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南
摘要:為規范市場經濟,我國財政部門出臺了較多與稅務有關的政策,為企業稅務管理提供指導。稅務籌劃能夠在滿足國家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提升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效果,降低稅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為降低稅務籌劃人員、經營風險對稅務籌劃工作的影響,本文以企業稅務籌劃的核心環境與風險防范措施為研究對象,從稅務籌劃概述、風險類型、意義三個方面介紹稅務籌劃,明確稅務籌劃核心內容與稅務籌劃工作實施的途徑,提出提升稅務籌劃風險管理效果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稅務籌劃;價值產出;稅務風險
DOI:10.12433/zgkjtz.20233414
復雜的市場環境會影響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為減少風險對企業的消極影響,可以從稅務籌劃方面入手,根據國家的相關要求,不斷完善與優化企業稅務管理模式,降低企業繳稅納稅金額,提升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一、稅務籌劃相關內容
(一)稅務籌劃概念
稅務籌劃是以國家政策為基礎,以財務管理為切入點,通過籌資、投入分配等工作的籌劃,實現減少稅務支出、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管理目標。在稅務籌劃工作中,應以國家政策與法律法規為基礎,在企業合法經營的前提下借助經濟手段,通過合理避稅,降低稅務風險發生率,為企業發展提供內在支持。稅務籌劃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是重要的財務活動。
(二)稅務籌劃風險
第一,政策性風險。企業稅務籌劃工作與國家稅法政策關系緊密,會因為國家政策發生變化。政策性風險是稅務籌劃中常見的風險,是影響企業稅務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講,國家會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不定期出臺一些政策,當國家出臺財政方面政策后,企業需要作出相應改變,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性,提高企業市場環境的適應能力。此外,稅務機關工作人員也會對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產生影響,不能為企業稅務工作提供支撐。例如,部分稅務機關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進行稅收管理時會受到專業知識的影響,出現稅收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引發企業稅務風險。在企業稅務籌劃工作中,應以企業實際情況為基礎,充分利用稅務風險,推動企業發展。
第二,執行性風險。企業稅務籌劃工作中普遍存在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科學的情況,不能為規范化稅務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支持。在企業稅務風險籌劃的過程中,會因為企業缺乏稅務籌劃意識、稅務籌劃人員等因素出現執行性風險,會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效果。例如,部分企業因為有些稅務籌劃人員素質不高,在執行過程中會出現籌劃不到位、資源管理不到位的情況,增加稅務風險發生率,不利于企業發展。
(三)稅務籌劃工作的重要性
稅務籌劃具有復雜性、專業性的特點,要求從業人員掌握國家的稅務政策與企業業務情況,通過科學有效的操作才能增強稅務籌劃效果。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減輕企業稅負。合理納稅、避稅已成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是維護企業自身安全與穩定的關鍵。加強稅務籌劃工作,減輕企業稅負,可使企業擁有更多的資金用于發展與建設。一般來講,企業繳稅金額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金額掛鉤,如果企業營業額較大,需要繳納相對應的稅務。稅務籌劃工作開展過程中,實現對企業內部所有業務籌劃管理,減少交稅金額,維護企業經營的合法性,促使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第二,提高價值產出。企業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能節省一定的稅務費用,可以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較多資金的支持,如果出現運營資金不足的問題,會影響未來發展,而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基于減輕稅務,合理運用企業節省的稅費,將這筆費用用于企業重要項目,為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有利于提升企業價值產出。
二、企業稅務籌劃的核心環節
(一)減少計稅依據
