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遼 胡特旗
法治建設是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堅強支撐保障,也是中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中建四局貴州投資建設有限公司(下稱“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積極落實國務院國資委法治央企建設要求,下好法治建設“先手棋”,通過強法治、促管理、防風險等一系列“硬核”舉措,確保企業在法治軌道上不斷深化改革、防范風險,充分發揮法治建設、合規管理在價值創造鏈上“守底線”的功能定位,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全面推進依法合規治企。
強化企業頂層推動 提升依法治理效能
近年來,90家中央企業將依法治企要求納入考核評價體系,全部央企均設立了合規委員會,“決策先問法、違法不決策”理念漸入人心。如今,在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和所屬子公司各項重要會議上,“企業決策是否合法合規,項目是否存在重大法律風險”的問題已成為“一把手”在作出重要經營決策前重點關注的話題。
為強化法治體系建設,壓實法治建設主體責任,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黨組專門成立了法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董事長、黨委書記任組長,總經理和總法律顧問任副組長。如此高規格的法治建設頂層領導機構,使得公司各項崗位職能不斷豐富,引領力不斷加強。公司還根據建筑行業的特點、管理架構等實際情況制定了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實施辦法,厘清了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在法律事務機構建設、法治人才隊伍建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建設等方面的權責,確保與法律有關的每一項工作都有人落實。
“持續推進企業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制度的實施,充分發揮了‘關鍵少數對法治工作的示范作用,體現了企業必要的責任和擔當。”近日,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馮源在接受《法人》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持之以恒推進第一責任人制度在各級次單位落實、落地,確保將第一責任人履職制度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
不僅如此,為確保企業頂層法治專業化,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還積極完善總法律顧問制度,修訂了總法律顧問“入位”高級管理人員企業章程,并通過總法律顧問列席會議、述職、培訓等工作,切實擔負起推進企業法治工作水平提升的主要責任。2022年,企業總法律顧問趙國華共列席黨委會15次、董事會13次,對489個決策事項發表獨立意見并提出專業建議。作為貴陽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中建四局高級講師,趙國華多次榮獲優秀員工、優秀企業法律顧問等稱號。
“緊抓‘關鍵少數,引領‘最大多數,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形成了領導帶頭、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法治建設大格局,突出了各級領導干部對企業法治建設的引領帶動作用,強化了企業法治工作重視程度、開展深度和覆蓋廣度。”趙國華說。
加強企業合規建設 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在市場競爭中持續強化企業合規已成為一種趨勢。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合規管理在探索中不斷強化,總法律顧問趙國華兼任首席合規官,牽頭全公司合規管控,全面推進合規建設。公司按照“誰的業務誰負責”的原則,成立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依法依規治企領導小組暨公司合規管理委員會,按照“管宏觀、謀全局、抓大事”的要求,系統性謀劃企業法治建設全面工作,強化全級次、全領域、全方位合規,實現合規要求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隱患,著力推動法治工作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構建了以合規管理制度為基石、重要領域專項合規管理辦法為骨干、具體業務合規指引為補充的合規制度體系,將合規要求全面嵌入制度流程和崗位職責。采取授權事項清單與綜合授權書并行方式,深入推進分級授權,全年簽署分公司綜合授權書4份,項目綜合授權書49份,公司直管項目綜合授權兩份,并制定負面清單58條,明確職責定位清晰,確保企業合規經營。同時,深化公司改革檢查調研,對4家分公司、7個項目等開展現場調研檢查,全面梳理當前深改過程中存在的亮點和不足,實施整改糾偏。
