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以下簡稱“三不”體制機制),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反腐敗斗爭的寶貴經驗總結,把我國反腐敗斗爭推向一個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斗爭顯著成效為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提供了有利條件,腐敗現象依然嚴峻的現狀也需要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必須要保持高壓反腐不松懈,加大不敢腐的懲治力度;深化權力制約與監督,扎緊不能腐的制度籬笆;加強廉政教育與引導,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協調一體推進“三不”整體性,打通三者內在聯系。
[關鍵詞]一體推進;路徑;反腐敗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了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戰略部署,體現了黨對反腐敗斗爭基本規律的深刻認識,對反腐敗斗爭的深入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科學理論指導。
一、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重大意義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是我們黨深化標本兼治、懲防并舉治理腐敗,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深刻體現。也是我們黨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不松懈,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莊嚴政治宣告。
(一)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是我們黨長期以來反腐斗爭的寶貴經驗總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論述。在黨的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體制機制。”[1]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有著深刻的現實基礎,體現了我們黨對廉政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從以往黨的反腐實踐來看,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堅持反腐敗斗爭的堅強決心和取得的顯著成效。但反腐的實際成效也表明了長期以來沿用的權力反腐模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應對當前的需求,需要新的舉措破解當前的反腐現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標本兼治展開反腐敗斗爭,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重大戰略部署,凝結著我們黨長期以來反腐斗爭的寶貴經驗總結和深刻認識。
(二)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為從源頭治理腐敗提供了實踐指導
反腐專家李永忠教授指出:“貪欲+權力+機會=腐敗。只有約束這三個要素,才能真正消除腐敗。”[2]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反腐敗要把握好治標與治本的關系,既要加大對腐敗現象的打擊力度,遏制腐敗蔓延趨勢,也要研究腐敗發生的規律,從源頭預防腐敗。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提出表明當前反腐敗工作由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的轉變,體現了治標與治本的高度統一。“三不”雖各有側重點,但三者相互貫通,構成一個科學嚴謹的整體,在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同時從制度層面盤活當前的反腐困境。
(三)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將反腐敗斗爭推向新境界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體現著我們黨對反腐敗斗爭規律性認識的深刻把握和在具體反腐敗斗爭實踐中貫徹應用的進一步成熟,無論是在對腐敗現象的認知上還是在開展反腐敗斗爭所采取的戰略舉措上都達到了新的高度,把我國反腐敗斗爭推向了一個新境界。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戰略部署的提出,表明我們黨在反腐目標上由以實現不敢腐為主向三方面一體推進的轉變,在治標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從反腐敗斗爭的具體實踐來看,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不斷遞進上升的發展過程,反腐敗斗爭戰略目標和戰略部署的不斷跟進使我國在今后反腐工作中明確了下一步的重要任務和要求,也把我國的反腐斗爭推向一個新的更高層次。
二、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現實境遇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成效顯著
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斗爭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從反腐實踐來看,反腐的一系列舉措始終圍繞著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這個主脈絡展開,只是根據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有所側重。從反腐成效來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并全面鞏固。”[3]當前反腐的力量已經占據上風,不僅成功遏制了腐敗增量、削減了腐敗存量,還對腐敗發生規律等有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為今后反腐敗斗爭打下良好基礎,充分顯示出“三不”體制機制的強大效用。
(二)當前反腐敗斗爭尚未取得根本性勝利
腐敗現象根深蒂固,加之誘發腐敗因素的復雜性和腐敗表現形式的多樣性,這些都決定了反腐敗斗爭必將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當前反腐敗斗爭雖取得壓倒性勝利,但尚未取得徹底性勝利。一些腐敗分子在黨的十八大,甚至是在黨的十九大之后仍不收手不收斂。此外還有一些雅賄、會所中的腐敗、以借為名打掩護行賄賂之實等新型腐敗現象層出不窮。同時一些腐敗分子只是畏懼于當前反腐高壓,一旦反腐力度有所松懈,腐敗現象勢必又將反彈,反腐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當前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就要繼續加大反腐力度,更加科學有效的防治腐敗,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韌勁與執著將反腐倡廉進行到底。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提出有著深刻的必要性,也十分契合當前的具體客觀形勢,充分發揮出“三不”體制機制的綜合效用,為實現反腐敗斗爭的更大勝利提供科學指導。