企業在計算繳納稅款時,要遵循相關的參考標準,在確保稅率不變的前提下,利用計稅降低企業納稅金額,實現稅務籌劃工作的目標。計稅依據的運用,減少企業繳稅金額,是稅務籌劃工作的核心,不同類型的企業需要繳納不同類型的稅費。在實際工作中,應以企業特點為基礎,選擇符合稅務要求的計稅依據,利用適合的稅務籌劃方法開展工作,減輕企業納稅金額。計稅依據主要包括從量計征、從價計征、復合計征三種不同的類型。在具體操作中,應以企業種類為前提,通過計稅依據的靈活運用,提升企業稅務籌劃效果,促使管理工作高效進行。
(二)降低適用稅率
企業納稅工作會受稅率的影響,即同一稅種在不同稅率下繳納的費用不同。在企業稅務籌劃工作中,應明確稅率對稅務工作的影響,選擇與稅種相適應的稅率,從而降低企業納稅金額。
在稅務籌劃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確定納稅人的身份。納稅人的身份會影響稅率,在納稅籌劃工作中做好前期調研工作,了解相同稅率下不同納稅人身份應繳納的費用,通過對比選擇納稅金額較低的納稅人身份,減少交稅金額。第二,科學選擇計稅方法。企業稅務籌劃人員專業素質不同,所以采用計稅方法不同。稅務籌劃工作中,選擇不同的計稅方法,利用多種有效的手段開展工作,以減少納稅,提升企業稅務管理工作效率。第三,轉換征稅項目。征稅項目種類和適用稅率不同,需要繳納的稅務金額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為了降低企業的納稅壓力,利用轉換項目的方式降低稅率,可增強稅務籌劃效果,合理減稅。
(三)增加應抵扣稅額
企業稅額扣除是扣除已繳納的稅款,目的是控制重復繳稅問題,減少企業稅負,提高經濟效益。在企業稅務籌劃工作中,提升對應抵扣稅額的管理,利用盈虧互抵、稅收饒讓等多種不同的扣除方法減少稅務金額,控制稅務風險。
(四)推遲稅款繳納時間
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中,可以通過推遲繳稅時間的方式降低稅務壓力,提升企業綜合管理質量。根據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情況,可以利用推遲收入確認、費用盡早確認的方式進行稅務籌劃工作,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綜合管理效果。以推遲收入確認為例,企業的收入水平會影響流轉稅、所得稅,推遲收入確認時間可以減少稅收金額。
三、企業稅務籌劃的途徑
(一)產業領域
不同的產業領域遵循不同的稅收政策。企業管理人員要想降低稅務,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應了解各個產業領域對繳稅納稅的要求,基于企業特點選擇適合的發展領域,將此作為降低企業稅務風險的媒介,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產業領域的選擇,在企業稅務籌劃中較常見,是提升稅收籌劃工作水平的方法之一。企業稅務籌劃人員可以通過這一渠道增強稅務籌劃效果,促進企業發展。
(二)企業性質
由于企業組織類型不同,遵循的繳稅標準也不相同。為提升納稅籌劃效果,可以利用不同的組織形式,推動稅務籌劃工作開展,幫助企業解決經營管理問題。其中,企業性質會影響企業稅種與稅率。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此類公司不僅要繳納所得稅,投資者還要繳納個人所得稅,這種不同的稅款項目會增加企業的支出。
(三)注冊地
我國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較大,有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有的地方則處于正在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地區為了發展經濟,提出較多與當地實際情況相符的稅務政策,希望在稅收政策的支持下促使經濟發展。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中,可以利用注冊地降低企業繳稅金額,實現合理避稅、減稅的目的。
(四)融資方式
一般來講,企業會采用權益融資、債務融資兩種方式,但融資方式的差異會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模式和稅務籌劃。在企業融資的過程中,稅務籌劃人員應做好前期的分析與準備工作,了解不同融資方式對稅務工作產生的影響,結合企業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以此降低融資對企業稅務管理的影響。
四、企業稅務籌劃現狀
大部分企業已意識到稅務籌劃工作的重要性,并利用國家的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稅務管理,希望可以減少企業納稅金額,為企業經營管理工作開展提供更多資金支撐。企業應以規范化發展為基礎,以提升經濟效益為目標,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開展工作,使自身處于穩定、持續發展的狀態。稅務籌劃工作的實施需要良好運營環境的支持,通過相關稅務政策與手段的運用,滿足企業長遠發展的目標。但在企業稅務籌劃中,尚且存在較多類型的問題,導致企業出現稅務籌劃風險。
首先,企業經營環境不能為稅務籌劃工作開展提供保障。部分人員沒有意識到規范化運行對稅務籌劃的影響,將管理工作重點放在如何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上,忽略了相關制度的創新與改革,為稅務籌劃工作實施帶來一些不良影響,不能保證稅務工作實施的有效性。這類現象在我國企業中普遍存在,是影響稅務籌劃實施的因素之一,也是當前工作中亟需解決的問題。
其次,忽視稅務籌劃人員隊伍建設。部分企業為了實現短期效益,可能會利用不合規的方式減輕自身稅負壓力,以滿足自身長遠發展的需求。這一方式雖然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但不能保證企業運行的合法性,不利于企業長遠穩定發展。專業的稅務籌劃人員可以提升稅務管理工作效果,防止企業出現不合理繳稅納稅的行為。通過對企業稅務工作人員分析,發現還存在以下問題:第一,部分稅務籌劃人員對國家政策的了解不深入,不能為企業合理避稅提供依據。第二,部分稅務籌劃人員業務能力薄弱,不夠了解企業業務、財務工作情況,無法合理運用稅務籌劃方法,最終影響稅務籌劃工作的實施效果。
