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雄偉 高浩博
摘要:電力為人們現代化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能源,然而,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部分產業對電力的要求也明顯提高,對我國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配電線路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诖耍疚暮喴治雠潆娋€路的常見故障、故障因素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并提出配電運檢管理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配電線路;常見故障;運檢管理
DOI:10.12433/zgkjtz.20233434
配電運檢管理是確保配電線路正常運行的重要措施,對于保障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確保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與安全是極為重要的。電力公司采取多種措施,結合以往經驗和相關專業技術,提高配電運檢管理的水平,可以降低我國配電線路發生故障的概率,為用電需求提供穩定的電力資源,保證電力供應質量,為社會提供優質的供電服務。
一、配電線路常見故障
(一)配電線路短路故障
短路故障是實際配電線路故障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故障,指的是在電力系統運轉過程中,相與相(轉為)之間發生了非正常的連接,導致電流流過。正常情況下,相與相(地)之間是絕緣的,這種非正常連接的現象就是短路。短路發生的主要原因是電氣設備與載流導體間沒有完全絕緣。發生短路故障時,通常情況下會停電。如果更嚴重,可能會影響附近的設備,引發一系列事故。短路故障特別嚴重時,可能會導致電力系統崩潰,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加強配電運檢管理,減少短路情況的發生,有利于確保電力系統平穩運行。
(二)配電線路接地故障
配電線路是運輸電力的關鍵載體,如果發生接地故障,會直接導致配電線路無法正常運行。接地故障發生的主要原因是線路單向接地,即線路與地面或金屬物意外連接而導致的故障。如果配電線路之間的距離過近,也可能引發接地故障,從而影響電力輸送。一旦發生接地故障,配電線路中母線內電流過大,如果不及時進行維修,供電元件等可能會被燒毀,發生斷電現象。此外,接地故障還可能產生諧振電壓,擊穿絕緣元件導致短路,從而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威脅周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加強配電運檢管理,及時發現并處理接地故障,是保障電力系統和人員安全的關鍵。
(三)變壓器故障
變壓器在配電線路中起著保障電壓穩定與平衡的重要作用。通過將變壓器接入配電線路,工作人員可以進行調控,確保電壓的安全與穩定,滿足人們的正常用電需求。變壓器故障的主要表現包括聲響異常、溫度異常、噴油爆炸、嚴重漏油、引線故障、線圈故障等。一旦發生這些故障,工作人員將無法對電路電壓進行有效地調整與控制。如果電壓輸出參數不合適,將會對配電線路整體運行產生不利影響。如果變壓器發生故障,會直接影響配電線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必須加強對配電線路的運檢管理,降低變壓器發生故障率。
二、導致配電線路發生故障的因素
(一)超負荷運行
任何設備的運行都是在一定參數范圍內進行的,配電線路和配電設備的運行也一樣。如果這些設備長時間處于超負荷狀態,會導致線路和設備持續發熱,溫度不斷升高,降低線路和設備的性能,從而發生故障。此外,如果配電線路和設備存在老化現象,更容易引發故障,甚至導致線路和設備的燒損,進而影響周圍線路,增加后續維修工作的難度。因此,要時刻注意線路和設備運行參數的狀態,及時調整,避免長時間處于超負荷狀態,確保配電線路正常運行,延長使用壽命。
(二)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分為兩種,即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具體而言,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溫度、天氣、風力、濕度等。在溫度方面,冬季普遍溫差較大,由于熱脹冷縮,會對線路整體性能產生不利影響。在天氣方面,尤其要關注雷擊因素,雷擊會直接破壞配電線路及相關設備,帶來嚴重的后果。在風力方面,風力較大時,配電線路中的塔架可能存在不穩定、晃動的現象,進而導致電力故障。在濕度方面,我國地域遼闊,部分配電塔架會穿過森林,但森林通常樹木多、濕度大,雨后樹木的絕緣能力會大幅度降低,極易發生接地故障。人為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主要是存在一些不法人員破壞配電線路的現象,以及建筑施工損壞配電線路的問題。
(三)其他因素
除了設備的超負荷運行和外界因素外,工作人員也是導致配電線路發生故障的一大原因。工作人員檢查工作不到位、電力輸送分配不合理、自身專業素質水平不夠高等,都是影響配電線路穩定運作的重要因素。在開展檢查工作時,工作人員可能忽視對配電線路的基礎巡查,未能及時發現可能引發故障的隱患。在進行電力輸送分配時,如果沒有進行合理的調整,可能導致線路電壓過大,造成故障。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上述兩項工作內容的實施效果,因此,也是影響配電線路發生故障的關鍵因素之一。
