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末之



摘要: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電力企業運行成本,保障電力市場穩定供應。為解決傳統電力交易市場中缺乏公平、環境效益較差等問題,本文首先對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的內涵加以闡述,然后結合電力市場交易機制,分析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現狀,最后提出推動電力交易市場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交易規則;市場監管
DOI:10.12433/zgkjtz.20233402
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22年發布電力市場體系改革文件,以優化電力市場總設計為目標,建立統一的交易規則和技術標準,確保交易市場的公平性。交易市場在耦合演進中,正從分層向基本耦合方向轉變。相關部門及電力企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電力交易市場發展貢獻力量。政府及相關部門是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的主體,應依據市場,完善電力交易體系。
一、電力交易市場改革內容
我國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經過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96~2002年):電力體制初步改革。主要包括電力企業公司制改革、電力企業分離改革、電力供應企業和電網公司分開運營等措施,目的是打破壟斷,提高電力市場的競爭性。
第二階段(2002~2015年):電力市場化改革試點。在這一階段,我國在部分地區開展電力市場化改革試點,包括設立區域電力市場、實施電力市場交易等活動。
第三階段(2015年至今):全面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框架和主要任務,包括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體系,實現電力全產業鏈市場化配置等。
二、電力交易市場規則及改革分析
(一)電力交易規則
我國在電力交易市場改革過程中,建立了電力市場的基本運行規則,主要包括市場準入規則、市場交易規則和市場競爭規則等。不同地區的具體交易規則也有所不同。通常情況下,市場準入規則主要決定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主體。常見的準入條件包括具有一定的資本實力、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遵守環保法規等。在我國,根據相關規定,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等都可以成為電力市場的參與者。市場交易規則主要規定了電力市場交易的具體流程,包括交易方式、交易時間、交易價格的確定方式等。例如,電力交易通常可以分為長期合同交易、中期合同交易和短期現貨交易等,每種交易方式都有特定的交易規則。市場競爭規則主要保障電力市場的公平競爭,防止市場壟斷,通常包括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禁止不正當競爭、禁止串通操縱市場價格等。此外,為了維護電力市場的穩定,還設定了相應的市場退出規則。具體交易規則如表2所示。
(二)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現狀
目前,我國雖然積極推進電力交易市場的改革,但電力市場交易體系并不成熟,經過三階段的變革之后,電力市場目前呈現發電側主體多元化、發電工程造價降低、發電裝機容量持續增長、獨立監管機構日趨成熟的現狀。但從另一個角度講,電力交易市場仍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市場集中度下降。電力市場化改革使得越來越多的電力企業進入市場,市場集中度下降。這雖然增加了市場競爭,但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市場監管難度增大,小型企業資金、技術等方面存在不足,市場風險增大等。
第二,電力交易機制有待完善。中國電力市場的交易方式主要以長期合同為主,短期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發展相對滯后。市場交易規則、定價機制等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以滿足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需求。
第三,競爭機制未傳導至消費者。我國電力市場的競爭主要在發電環節,售電環節的競爭相對較少,競爭機制尚未完全傳導至消費者,使得消費者在電力選擇上缺乏足夠的自主權,電力價格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程度不高。
第四,價格關系并未理順。電力市場化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形成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電力價格。但目前電力價格的形成機制有待完善,例如,需要理順電網輸配電價和售電價的關系,進一步明確市場化電價和政府指導價的關系。
三、電力交易市場改革路徑分析