五、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工作開展的對策
(一)樹立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意識
企業要想降低稅務籌劃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就要求管理層、基層員工提升對稅務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這項工作實施的必要性,為企業稅務風險與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首先,提高管理層對稅務籌劃工作的重視程度。企業在稅務籌劃中,會因為管理層思想認知問題影響籌劃工作的實施效果,不能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助力。對此,可以面向管理層組織相關的培訓學習活動,將其他企業稅務籌劃成功案例、企業為此提供的服務等分享給管理層,使其真正意識到稅務籌劃工作的價值,并將該思想觀念貫穿于稅務管理中。
其次,增強基層員工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意識,使其對自身崗位工作重要性、責任等產生初步的認識,為稅務籌劃風險防范工作開展貢獻力量。稅務籌劃方案的執行,需要基層員工的配合,通過相關方案、制度的實施,確保稅務籌劃效果。基層員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想,會影響稅務籌劃防范的實施。對此,可以組織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基層員工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意識,為防范風險、提高稅務籌劃效果奠定堅實基礎。
最后,加強對國家財稅政策的學習,將此作為推動稅務籌劃工作實施的媒介。企業可以組織財務人員學習國家稅務政策、地方性稅務政策,使財務人員在學習中形成遵紀守法意識,主動利用國家政策解決問題,推動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二)強化與稅務部門的互通
首先,加強與國家稅務機關的互動。企業應主動與國家稅務部門互動,了解國家出臺的稅務政策、稅收方案,通過信息交流的方式深化對國家稅收政策的理解,為稅務籌劃工作開展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如某地方的稅務局聯合商務局組織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邀請11戶企業法人和實際控股人參加會議。會上,兩部門就當年出口退稅情況進行匯報,為企業解讀當前出口退稅新政策主要精神,并結合當前形勢,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提出相關要求。同時,認真聽取企業對出口退稅管理的意見與建議,詳細解答提出的一些問題,同時也對企業生產管理、財務核算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希望企業在做大做強的同時能夠防范涉稅風險,實現穩定健康發展。
其次,加強與第三方的合作,例如,法律機構、稅務籌劃機構等。通過與第三方機構的溝通,可以了解更多與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他知識,使企業在交流中形成風險防范意識,為高質量管理工作開展提供保障。與企業不同,第三方在稅務籌劃方面經營較足,且具備良好的稅務籌劃風險防范能力。通過信息互動與溝通,為企業稅務籌劃工作提供幫助,彌補企業稅務管理方面的不足。
(三)提升稅務籌劃隊伍綜合素質
稅務籌劃工作十分復雜,涉及稅務、業務、財務等領域的專業知識。作為一名優秀的稅務籌劃人員,應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通過知識技能的靈活運用,為企業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促使企業管理工作有序進行。結合稅務籌劃人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強對現有財務人員隊伍的培訓,增強財務人員稅務風險防范與控制意識。立足稅務籌劃工作特點,對財務人員進行業務技能、專業素養等方面的培訓,使財務人員掌握稅務籌劃相關的知識,為財務人員參與稅務籌劃工作提供支持。
第二,建立一支稅務籌劃人員隊伍。企業可以從財務部門選擇各方面優秀的人員,將此作為稅務籌劃工作主要實施者,保證稅務籌劃工作有專人負責。確定稅務籌劃小組成員后,企業可以對該小組成員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將稅務籌劃的真實、稅務籌劃技能等作為培訓內容,使稅務籌劃人員在專業知識學習中業務能力得到提升,為稅務籌劃風險防范與控制提供保障。
第三,邀請稅務籌劃領域的專家,在企業內部組織講座培訓,對參與稅務籌劃的人員進行風險防范、理論、實踐等方面的培訓,鼓勵稅務籌劃人員從中積累經驗,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對稅務籌劃方法、風險防范手段等進行創新,增強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效果。
(四)建立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方案
