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檔案
池曉玲:廣東省名中醫、嶺南名醫,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主任醫師,教授,正高二級,博士生導師。
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肝病分會副會長,廣東省藥學會中醫肝病用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肝膽疾病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醫哲學訪問學者,全國第六批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國家中醫重點肝病專科學術帶頭人及項目負責人,國家中醫肝病重點??茀f作組組長。
主持及參與2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其中主持國家“十三五”“十二五”重大傳染病專項子課題各1項。主持制定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制定3項。獲得科技成果6項,專利5項。 發表學術論文140余篇。主編及參編專著22部。
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發展至肝硬化、肝癌及相關并發癥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但肝纖維化可逆轉、可阻斷。中醫治療方案均在肝纖維化防治中有顯著的療效優勢。
1.中藥復方/中成藥治療肝纖維化,改善慢性肝病結局
慢性肝病導致的肝纖維化可逆轉。中藥復方/中成藥治療能夠有效阻斷、逆轉肝纖維化的進展,并且能夠改善晚期肝纖維化、肝硬化的臨床結局,降低肝癌的發病率。Liu 等研究發現,應用安絡化纖丸聯合恩替卡韋治療基線肝纖維化F≥3的患者78周,治療組肝纖維化逆轉率優于單用恩替卡韋治療。復方鱉甲軟肝片聯合應用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的研究也顯示類似的效果。單獨應用安絡化纖丸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輕癥肝纖維化患者48周,治療組較安慰劑逆轉率明顯提高。
扶正化瘀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能夠逆轉應用恩替卡韋治療2年后的持續性晚期肝纖維化,其中56.1%的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出現肝纖維化逆轉,較單用恩替卡韋提高15%。時克等研究顯示,抗肝纖維化治療是預防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年發生肝癌的獨立保護因素,抗肝纖維化聯合抗病毒治療患者3年內肝癌發生率低于抗病毒組。應用復方鱉甲軟肝片聯合恩替卡韋治療肝纖維化,能夠降低肝癌的發病率,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的臨床結局。
meta分析顯示,活血化瘀法聯合西藥可進一步改善肝纖維化患者的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肝功能指標及影像學指標,提高療效。
2.中醫外治法提高肝纖維化療效,彰顯臨床治療特色
多種外治法如穴位貼敷、針刺、艾灸、中藥離子導入、膏藥外敷等均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優勢。
2.1艾灸:艾灸的方法多樣,除傳統的懸灸、麥粒灸、隔藥灸等方法外,艾箱灸、熱敏灸、雷火灸、督脈灸、溫針灸等灸療方法也廣泛在慢性肝病的治療中應用。如李輝等應用雷火灸治水四穴聯合搐鼻療法可以明顯改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臨床癥狀,降低門靜脈壓力、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李嘉等開展研究發現馬蘭草灸臍可以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肝纖維化程度,其機制可能與馬蘭草臍灸法通過線粒體細胞凋亡途徑、降低活化的HSC線粒體膜電位、釋放相關凋亡因子促進活化的 HSC 凋亡有關。
2.2針刺: 針刺治療肝硬化、晚期肝纖維化多取中脘、關元、足三里、上下巨虛等穴,并實施補瀉手法,通過穴位刺激,起到健脾和中、溫補陽氣、舒肝理氣等功效。李菁等應用針刺雙側上巨虛、下巨虛、足三里、天樞、中脘及關元穴,聯合四君子湯治療肝硬化,發現治療組在改善患者肝纖維化血清標志物等方面優于對照組。劉佳等在抗病毒、保肝抗炎、利尿治療的基礎上,應用針刺取足三里、上巨虛、下巨虛、中脘、天樞、關元穴治療老年性肝硬化,治療組在血清肝纖維化指標、腹水、下肢水腫等臨床癥狀改善方面均優于對照組。
2.3穴位貼敷:穴位敷貼的方式能夠扶正祛邪、調理陰陽,進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環,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高慧等應用補益肝腎膏在期門、日月、章門、肝俞、膽俞、脾俞等穴進行穴位貼敷治療乙肝肝纖維化,能夠促進乙肝纖維化患者肝功能恢復及血清肝纖維化指標改善。劉汶等應用清熱解毒膏神闕穴穴位貼敷,配合應用關幼波先生的清化解毒方治療濕熱型慢性乙型肝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肝功能指標及肝纖維化指標。
3.藥膳食療是輔助逆轉肝纖維化的有效補充手段
程明亮等研究發現一些食物具有較確切地對抗氧化應激或抑制炎癥反應的特性,例如藍莓、蘋果均可通過調節氧化應激達到逆轉肝纖維化的作用,食療可輔助逆轉肝纖維化。羅利娟研究顯示辨證施膳聯合自我管理能夠較好地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營養狀態,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劉全忠等應用健脾補腎利水方+利水方穴位貼敷+夜間藥膳治療肝硬化陰虛水停證肝硬化腹水患者,能夠較好地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膽堿酯酶,減少腹水量,改善患者肝臟儲備功能。陳凱生等應用軟肝煎加減方聯合藥膳治療肝硬化腹水合并營養不良,經過治療后,患者腹脹、黃疸、無力、下肢浮腫、少尿、納呆消失時間均較對照組縮短,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有所升高。
4.中醫特色慢病管理是肝纖維化及其并發癥的有效輔助手段
中醫特色慢病管理的特點:重視全程、覆蓋全生命周期,在五運六氣學說指導下建立預測、預防、治療、康復的指導方案,通過體質辨證,對不同體質的患者給予情志、飲食、運動、生活起居等方面的建議及調整方案,進而采用中醫“話療”形式,為患者進行中醫健康理念疏導、健康教育等亦宣亦治。張廣清等研究顯示,在常規中西醫內科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醫特色慢病管理方案可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營養不良患者的營養狀態,改善主觀綜合營養評估量表積分、提高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療效優于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