(一)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目前,我國在電力交易市場改革發展中,致力于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完善市場結構,豐富市場主體,實現跨區域電力交易出清方式的優化。2022年全年電力交易中心雷擊市場交易電量51025.9億kWh,同比增長7.3%,占全社會用電量60%左右。在此過程中,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例如,《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明確了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建設目標,為電力市場提供了政策依據。為實現電力全國范圍內流通,我國大力加強電網建設,特別是超高壓電網和智能電網的建設,以滿足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需求。同時,政府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電力市場化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包括電力市場的建設、電力價格的市場化改革等,以提高電力市場的效率。另外,加強對電力市場的監管,包括市場準入、市場行為、市場退出等方面的監管,以保障電力市場的公平、公正和公開。
(二)三級電力市場體系構建
在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中,我國在戰略層面正在構建國家、區域、省級三級電力市場體系,以推動電力交易市場改革。國家層級的電力市場主要負責全國范圍內的電力交易,包括跨省、跨區的大型電力交易,建立全國電力交易中心,制定全國統一的電力交易規則,以及通過超高壓電網等設施完成全國范圍內的電力輸送。區域層級的電力市場主要負責區域內的電力交易,包括跨省、跨市的電力交易。在改革發展中建立區域電力交易中心,制定區域內的電力交易規則,通過區域電網做好電力輸送。省級層級的電力市場主要負責省內的電力交易,包括省內的跨市、跨縣的電力交易。在市場改革中建立省級電力交易中心,制定省內的電力交易規則,通過省內電網進行電力輸送。在三級電力市場體系中,基本市場交易模式為短期和多品種交易為輔,長期合約交易為主,優化配置市場電力資源。按照能源戰略發展要求,我國合約市場發展出現苗頭,以月度交易為主體的豐富種類市場交易將最大程度上利用電力能源,優化電力資源配置。同時,在三級電力市場體系構建中,加強電網建設、加大電力傳輸和配送公平競爭的管理系統建設,以確保三級電力市場體系有序構建。
(三)碳交易機制下的市場參與
我國在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中,通過引入碳交易機制,為碳排放設置價格,鼓勵企業采取更環保的生產方式,實現電力交易中節能減排的目標。在碳交易背景下,我國開放碳排放權的買賣,企業可以通過購買或出售碳排放實現減排目標。例如,如果企業的碳排放超過規定限額,能購買其他企業的剩余碳排放權;反之,如果企業的碳排放低于限額,能將剩余的碳排放權出售給其他企業。此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新的資產類別,吸引了大量的投資者,投資者可通過投資碳資產獲取收益,也推動了碳市場的發展。在此過程中,企業可通過開發碳項目獲得碳排放權。例如,企業可以投資建設清潔能源項目,通過減少碳排放獲取碳排放權。但在此過程中,企業要定期向市場披露自己的碳排放信息,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具體二氧化碳排放量計算公式如下:
E表示二氧化碳排放量,n表示發電商數量,i表示申報總電量,ri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強度,Gi表示發電容量成本收益率。在發電商報價之后,受到二氧化碳因子影響,對其進行修正,修正公式如下:
公式中的P1表示未受到二氧化碳影響時的報價,P2表示受二氧化碳影響后的報價。
(四)新能源現貨市場交易優化
新能源現貨市場交易的引入有助于優化電力資源的配置,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促進電力市場健康發展。新能源現貨市場主要是指以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為交易對象的市場。在改革過程中,明確了具體的交易方式、交易平臺、交易主體和交易規則。新能源現貨市場的交易方式通常為雙邊協商或公開競價。雙邊協商是指買賣雙方直接談判,確定交易價格和交易量;公開競價是通過市場機制來確定交易價格和交易量。交易規則包括交易時間、交易方式、交易程序等,需要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保證市場的正常運行。交易主體主要包括發電企業、電力用戶、電力交易中心等。發電企業和電力用戶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而電力交易中心負責組織和監管市場交易。在此期間,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優惠的電價政策、補貼政策、稅收政策等,以推動新能源現貨市場發展。
四、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保障措施
(一)加強市場監督管理
為維護電力交易市場的公平、公正和公開,促進電力市場健康發展,應進一步加強對電力交易市場的監督管理。首先,建立健全市場規則,市場規則是電力交易市場運行的基礎,需要明確市場參與者的權利和義務,包括交易方式、交易程序、交易時間等。在實踐中,通過設立獨立的市場監管機構,全面監管電力交易市場,包括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市場交易情況、查處違規行為等。其次,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公布電力交易情況,包括交易量、交易價格等,以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同時,依法處理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對于嚴重的違規行為,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最后,對于長期無法適應市場競爭的企業,應設立合理的市場退出機制,避免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必要時,通過培訓提高監管人員的業務水平,通過技術手段提高監管效率,以確保市場監管的有效性。