受市場環境的影響,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稅務籌劃風險,不利于企業穩定發展。為降低稅務風險帶來的影響,促使企業全面發展,應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入手,建立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方案。
首先,立足企業,制定多元化的稅務籌劃方案。企業業務類型不同,繳納的稅務金額也不同。為了增強稅務風險防范效果,促使經營管理工作有序開展,企業應建立多元化的稅務籌劃方案,分析不同方案實施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產生的風險,通過多方比較,選擇適合的稅務籌劃風險,以此降低風險,提升經濟效益。
其次,利用國家政策進行稅務風險管理。企業在經營管理工作中,應以國家優惠的稅務政策為基礎,利用國家政策規避稅務籌劃風險,提升稅務籌劃風險控制能力。
再次,加強對企業經濟活動的控制,以稅收政策為前提,調整經濟活動收入確認時間、收入確認方式等,在滿足降低企業納稅金額需求的同時,提升企業稅務工作水平。
最后,加強對稅務籌劃方案的選擇,控制稅務籌劃風險,提升企業風險抵御能力與控制能力。稅務籌劃方案建設要求相關人員從多個不同的方面入手,利用科學有效措施推動稅務管理工作發展,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加強對稅務籌劃風險的管控
在稅收籌劃風險管控中,會因為多種因素出現經營管理問題,無法體現稅收籌劃工作的價值。為減少稅收籌劃風險,提升企業風險防范水平,企業應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加強對稅務籌劃、風險防范實施的監督。監督管理的實施可以增強相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與責任意識,對提升企業風險防范能力具有積極作用。部分工作人員由于工作內容、工作的復雜性,會出現消極怠工的情緒,不愿意參與崗位工作。為解決這一問題,可采用全員監督的方式,對稅務籌劃過程、風險防范方案實施過程進行監管,以增強相關人員的自我約束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第二,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針對稅務籌劃中潛在的風險,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對企業風險進行預測、評估與控制,增強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管控效果。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信息技術手段的優勢,將各個環節產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通過信息資源共享的方式為風險防范人員提供資源,使其在信息分析中了解稅務籌劃風險,為企業發展創建良好的工作環境。
六、結語
總而言之,稅務籌劃可以有效提升價值產出,減少企業納稅金額。企業在利用稅務籌劃開展工作時,應明確稅收籌劃工作的核心,確定稅務籌劃工作的基本途徑,通過增強管理層與基層員工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專業稅務籌劃隊伍、制定稅收籌劃風險防范方案,構建監督管理體系,減少企業經營管理問題,使企業在科學管理手段的支撐下提升稅收籌劃風險抵御能力,為企業長遠、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徐海令.“互聯網+”時代保障企業稅務信息化系統穩定運行的“底層邏輯”[J].中國商界,2022(11):134-137.
[2]孟楠.建筑企業稅務管理現狀及稅務風險應對策略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18):163-164.
[3]李曉鋒.增強稅收風險防范意識 強化建筑施工企業稅務管理[J].上海商業,2022(08):138-140.
[4]孫梅玲.新形勢下科技型企業稅務籌劃的管理及技巧探析[J].財富時代,2022,(06):78-81.
[5]李秀玲.產業政策對企業稅務籌劃的影響研究——以企業避稅行為為例[J].財會通訊,2022(12):83-86.
[6]古小波.房地產企業稅務籌劃風險管理——以A房地產企業為例[J].投資與創業,2022,33(08):78-80.
[7]王江濤.境外施工企業稅務籌劃管理方法與實踐——以納米比亞某施工項目為例[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2(06):120-122.
[8]王燕嘉.非處罰性監管對企業稅務籌劃行為的影響研究——基于問詢函的實證分析[J].會計之友,2022(06):83-89.
[9]李勝全.基于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的園林行業高新技術企業稅務籌劃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02):55-57.
[10]葛金彬.新會計準則背景下的企業稅務管理及納稅籌劃探究[J].中國產經,2021(14):62-63.
[11]夏蕓,熊澤胥.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對企業稅務籌劃的影響——基于企業債務成本視角的研究[J].價格月刊,2021(07):73-85.
[12]林永亮.合理利用小微企業稅務優惠政策進行籌劃——以分離軟件、分離銷售為例[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1(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