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微課
課標導覽
知道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認識鄧小平對改革開放所起的重要作用,認識改革開放對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對世界的重要影響。
知識架構
參考答案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實踐 解放思想
經濟建設 鄧小平
改革開放
撥亂反正:
劉少奇 撥亂反正
溫故知新
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會議:遵義會議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易錯提示
提示:中共八大標志著中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隨堂練習
1. 下面示意圖中“?”處應填入的內容是()
A. 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
B. 平反冤假錯案
C. 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
D. 工作中心的轉移
2. 2018年《光明日報》刊文寫道,真理標準大討論在改革開放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同《時務報》之于戊戌變法,《新青年》之于五四運動。這反映了真理標準大討論()
A. 確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B. 完成指導思想的撥亂反正
C. 沖破了“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
D. 起到了思想解放作用
3.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的偉大轉折。這一“偉大轉折”的含義是指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
A. 從農村轉移到城市
B. 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C. 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D. 由對內改革轉移到對外開放
4.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被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因為這兩次會議都()
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②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 ③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④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
A. ①②③? ? ?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 ? ? ? ? ? D. ②③④
5. 關于下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B. 徹底消滅了“文化大革命”的余毒
C. 毛澤東為劉少奇同志致悼詞
D. 事件發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間
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中文章發表的社會背景。
材料二 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黨的政治工作,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工作,并為這個中心工作服務的;不能再搞任何離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
——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社論
(2)根據材料二,指出1978年后全黨的工作中心發生的變化。
材料三 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
(3)根據材料三,結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實,說說為什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偉大的歷史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