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考公熱”現象伴隨而生,在考公、考編群體中出現了“巡考、進面”等專用語。巡考,指的是巡回各地參加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考試,通過多次考試增加上岸機會;進面,即“進入面試”,是指考生的初試成績達到了分數線,能夠進入面試,這意味著他們“上岸”的幾率增大了一些。等待“上岸”的他們,為什么加入巡考大軍?巡考中,他們付出了哪些?“上岸”,是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
輾轉巡考,只為爭一個進面的機會
2022年7月,22歲的小春從福建某高校建筑專業本科畢業。由于一直沒找到工作,她開始在家全職準備考公、考編。
最初,小春感覺備考“有點難”,但她學進去后發現,公務員考試的兩門科目——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行測)和申論,考的是知識積累,或多或少有所儲備,“公務員考試沒有所謂的‘零基礎”?!爱斎唬伺ν猓灿羞\氣問題?!睂崙疬^程中,小春經常出現“只差一兩名,甚至只差0.2、0.01分”的情況,在她看來,通過巡考來增加“進面、上岸”的概率,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報了20多個崗位”的小春是湖南人,半年多來,她輾轉巡考于湖南、福建、廣東3個省份,已記不清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場,她只記得“去一次的路費至少要幾百元”。
“考一兩次上岸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我考十幾次總能有一兩個進面機會吧?!痹诒本┠场?85”高校讀研二的菲比即將畢業,從2022年11月開始,她報考了9個公務員崗位,“這就類似于秋招的海投,我覺得很正常”。
踏上巡考之路的年輕人,面臨的往往是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2022年7月,吳江(化名)進入湖南一地事業單位做合同工,他需要兼顧工作與學習,“早上8點上班,12點休息,中午到下午兩點半,別人休息,我就看書學習”。下班后,都是他見縫插針的備考時間,直到凌晨一兩點才會休息。
周末,吳江會踏上考試之路,在湖南省內巡考。他總共報考了26個崗位,很多都是縣鄉一級的基層單位,由此也去了很多他以前不知道的地方。有的地方沒有直達高鐵,“最長我坐過七八個小時的大巴,很多時候凌晨二三點才到”,他無法準確統計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只感覺到,“別人在睡覺,我卻在準備考試,這個時候是最心酸的”。
“我報了各地的7個公務員崗位,還在央企、國企投遞了100多份簡歷。”北京某高校經濟學類專業的研究生劉曉豪(化名),今年7月即將畢業,為了給自己尋找更多機會,從2022年下半年升入研三后,他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的備考狀態。有人擔心他無法兼顧太多的筆試、面試,但他卻認為這樣能鍛煉語言把控能力、時間協調能力和事務安排能力,“樂在其中”。
目前,劉曉豪已收獲了10家企業的錄取通知,同時還在準備兩個公務員崗位的面試。算上食宿,他已經在巡考上花了五六千元,但他仍然堅定地將當公務員作為第一選擇。
成本巨大,為什么要靠巡考來“上岸”
“一個班40個人,可能有4個讀博的,五六個去企業的,剩下全是考公的。”在北京某“985”高校讀研二的阿巍,粗略計算發現,他們班有超過七成人正在考公、考編。年輕人對考公、考編趨之若鶩,是出于何種考慮?“成為編制內的教師,看起來是我的唯一選擇?!痹S多巡考人把工作穩定性作為第一目標,白葉(化名)也是如此。
2021年6月,她從湖南某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畢業,進入長沙的一家公立幼兒園做合同工?!爱敃r面試時,招聘廣告上稱能夠繳納五險(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包食宿,三年以后解決一金(住房公積金)?!碑斔c園方簽了合同后才得知,實際情況和招聘廣告上承諾并不一致,“幼兒園園長說不給我解決住宿了,公積金也不知道何時能落實到位”。
2022年,吳江拿到了長沙一些中小公司的錄取通知,他發現這些公司的保障機制并不健全,“大部分的公司根本不會給你繳公積金,很多中小型公司也直接說明,至少工作一年,公司才會給繳五險,說是要‘看到你的穩定性”。
事實上,被視作“福利”的五險一金,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義務?!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2021年印發的《長沙住房公積金繳存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社會團體(以下統稱單位)應當為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在職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
還有一些人,則是在父母的期望下作出選擇。阿巍是山東人,為了滿足父母的心愿,本科階段就作好了考公的規劃。他介紹,一些公務員崗位招聘會限制專業。本、碩階段,他選擇了外交學專業就讀,“這屬于政治學大類,在這一類別下,有許多符合我興趣、專業對口的崗位,在選崗方面比較順利”。然而,有人并沒有認真作好未來規劃,就盲目跟風踏上了巡考路。
阿巍的社交媒體有近6萬粉絲,很多是在考公、考編路上的同行者。他注意到,一些生化環材專業的同學在公務員崗位中沒什么選擇權,只能被迫去選一些“三不限”的職業,“這意味著競爭很激烈”。
生化環材,是生物工程、化學工程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四個領域的統稱;“三不限”則是指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考試中不限專業、不限學歷(大專以上)、不限戶籍的崗位。
在湖南某高校就讀生物工程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王新(化名),今年7月即將畢業。“一開始想繼續深造,結果考研失敗了?!痹诟改傅钠谕?,他“被迫”報名了5個公務員崗位,“都是三不限,報錄比甚至是好幾百人中進一個人”。經過努力,得到一個崗位進面的機會,他卻最終放棄了,“月薪三千,離家太遠,根本就不可能在那里工作”。
“大家都想上岸,所以才出現了巡考現象?!卑⑽∮X得,沒必要過分苛責巡考人,人們面臨的機會都是公平的,“有人同時考上了幾個崗,只能選擇一個崗位,后面的機會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也有聲音認為,“為了上岸而上岸是不明智的”。劉曉豪稱,衡量自己的需求最重要,“我看重的是個人發展,對于發展前景好的城市、有上升空間的崗位和單位,我都會考慮”。在他看來,一些人只是為了“上岸”而巡考,沒有綜合考量自身需要和崗位匹配度,即便“上岸”也可能難以接受,甚至不能融入當地,影響了自身發展,這都是在盲目考公。
“能對自己的未來發展作出清晰規劃再去考公,成功率會更高。”由于準備充分,阿巍考的7個崗位,有5個成功進入面試,“公考考察的是通用性的職業能力,實力強,在哪兒都能嶄露頭角”。如今,他已進入心儀的單位,能在崗位上將所學的外交學專業與具體工作職責結合起來,讓他很有獲得感、價值感。
有些人靠著巡考上了岸,有些人還在努力游向岸邊?!安还苌蠜]上岸,走好腳下的路,才能找到通往未來的答案?!卑兹~說。
(摘自《中國青年報》劉胤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