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
2021年“雙減”政策實施后,如何有力、有效、有序提高課堂教學質效,已經成為教師探討的共同話題。因為只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才能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我認為,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強化“三個關鍵環節”,提高數學課堂質效,促進學生能力顯著提升。
一、強化備課關鍵環節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備課中要備好課標,掌握教學目標,明確教學目的,分析本節課在教材中、單元中的地位與作用,有的放矢地選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策略,力求學生最優化、最大化地接受新知。并且備課中要備好學生,正確評估學生現有知識水平、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新舊知識體系有效銜接,讓學生有效、有序接受新知。另外,備課中也要備好問題,現在的課堂教學倡導問題精準化,抓住教學重難點,有質量地提出教學問題,讓學生巧妙突破重點,強化難點。如我在教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用數對確定位置》時,設計這樣的問題:數對中的兩個數,第一個數表示什么意思?第二個數表示什么意思?數對(4,3)和數對(3,4)有什么本質不同?這樣的提問才能精準掌握學生對新知的接受程度。
二、強化授課關鍵環節
授課是學生接受新知的關鍵環節。在授課過程中,課堂教學引題很關鍵,實踐證明:用故事、游戲、對比等獨特形式揭示課題,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注重新舊知識聯系。如我在教《用數對確定位置》時,從確定方向,引出 “橫、豎軸”,通過“橫、豎軸”,巧妙引出“列和行”,并通過找對應點來確定數對由兩個部分組成,以及每個部分表示的意義。注重教學重點、難點環節。有效破解教學重點、難點,這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我在教《用數對確定位置》時,為了讓學生記住數對中,前面一個數表示列,后一個數表示行,第一遍讓學生根據板書說一說,動手畫一畫。第二遍讓學生眼睛閉起來說一說,動手畫一畫,記在腦海里。第三遍讓學生眼睛閉起來說一說,動手畫一畫,記在心里,再用開火車形式提問學生“列和行”表示的意義。
三、強化練習關鍵環節
練習是檢驗新知達成的重要手段,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題目,了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好地向教師展示教學的效果。教師通過練習,對本節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對于共性錯誤環節(或疏漏環節),教師可以集體訂正(或重新強調、傳授彌補),不斷完善教學。
總之,教師要通過強化備課關鍵環節、強化授課關鍵環節、強化練習關鍵環節等,有序達成教學目標,不斷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