三、解決配電線路故障的對策
(一)設備故障解決對策
為了解決設備故障導致配電線路無法正常運行的問題,應做到“提前預防、及時解決”?!疤崆邦A防”是指做好日常巡檢工作,尤其要重點關注老舊小區的線路以及設備情況。如果發現任何安全隱患,應及時向上級匯報,并提前更換線路或設備,避免后續發生故障時影響周邊線路。“及時解決”是指做到故障發生時,迅速排查出故障原因,盡快采取解決措施,保障配電線路正常運行。為實現這一目標,要加強配電運檢管理,加大預防力度,加快解決問題的速度,從而降低故障發生率,保證線路正常運行。
(二)自然因素解決對策
自然因素導致的故障是不可避免的,需要采取相關防護措施盡可能地減少自然因素對配電線路的影響,降低故障發生率。對于溫度因素導致的線路熱脹冷縮問題,可以在配電線路塔架未搭建前,合理規劃塔架之間的距離,以適應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線路伸縮變化。加強設備的防雷措施,通過使用氯化物、定期更換絕緣子、雷電天氣結束后立即巡查等方式,提高線路以及設備的抗雷擊能力,保證線路和設備的完整性。在開展塔架、電線桿等相關施工時,要關注穩定性,并在施工結束后定期檢查穩固程度和潛在損壞情況,如果出現問題,及時解決。因濕度因素影響配電線路時,可通過使用絕緣導線,實行絕緣化防護,以提高配電線路的絕緣性能。
(三)外力破壞解決對策
第一,加強線上線下宣傳,增強人們保護電路的意識。第二,相關管理人員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適當加大懲罰力度。第三,相關管理人員嚴格規范建筑施工操作,避免施工過程中損壞配電線路。第四,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確保工作質量。
四、配電運檢管理方案
(一)完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相關制度
配電線路的運檢水平對于電力系統整體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至關重要,可以通過完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相關制度,提高運檢水平,確保配電線路安全。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日益提高,保障配電線路的穩定運行與安全是促進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要重視配電線路的運檢管理,完善相關制度,提升運檢管理工作的質量,降低故障發生率。
第一,完善相關制度,分析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并對其進行改進和創新優化。明確相關制度的具體內容和范圍,例如明確線路的檢修標準、附屬設備的性能檢修標準、巡檢管理制度、巡檢周期制度等,以確保制度的內容更全面、更詳細,從而保證配電線路運行電壓符合標準以及線路與設備的安全可靠性。
第二,實施責任制度,構建完整的責任體系,明確每位工作人員的工作內容與責任,并將責任進一步落實到個人。
第三,完善上下級相關工作運轉機制,明確劃分部門責任與職能,避免某項工作沒有部門接手或多部門責任或職能重復。
第四,建立獎懲制度,對于工作積極性強、工作質量高的工作人員,予以一定獎勵或開展表彰大會對其進行表揚,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工作活力,促進工作人員全身心地投入到配電線路運檢工作中,從而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
第五,組建專門的監督部門,建立監督管理機制,明確監督部門內部責任,加強對運檢工作的管理,促進對配電線路運檢工作的有效落實。如果出現問題,可以通過監督部門快速落實責任工作,及時予以解決。
(二)加強配電運檢管理培訓
配電線路的管理人員是配電運檢工作的主要實施者與參與者,確保其專業素質是開展運檢管理工作的基礎保障。
第一,加大運檢管理工作人員思想意識方面的培訓力度,強化“安全第一”的思想觀念,增強安全意識、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通過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培訓,提高運檢管理工作人員的能力水平,確保每位正式上崗的工作人員都具備專業化技能,并進行檢修、巡查等相關工作。
第二,定期開展提高技能的活動,例如,演練活動、競賽活動,通過“比一比”“說一說”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水平。對于活動中展現出的大部分工作人員都較薄弱的環節,通過多次演練等形式,提高其能力水平,確保工作人員遇到故障問題時能夠及時做出判斷并予以解決。通過思想意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正確認識運檢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責任心,進而提高工作質量,降低故障發生率,保證配電線路和設備良好運行。通過專業知識能力培訓,強化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提高理論水平,開拓眼界,再定期進行考核,確保扎實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保障工作的規范性。通過加強意識與能力的培訓,為工作的開展提供重要的技術性保障,提高配電線路運檢工作的質量。
(三)建立專業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系統