(二)優化電力交易市場結構
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中,應進一步優化電力交易市場結構,確保電力交易市場的平穩運行。首先,建立健全多層次交易市場,建立長期、中期和短期電力交易市場以及輔助服務市場,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交易平臺,滿足不同類型和規模市場參與者的需求。其次,在電力市場發展中,進一步推動發電、銷售等競爭性環節的市場化改革,鼓勵和引導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電力產業,增強市場活力和競爭力。最后,引入新的交易方式和產品,相關部門根據電力市場的發展需求,引入現貨市場、期貨市場、碳交易等,提高市場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例如,各地區在促進電力交易期間,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優化出清方式,具體目標函數約束條件為:
公式中的Sa和Sb分別表示電力需求結合和電力供給結合,Qb,i和QS,J分別表示申報價格和申報電量。在設置頁數條件之后,應保持購電量高于售電量,考慮傳輸損耗。
(三)加強電力交易市場信息透明度
在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中,加強電力交易市場信息透明度十分關鍵,可以增強市場公信力,有利于市場參與者做出更準確合理的決策。在此過程中,第一,應建立和完善電力交易信息公開制度,包括交易量、交易價格、交易方式等基本信息,以及市場參與者的相關信息。第二,定期公布各類信息,通過互聯網等手段向社會公開。第三,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企業應建設電力交易信息共享平臺,實現電力交易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第四,深入分析電力交易數據,定期發布電力市場運行報告,提供對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分析,為市場參與者提供決策依據。第五,相關部門應致力于提高市場參與者的信息披露義務,規定市場參與者必須按照規定的時間和方式披露相關的交易信息,例如,財務狀況、運營情況等,提高信息披露的責任感和主動性。第六,加強電力交易信息系統的安全防護,防范信息泄露、篡改等風險,確保信息安全和完整。
(四)建立標準電力交易中心
在電力市場改革中,應建立標準電力交易中心,負責交易市場的調節和管理,為電力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第一,電力交易中心應是獨立的機構,避免與發電、輸電、供電等其他環節存在利益沖突。第二,明確職能和權限,包括組織和管理電力交易、制定和執行交易規定、市場監管等。第三,建立完整的交易規則,包括交易方式、交易時間、交易流程等,保證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開。第四,對電力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和職業素養,確保高效、公正交易管理和監管。第五,引入現代信息技術,例如,云計算、大數據等,提高電力交易中心的交易效率和監管能力。第六,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評估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保障交易的安全和穩定。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為了保障電力市場的公平、穩定,推動電力市場可持續發展,對電力交易機制、交易體系等加以改革,為電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結合電力交易市場的發展現狀,目前存在市場集中度下降、電力交易機制有待完善、競爭機制未傳導至消費者、價格關系并未理順的問題。因此,應進一步推動電力交易市場改革,促進電力交易市場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宏興,肖建平,喬中鵬.電碳耦合市場環境下電力系統運行模擬方法[J].電力建設,2023,44(07):50-56.
[2]喬松博,龔建榮,程杰.基于差異化綠色電力交易需求的省級綠色電力市場績效評價[J].科學技術與工程,2023,23(21):9082-9093.
[3]蔡文暢,申展,黑陽.世界典型跨國跨區電力交易對未來瀾湄區域電力交易模式的啟示[J].全球能源互聯網,2023,06(03):316-324.
[4]劉金濤,王鑫根,伍以加.加快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以電力交易中心為切入口[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3(04):101-103+209.
[5]林舒嫄,王良緣.構建“科學”“高效”“安全”電力中長期交易電子合約機制研究——基于MECS-4維數據資產視域的分析[J].價格理論與實踐,2022(09):142-14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