三、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的現實路徑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是一個有機整體。面對當前反腐敗斗爭出現的新問題新形勢,不敢腐的懲戒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不能腐的制度籬笆還需要進一步扎緊,不想腐的思想堤壩還需要進一步筑牢。
(一)保持高壓反腐不松懈,加大不敢腐的懲戒力度
在實現“不敢腐”的目標上,懲處腐敗的相關黨紀法規和行動措施應當更為嚴厲,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黨紀國法貫徹執行的力度越大,“不敢腐”就實現的越徹底。在具體的懲處腐敗行動上應當加大對貪腐的打擊力度,對腐敗行為重拳出擊。在堅持“打虎”不松懈的同時,更加注重“拍蠅”,著力解決群眾身邊的基層腐敗,嚴厲查處“微腐敗”。把反腐敗斗爭與掃黑除惡相結合,既打擊腐敗行為,也鏟除黑惡勢力背后的“保護傘”,以切實行動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反腐實際成效。同時對于能夠主動投案自首,如數退出貪污受賄贓款等有立功表現的公職人員,可以從輕、減輕處罰。面對腐敗分子的外逃,反腐敗斗爭不僅僅局限于國內,還應當加強反腐國際合作。在“打虎”、“拍蠅”的同時,更要進行“獵狐”,繼續發布外逃人員紅色通緝令。不僅要把已經逃到海外的腐敗分子緝拿歸案、繩之以法,更要從源頭做好防逃工作,以強大的反腐震懾力不斷筑牢反腐敗斗爭的壓倒性態勢。
(二)深化權力制約與監督,扎緊不能腐的制度籬笆
從以往反腐實踐總結來看,制度反腐無疑是必然選擇和治本之策。權力缺乏有效監督必然會產生腐敗,成為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反腐敗斗爭必須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形成對權力的有效制約與監督,構建科學的權力結構,實現權力的良性運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4]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在黨長期執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重要制度保障,是開展反腐敗斗爭的有效措施。在今后反腐實踐中還應繼續補齊監督短板,推動黨委紀委“兩個責任”協調貫通,充分調動社會各方監督力量,形成強大的監督合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在制度建設方面,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完善權力制約機制,以制度反腐走出反腐困境。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而不是在形成以后掛在墻上、寫在紙上。在今后反腐敗斗爭中還需進一步狠抓制度的落實,讓制度落地生根,筑起遏制腐敗現象蔓延的“堤壩”,發揮預防腐敗的應有作用。
(三)加強廉政教育與引導,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
建設“不想腐”關鍵在于加強教育與引導,加強道德修養,讓公職人員從內心深處自覺拒絕腐敗,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作為反腐敗斗爭的治本之策,習近平總書記把理想信念比喻成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如果沒有理想信念,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不想腐”的形成是一個長久過程,也是“三不”體制機制中難度最大的一個目標,需要一個潛移默化、逐漸深入的漸進過程。當前“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建,并沒有完全建成,還需在下一步的腐敗治理工作中進一步推進加深。
(四)協調一體推進“三不”整體性,打通三者內在聯系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是我們黨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和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必須要協調一體推進,打通三者內在聯系。“三不”體制機制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有機整體,只有統籌聯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必須統籌聯動,增強總體效果。”[5]具體來看,“不敢腐”是基礎和前提,側重于高壓反腐的懲戒和震懾。沒有“不敢腐”的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就無法實現。“不敢腐”是治標,以往的反腐實踐表明實現反腐敗的治本必須實現“不能腐”和“不想腐”。“不能腐”是關鍵,側重于制度建設。通過改革和制度的力量,讓權力回歸到原有的良性運作狀態。“不想腐”是根本,側重于教育引導,通過廉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紀法教育等構筑思想道德防線。“不想腐”立足于“不敢腐”和“不能腐”的反腐成果,同時又推動著“不敢腐”和“不能腐”的鞏固,三者形成良性互動。
四、結語
作為一個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反腐敗斗爭是我們黨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反腐敗斗爭并非短期之內就能全勝,貴在常抓不懈、持久推進。既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也需要在實踐層面展開具體操作。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在堅持高壓反腐的同時,更側重于從制度層面展開深入探究,注重權力的制約與監督,做到標本兼治。這一科學理論的提出打開了我國反腐敗斗爭的新局面,也為今后反腐工作的開展明確基調,走出了一條極具中國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
參考文獻:
[1]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1-42.
[2]李永忠.論制度反腐[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3.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4.
[4]習近平.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0.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49.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項目基金青年項目,項目名稱:“健全中國特色的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5CKS015)。
作者簡介:張騰飛(1996.10-),男,漢族,安徽阜陽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