信息化時代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為許多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創新、改革以及優化的方向。在配電線路領域,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尤為重要。利用網絡平臺建立專業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系統,可以構建整體性一體化運檢管理模式,實現信息化管理,提高配電線路運行的安全性與有序性。運檢管理系統應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合理制定運檢管理工作目標,再結合工作目標完善工作人員的相關職能,打破傳統模式的局限,降低管理工作的難度,避免工作中出現問題,提高運檢管理工作的效率。具體而言,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第一,以運檢管理制度為基礎,科學、合理地制定配電線路運檢工作計劃方案。第二,開展運檢工作時,根據實際配電線路的情況,調整運檢工作內容,并以信息化技術為工作輔助,分析配電線路的相關數據信息,加強對線路運行狀況的掌握,確保運檢工作的合理性。第三,根據影響配電線路及相關設備運行的因素,運用信息化技術,制定解決方案。總之,建立專業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系統,有助于運檢管理工作開展,提高故障解決效率,保障電力穩定供應。
(四)構建信息化配電數據庫
為進一步提升配電線路運檢管理水平,構建信息化配電數據庫,需要將配電線路從建設到改造相關配電設備信息進行有序整理、合理安排,以全面掌握相關信息,提高配電線路運行的質量。構建信息化配電線路數據庫,收集并輸入所有的設備數據信息,為工作人員進行設備安裝與維修等工作提供重要數據參考。輸入范圍內配電線路的具體布設情況,并利用信息化技術監控線路實際運行情況,從而提高運檢管理工作效率。同時,利用信息化配電數據庫中的相關數據信息,找出配電線路及相關設備的故障隱患,進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保障設備正常運行,穩定電力供應。此外,用電高峰期配電線路電壓較大,通過配電管理系統可以對線路中的電壓實施限流,避免線路處于高負荷狀態,確保線路正常運行,降低故障發生率。
(五)升級配電線路的硬件與軟件
目前,我國對于電力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大對電力工程系統的改造與優化,提高配電線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在硬件方面,第一,檢查配電線路及相關設備,更換已損壞的線路,采用有絕緣皮的線路材料,降低線路受外界因素影響的概率。第二,采用半徑更大的導線,提高配電線路的供電能力。第三,對配電線路及設備進行防雷改進,在帶電柱開關兩側斷開頻率較高部位以及配變側處安裝避雷器,并將配變低壓側進行接地處理,安裝絕緣子。為了確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需要注意多點位接地且接地電阻不超過10Ω,并定期更換絕緣子;在雷雨季節前,要對避雷器進行提前測試,確保避雷效果良好。在軟件方面,采用信息化科技對配電線路進行智能化監控與分析,確保數據信息實時錄入數據庫。一旦發生故障,可以及時找到故障,提高運檢管理工作效率??傊?,通過升級硬件與軟件,可以確保配電線路穩定運行,保障電力資源持續供應。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對電力供應的要求越來越高,確保配電線路穩定運行成為保障電力供應的重要基礎。因此,需要完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相關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培訓,利用信息化技術建立專業的配電線路運檢管理系統,構建信息化配電數據庫,并加強對配電線路硬件與軟件的改造。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發生率,保證配電線路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周俊良.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及配電運檢管理措施[J].科技風,2020(03):180.
[2]徐道超.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及配電運檢管理措施研究[J].技術與市場,2022,29(01):182-183.
[3]施健.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及配電運檢管理措施[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2,12(06):258-259+291.
[4]聶東明,王志求,王仕旭.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及配電運檢管理措施的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35(10):8-9.
[5]閆康,孟祥鵬.配電線路常見故障及配電運檢管理措施分析[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2,12(11):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