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棟
隨著國際貿易合規建設的發展,對出口合規管制問題越來越受到各國重視,大量因商業伙伴不合規而導致進出口企業受到處罰的案例層出不窮。本文從出口管制與合規角度,闡明商業伙伴合規的概念及內容,以及如何審視及規范商業伙伴關系。
商業伙伴合規內容及風險評估
商業伙伴合規是指公司在與商業伙伴合作時,為確保其伙伴遵守法律、道德和倫理標準,而采取的一種管理和控制手段。商業伙伴包括供應商、代理商、分銷商、合作伙伴等,在公司供應鏈和業務拓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商業伙伴合規是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建立誠信、公正、透明的商業伙伴關系,防范商業風險和維護聲譽的重要手段。
一般來講,商業伙伴合規內容包括四個方面:首先,聘請商業伙伴前的盡職調查。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在決定與商業伙伴合作前,應對其進行盡職調查,了解其是否符合法律和倫理標準以及是否存在財務、商業和聲譽風險等問題。其次,合作協議的約束。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應在合作協議中,明確規定商業伙伴必須遵守的法律、道德和倫理標準以及違規行為的違約責任和后果。再次,定期的合規審查。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應定期對商業伙伴合規情況進行審查,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為,減少商業風險。最后,培訓和溝通。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應對商業伙伴進行合規培訓,提高其對法律、道德和倫理標準的認識和遵守水平,同時加強溝通和協作,促進合作關系穩定和持續發展。
在商業活動中,商業伙伴風險評估要點往往包括:商業伙伴所在地的法律、政策環境及監管要求;商業伙伴的行業、背景及信譽度;商業伙伴涉及的產品、服務及供應鏈環節等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商業伙伴股權結構和財務狀況;商業伙伴是否存在潛在的賄賂、洗錢、涉恐融資等風險。
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構成
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是指一套包括制度、流程、職責、培訓等要素的管理框架,旨在確保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商業伙伴在商業伙伴關系中遵守法律法規、道德規范和內部規定,控制合規風險。
首先,應關注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的要素,在制度和流程方面,包括合規政策、流程、制度和標準文件等,明確商業伙伴合規要求、職責和流程,確保規范管理;在風險評估方面,包括制定評估標準和方法,對商業伙伴進行風險評估和分類,分類后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在合同管理方面,包括制定合同范本、審批流程和管理制度,規范合同簽訂和執行流程,確保合同合規;在培訓和教育方面,包括開展內外部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和商業伙伴的合規意識和能力;在監督和檢查方面,包括建立合規監察和檢查制度,定期開展合規檢查和風險評估,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改進。
其次,應把握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的建立。建立商業伙伴合規體系,是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確保商業伙伴合規的重要舉措,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制定合規政策,制定明確的商業伙伴合規政策,包括反商業賄賂政策,出口管制政策等,確保合規要求被充分傳達和執行;建立合規團隊,組建合規團隊,負責商業伙伴合規事務的日常管理和監督,確保合規制度得以貫徹執行;建立合規標準,制定商業伙伴合規的標準和流程,包括商業伙伴的評估和盡職調查、簽訂合規協議、監督和管理等;提供培訓,為商業伙伴提供必要的培訓和教育,確保他們充分理解企業合規要求,并且有能力按照要求執行;實施監督和審查,對商業伙伴的合規情況進行定期監督和審查,并對違規行為采取相應的處罰和糾正措施;建立合規文化,讓員工和商業伙伴都明白企業合規要求和標準,并且積極踐行。
建立和完善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需要企業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但是,這是企業確保合規的基礎。只有通過建立合規管理體系,才能有效地管理商業伙伴合規風險,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和商譽損失。
最后,開展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評估。定期對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進行評估,可以持續完善和提升其功能和效果。對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的評估可以通過以下步驟來實現:第一步,定期檢查合規管理體系效果,包括合規管理的實施情況、發現的問題和處理情況等,從而確保體系有效性。第二步,定期對合作伙伴進行風險評估,包括對伙伴的合規程度、反腐敗措施、信譽度等方面評估以及針對特定地區或行業的風險評估。第三步,通過參加行業會議、研討會等,與業內同行分享合規管理經驗和最佳實踐,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效果。第四步,根據評估結果和實踐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合規管理體系,包括政策制度、流程規范、培訓教育等方面,從而達到持續提升目的。第五步,企業應該注重建立健康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將合規管理融入到企業文化之中,從而實現合規文化的推廣和強化。
以上步驟是商業伙伴合規管理體系評估和提升的基本流程,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和完善。
出口管制新環境下商業伙伴合規問題
首先,應明確商業伙伴合規和出口管制的關系。商業伙伴合規和出口管制是兩個緊密相關的概念。出口管制是指國家或地區為了保障安全和利益,對出口、轉移和再出口物品進出口活動實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而商業伙伴合規是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為遵守法律、道德和倫理標準,規范商業伙伴行為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手段。商業伙伴合規與出口管制存在以下關系:合規審查、合同管理、出口管制風險控制、監管合規等。合規審查是指商業伙伴合規需要對商業伙伴合規情況進行審查,而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商業伙伴是否存在出口管制風險進行評估;合同管理是指商業伙伴合規需要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商業伙伴是否遵守出口管制法律、規定和標準,并且必須遵守相應法律和標準;出口管制風險控制是指商業伙伴合規需要建立合規風險防控體系,對出口管制風險進行有效識別、評估和控制,保障企業合規經營;監管合規是指商業伙伴合規需要遵守出口管制相關的法律和標準,并接受監管部門檢查和審計,確保企業出口活動符合法律和規定要求。因此,商業伙伴合規與出口管制密切相關,兩者協同作用能夠有效減少企業在跨境業務中的合規風險,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其次,應掌握出口管制法規在商業伙伴合規中的應用,具體包括:確認管制范圍,即確定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管制法規范圍,了解涉及的物品、技術和目的地等信息;制定內部管制政策,包括出口管制制度、內部審核程序、出口合同審核等;建立出口管制制度,根據所在國家或地區的出口管制法規,制定適合企業的出口管制制度,確保企業出口活動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建立合同審核程序,確保出口合同的內容符合出口管制法律法規;建立內部審核程序,對出口管制活動進行自查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建立培訓計劃,為企業員工提供必要的出口管制培訓,提高員工合規意識和出口管制技能;建立記錄和報告系統,記錄出口管制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及時向管理層匯報;實施監督和管理,對出口管制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發現違反出口管制法規的行為及時糾正。
違反出口管制法律法規可能導致企業及個人經濟和聲譽損失,甚至涉及刑事責任。因此,企業和個人應當切實遵守出口管制法規,建立和完善出口管制合規管理制度,確保出口活動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無論是傳統的商業伙伴關系,還是出口管制合規新視角下的商業伙伴關系,都強調商業伙伴之間的緊密合作和互相之間的信任,都需要依靠商業伙伴提供資源,共同實現商業目標和創造價值。
但是,在合規風險控制新視角下,對商業伙伴關系的管理更加注重對風險控制和合規性審查。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需要對商業伙伴進行全面盡職調查,確保商業伙伴的合規性和誠信性,需要建立有效的合規管理制度和風險評估機制,通過合規審查、合同管理和業務監控等手段,及時發現和應對商業伙伴合規風險。
因此,出于對風險控制和合規性的強調,出口管制合規新視角下的商業伙伴關系,需要從事跨國業務經營的進出口企業通過全面合規管理機制,更加謹慎地選擇商業伙伴,以確保企業對自身風險的控制,并實現與商業伙伴之間更長久和密切的合作。
(作者系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國際法律事務中心主任)
(責編 惠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