國經濟特色和文化特點進行商業空間景觀設計的程序與方法。
(4)豐富課程教學內容:理論教學方面,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商業景觀的發展脈絡及現狀,研究當代中國經濟背景下,中國特色的商業空間景觀設計的需求。
案例研究方面,通過課上講授中國當代經典的商業景觀設計案例、小組同學調研當地特色的商業景觀項目,引導學生學校中國特色的商業景觀規劃設計案例。
實踐調研點選擇,到具有中國特色或者反映上海商業文化特色的商業景觀項目進行測繪,制作考察報告,鼓勵學生觀察學習實際案例,觀察當代中國的商業運營模式,掌握商業空間景觀設計區別于一般公共空間景觀設計的特征和注意點。
設計實踐教學方面,以課程設計作業為實踐載體,和學生共同探討如何在設計作品中創新性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以及挖掘當地歷史和特色。
5?結語
總體上,本次課題通過理論研究和問卷調研,結合商業空間景觀設計課程,對文化自信融入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途徑進行了研究。依據研究數據和理論,對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設計、教學案例選擇、實踐教學環節幾方面進行了針對性優化。后續進行教學實踐實驗,并收取學生反饋,進一步優化文化自信融入藝術設計課程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張路.大學生受社會思潮影響的內外因素與引導策略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2(17):181182.
[2]楊亞輝,王興敏.媒體融合背景下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路徑[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07):247248.
[3]侯小鵬.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導刊(下旬),2019,(11):9899.
[4]邵國莉.藝術院校大學生文化自信對其藝術生涯的重要意義[J].傳播力研究,2019,3(30):35.
[5]孫長城,朱志偉.新時代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與提高專業素養關系的思考[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9,37(0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