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玲

古麥嘉禾一直深耕內容行業,從人人網到微博、微信、公眾號再到如今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從未脫離過內容行業,在豎屏短視頻之前有過多年的圖文及橫屏短視頻內容創業積累,一直跟著流量走,切入短視頻領域我們只是順勢而為。
2020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新增“網絡微短劇快速登記備案模塊”,統稱短劇為“網絡影視劇中單集時長10分鐘以內的劇集作品”,正式將短劇行業納入規范化管理。也就在這個時間段,古麥嘉禾正式進入短劇賽道。
古麥嘉禾從2019年至今共創作了100部微短劇作品,旗下達人通過短劇漲的粉絲量已經達到3000萬,是短視頻平臺快手“星芒計劃”最早期的創作合作方之一。曾打造過《我在娛樂圈當團寵》《這個女主不好惹》《家庭主婦逆襲》等播放量突破3億的短劇作品,也讓古麥嘉禾在短劇賽道中擁有了一定知名度。
做好內容品牌?解鎖流量核心密碼
在內容高質量發展、日益品質化的今天,古麥嘉禾一直秉持著做好內容品牌的初心。我們認為微短劇并不是一個直接從無到有、橫空出世的內容形式,而是持續創新的行業,從來不缺新花樣。有人認為微短劇是長劇的縮短形式,我們并不認同這種說法。微短劇得益于短視頻迅速發展,但并非短視頻的時代產物,其便捷的觀看體驗和創新的內容敘事邏輯,已成為一種既能滿足觀眾即時內容需求,又能兼顧內容IP延展的內容格式。
古麥嘉禾是一家MCN機構,相比較MCN機構、網紅經紀公司這種稱呼,我們其實更愿意被稱為一家內容制作公司。我們95%的短視頻內容賬號的都是自己從零開始孵化的,自孵賬號的高標準化,在前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爆款內容以及相應的粉絲轉化。
古麥嘉禾擁有優質內容IP 300多個,始終關注內容領域,拓展IP發展,擁有完善的新媒體內容創作及運營機制。比如說協助賬號IP良性運轉的運營,為內容創作提供創作思路和方向的數據分析,為高效創作提供保障的全鏈路制作團隊,以及為內容產生商業化價值的營銷策劃和商務團隊。
我們認為流量的核心就在于內容創作,微短劇之所以在古麥嘉禾能夠迅速發力,是基于我們一直堅持劇情領域內容創作,這也是我們擅長的領域,堅持不斷創作孵化賬號核心內容也是公司的一個戰略方向。我們認為只有對內容創新有足夠強的駕馭能力,有一支強悍優秀的內容創作團隊,才能讓公司保持比較昂揚的生命力。
做好商業化運營 推動品牌破圈營銷
內容創新是能夠滿足市場用戶不斷升級的需求,不斷迭代自己內容創作思維和模式。只有借助優質內容持續輸出的能力,在不同方向上都有優質作品輸出,真正成為一個內容品牌或是微短劇內容平臺,才能夠助力行業發展和賦能新的創作者。
從2021年開始,微短劇逐漸進入品牌廣告視野,因為微短劇整體爆款率比較高,能夠給品牌產品更大的創意及宣推空間,獲得更大曝光規模,“種草”價值也更高,能幫助品牌實現人群資產的沉淀,用微短劇內容題材和格式去復原產品所傳達的價值,內容和商業化都是雙贏。
微短劇并非從無到有,是基于古麥嘉禾前期一直深耕劇情內容創作。而微短劇在我們看來,是在劇情類短視頻基礎上的內容形式革新及升級,是劇情賽道的新藍海。作為一種全新的劇集形式,微短劇規模發展非常快,從業者入局用“搶占”這兩個字也不為過。
關于商業化變現,有很多朋友問我們怎么理解微短劇內容商業化,也有很多人好奇古麥嘉禾為什么會踩上短劇風口。答案是我們發現了微短劇這類內容對于品牌來說會更有吸引力,借助快手星芒短劇近兩年的勢能,我們得以接到更多的品牌定制商單,在劇集以外,我們的達人也因為微短劇獲得了更高的影響力。在漲粉和劇集以外,視頻接單率也變得更高,可以說微短劇正在讓內容變現這件事情變得更加容易。
除了微短劇的內容品質在持續提升外,品牌在微短劇營銷上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通過微短劇優質內容持續的創作能力,基于不同品牌對應用戶的消費特點及品牌拓展目標,為品牌定制專屬內容。
品牌的多次復投行為也進一步說明了品牌可以借助追劇時沉浸式的場景化推薦,拉近用戶與品牌關系,深入貫徹品牌心智;再結合微短劇較強的內容連續性,能給品牌產品更大的創意和宣推空間,微短劇的商業價值被進一步關注到,也正在成為最重要的內容消費領域之一,甚至成為品牌破圈營銷的重頭戲。
做好內容創新 讓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伴隨微短劇行業快速發展的這幾年,作為微短劇內容創業者,我們最為深切的一個體會就是現在微短劇拍攝呈現橫豎屏雙向發展的態勢。橫屏內容從輸出的微短劇內容質感上來說劇感進一步增強,豎屏形式則更利于呈現原生的IP人設特性和故事節奏及情感,品質提升維度不一樣。好內容想一直成長,就要不斷根據用戶需求變化找到更優解。另外是創新,好內容不一定有絕對好的觀看品質,但一定是一個好故事,好故事由不同的人講述,有人講得平平無奇,也有人講得精彩紛呈、趣味橫生,讓用戶能從好的故事中體會到不同的觀看體驗,這是微短劇創作者的基本功,也是衡量微短劇創作者功力的公平秤。而好故事的講法就是各種創新,人生百態,也無非酸甜苦辣咸,老壇古法縱然長盛不衰,但需要不斷創新才是大本事。所以,商業化是微短劇內容創作者的強心劑,好內容的價值體現不充分,會損害創作的積極性。好內容想要一直成長,必須要有商業化持續助力,我們要讓自己的內容價值讓市場看到,也要研究如何讓市場認可。
內容應該是百花齊放,這是我們內容從業者的共同心聲。希望微短劇賽道能夠做大做強,內容創作者可以長期持續地在這個賽道上發揮價值。所以我們格外關注賽道的良性健康發展,要不斷提高內容品質,敢于試錯創新;也要對微短劇的商業化變現潛力保持耐心。我們要勇于對劣質內容說不,并避免因急功近利而傷害微短劇觀眾的情感。
我們希望內容創新思維可以更延展一些,不要被局限。比如題材更加多元,內容的多樣性意味著包容性更強,能帶來更大的用戶影響力和市場規模。我們認同微短劇這個內容方向,要多維度挖掘創新,對微短劇的發展保持良好愿景。
微短劇從業者應該敢于“爭奇斗艷”,事實是做得好的同行非常多,沒有絕對的行業翹楚。古麥嘉禾一直是保持著極大的學習和合作熱情,希望能和優秀創作者以及相關從業者一起共建微短劇更好的未來。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