人既盡其才,則百事俱舉。趙國華對記者表示,公司一直堅持將法治人才作為企業法治建設的核心資源,將法治人才隊伍建設、專業能力建設作為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高水平法治工作、企業合規的關鍵。一方面,以打造法治合規人才為核心,明確各子企業的配備要求,確保每個子企業、每個部門都有專職合規人員,2022年以來,公司法治人才團隊人數由8人增長到15人。同時,打通專業成長通道,健全法治人才培養機制。另一方面,強化激勵機制,對于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人員每月發放1000元津貼,對于在重大風險管控、應收賬款催收、法律糾紛處置等方面取得突出貢獻的法務人員給予專項獎勵,為企業留住人才建立了制度保障。
當前,企業合規理念已深深植入公司每一位員工心中。趙國華介紹,在“合規管理強化年”的背景下,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積極加強全員合規文化培育,邀請貴州財經大學教授、律師事務所合規專家開展建筑施工企業合規管理專題培訓,從各重點合規領域可能面臨的合規風險進行闡述,培訓人數達100余人。同時,由領導干部在公司法治大會上率先垂范,帶領兩級單位全體人員簽署《合規承諾書》并進行合規宣誓,使“全員合規”成為廣大干部職工的自覺遵循原則。
“企業賴以生存的質量、效益,源于依法合規經營,源于產生質量和效益的每一個環節,源于每一個崗位的每一位員工。合規經營就是為業務保駕護航,是為了更好地促進業務發展。在發展、開拓業務和同業競爭中,只有緊緊遵循合規經營理念,提高管理質量,才能保證企業業務經久不衰。”剛參加完企業合規培訓的員工夏怡對記者說。
完善風險防控機制 提升風險管控能力
“防范化解法律風險一直是建筑企業法治工作的首要關注點。”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蘇洋告訴記者,過去企業經常是問題發生了才想辦法解決,只能充當“救火隊”的角色。但如果可以構建全面覆蓋、全程管理的法律風險防控機制,將大力提高企業風險防控能力,把“救火隊”變成“防火隊”,給企業運營建立良性循環。
前不久,在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某項目上,因甲指分包、甲供材滯后等原因,引起整體工期延誤。如果按照施工合同工期違約條款,甲方將有權向公司索要每日合同結算總價的0.5‰作為賠償。經審慎評估后,公司果斷向甲方發函并明確延期原因,最終為項目規避了約1300萬元的工期違約損失。
上述風險防控、規避公司損失的案例只是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不斷提升風險管理的深度和實效,風險識別、預警和防范能力不斷強化,重大風險防范化解能力不斷提升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建立風險合規委員會,從企業現金流風險、應收款項風險、抵債資產風險、客戶信用風險、承包合同質量五大風險領域進行深度評估分析,層層落實風險管理責任,明確風險管理工作的牽頭和主責部門,明確相關參與部門的風險管控職責,并不斷強化運用機制,按季度通過風險合規委員會發布商務成本風險、工期風險、財務資金風險等預警提示,對重大事項決策和重大風險等事項召開會議,將風險合規委員會機制向三級單位、項目部延伸,持續推進風險合規委員會有效運行。全年累計發布風險預警7次,監控商務成本預警項目49個,監控工期風險預警項目56個,真正做到了未雨綢繆、精準研判和妥善應對。
“風險管控機制的運用不僅防范了風險發生,也加強了公司對已發案件的化解,不只是簡單的‘滅火減損失,而是真正做到‘消防挽損失。”蘇洋介紹,公司兩級黨委建立健全了糾紛案件管理機制,不斷深化案件管理“壓存控增、提質增效”專項工作,并依托法規信息系統,確立案件統一分級管理和監督預警機制,加強法律糾紛風險管控。同時,完善非訴案件解決機制,及時處理律師函、催款函,通過協商、調解、和解等多種方式將糾紛解決在訴前。強化法律清收清欠,敢于并善于通過法律途徑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兩年來,公司共完成訴訟立案37件,訴訟標的25.74億元,實現減損2.71億元、確權5.96億元、回款2.25億元。
奮斗新征程,法治筑根基。當前,建設法治中國、深化法治央企建設的目標已然明確。中建四局貴州建設公司秉承法治宗旨,保持昂揚斗志,奮力開創法治合規與風險內控工作新局面,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保駕護航。
(責編 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