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招娣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創新與發展,初中地理教學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多方面在不斷推陳出新,朝著素質教育的方向延伸,對學生實踐力的培養愈發重視,成為教學中的重要指向標。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采用跨學科活動設計的方式,在知識基礎上進行拓展與延伸,幫助學生打開全新的知識領域,充分利用其它學科的知識與地理教學進行有效銜接,活躍學生的思維方式,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诖?,本文主要對初中地理跨學科活動設計培養地理實踐力的探究進行了分析,以期幫助學生實現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地理? 跨學科活動設計? 地理實踐力
地理學科聯系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學科本身就含有實踐性這一特點。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角色,堅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通過創設多樣化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加強培養學生實踐力,拓展學生地理思維,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勤于觀察、善于分析和思考,提高自身地理技能,對知識進一步整合與應用,有效促進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一、自主搜集,深入理解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已全面推進,初中地理教學方式也在逐漸發生變化,教師需要結合當前的形式,不斷引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根據學生的思想認知、興趣愛好、心理特點等多方面,一切從實際出發合理安排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地理知識中思考、探究、實踐,全方面了解地理學科的本質特點,確保學生擁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由于以往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思想的束縛,在教學中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采用死記硬背的方法,缺乏對學生思維上的引導,很多學生對地理學習感到茫然、困惑,無法體會地理學科的內涵。因此,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可以采用跨學科教學方式,將其他學科知識與地理學科融合,并在此過程中要深入研究教材,將相關知識點進行提煉,將學習任務提前安排給學生,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利用教材、書籍、網絡等多方資源進行自主搜集學習資料,能夠自主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做好提前預習的準備工作。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學習小組,通過組隊的形式進行知識探究,有的學生深愛閱讀,涉獵面非常廣泛,帶領小組成員共同尋找相關資料,共同解決實際問題,充分彰顯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還將知識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在學習《國際經濟合作》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歷史學科、政治學科的相關知識,為學生們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將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自主搜索主要的世界性和區域性合作組織。當進入正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來分享搜集資料的過程與成果。最后,由教師給予中肯、客觀的評價和反饋,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思路,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鍛煉學生知識整合、知識應用的能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力。
二、動手操作,活躍思維
在步入中學階段后,很多學生對地理知識感到很零散、繁瑣,學習起來會產生一定的困惑和阻礙,有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方向感,甚至東南西北都分不清。但通過地理課程的學習,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投入實踐,在實踐中觀察、思考、討論、探究,從實踐中驗證理論。作為初中地理教師,不能將教學內容僅限于教材之中、理論之上,而是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地理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感知、在實踐中成長。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實踐空間,盡可能讓學生們在真實的環境中體驗,認識地理、理解地理、實踐地理,在地理環境、自然生命中探索新知,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例如,在學習《地球和地圖》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在進行跨學科活動設計的同時,還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嘗試讓學生自主制作學習工具,能夠將抽象知識轉變為直觀化、形象化,了解南北半球的晝長夜短的情況,或正午太陽高度情況等方面的地理知識。這種實踐活動雖然看起來消耗時間,但是學生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和積極性,能夠主動參與進來。教師可以引入美術學科的知識點,指導學生完成地圖的繪制,聯系到實際生活之中,不僅能夠將所學知識內化于心,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跨學科這一教學方式得到教學質量及效率地提升,為教學設計、教學內容進一步優化,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將知識內化于心,拓展學生知識領域和地理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
參考文獻:
[1] 陳立全. 基于地理實踐力的初中地理學科活動案例研究[J]. 時代教育:下旬,2021(6):2.
[2] 翟少洋. 基于跨學科視角的中學地理考察設計與實施——以河西走廊考察為例[C]// 北京市教育學會2018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 2018.