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凌晨5時,氣溫剛升過0攝氏度,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第二中學高一年級和弘文中學七、八年級的2300余名師生共同開展了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動。
他們從固原市區出發,步行往返108里路前往彭陽縣古城鎮任山河烈士陵園,祭奠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這項活動始于1995年,每年清明節,當地學校就會組織師生重溫歷史、緬懷烈士。
“我感覺這個活動真的棒,讓我們體會到了什么叫作長征”“我們體會到了紅軍長征不畏艱辛”“紅軍(跨過)萬水千山不怕遠征難”……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們如是說。
固原市第二中學相關負責人說:“這54公里路,是感念先烈創造幸福生活的路,是感悟中國共產黨初心與使命的路。青年學子必須走好新的長征路,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刻苦學習,頑強拼搏。”
固原市團委副書記段文君表示,在寧夏這片紅色熱土,通過這些活動,革命基因薪火相傳、思想根基筑得更牢。山區的孩子不忘先烈,正在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話題提煉
思政教育、銘記英雄、教育創新、新時代長征路、紅色基因……
觀點提要
①徒步百里祭英烈,磨煉的是意志,淬煉的是信仰,夯實的是精神坐標;②思政教育要不斷提升親和力和針對性,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③徒步往返54公里是最好的愛國實踐行動,也是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德育教育。
速寫引領
54公里徒步祭英烈,背后反映出思政教育不只在課堂。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但不能拘泥于課堂,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緊密聯系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在道理,深刻領悟為什么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進一步堅定“四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